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不不不,“90后”拒絕被定義。
千年前孔丘的發(fā)問猶在耳畔:“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隨著數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不斷介入,手工藝、設計、藝術之間的概念邊界日漸消弭與融合。這群已經在競逐中嶄露頭角的手藝“后浪”,或許并不都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藝人,但一樣也在賡續(xù)傳承中國的手工藝文化。
畢竟,青春少年樣樣紅。
黃子昕
獨立設計師、大學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是地域文化創(chuàng)新、當代手工藝以及場景空間塑造,試圖用當代設計賦予傳統(tǒng)工藝全新的生命力。
我想一直
樂此不疲地折騰下去
10年前在和父母的一次談話后,黃子昕決定走“藝考生”這條路。
但“和很多復讀生或來自美院附中的同學相比,我的畫技沒有絲毫優(yōu)勢”,除此之外,還要擠時間“惡補”文化課。黃子昕笑稱自己是個“有彈性的人”——“一方面,我好像還是比較能扛得住壓力與困難;另一方面,也能夠在變化中不斷調整自己?!弊罱K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的她選擇了家居產品設計專業(yè)。大學4年,黃子昕去到不少城市,體會不同的傳統(tǒng)工藝,也目睹了手藝人的艱辛。
《移鏡》和《幻想曲》兩組作品,是她近年來對“傳統(tǒng)造物與當代設計”這個命題的探索。以傳統(tǒng)梳妝物品為靈感設計的模塊化梳妝臺系列《移鏡》,旨在為城市生活空間增添詩意感。在材料上,竹子與傳統(tǒng)大漆結合,延續(xù)了大漆在中國梳妝物品的歷史含義?!痘孟肭穭t是一組邊幾,選用了竹子不同部位(如竹青、竹木等)相結合的方式,帶來色彩碰撞,讓靜態(tài)的家具也可以如音符般跳躍。
“設計本就是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產物,傳統(tǒng)作為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的社會性、人文性等,可作為設計的靈感與精神性支撐?!秉S子昕試圖去搭建設計與手工藝之間互補的橋梁?!霸谇捌冢热绮牧蠈嶒炿A段,我會更多地參與手工。而后期制作成品時,大部分還是交給手藝人來完成。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比較偏好的創(chuàng)作方式,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與手工藝人互相信任、互相補充的過程?!?/p>
去年底從倫敦中央圣馬丁學院碩士畢業(yè)回國的她,目前在福州的一所高校任教,同時在做個人創(chuàng)作?!拔业睦硐霠顟B(tài)是學術與實踐都能共同發(fā)展,并能有更多跨領域的嘗試。當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人,一直樂此不疲地折騰下去?!?/p>
林宇賢
Yuhsien Design Studio主理人
從家居產品到藝術品,他的作品涵蓋多元領域。此外,也與星巴克、宜家、大疆等品牌保持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在不同的自我挑戰(zhàn)中,同時保留產品最原始的美學。
我一直努力
尋求事物的清晰度
林宇賢似乎沒有“工作之余”——“就我而言,我的私人生活和工作并沒有真正的區(qū)別,我非常幸運可以把喜愛的事物與工作相互融合。”
早在臺灣念書的時候,他就獲得過多個設計類獎項。2016年在米蘭多莫斯設計學院獲得產品碩士學位之后,林宇賢進入到米蘭的一家設計公司任職。2017年,他在米蘭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事務所;去年5月,同名設計公司也在上海掛牌成立。“令人興奮的是,目前工作室接觸過很多不同領域的創(chuàng)作,比如家具、家居、工業(yè)設計等。當我們把不同領域的經驗相互融合,就一直能創(chuàng)造出充滿原創(chuàng)性且超越時空限制的風格?!?/p>
盡管疫情帶來的“后遺癥”仍在,像原計劃今年參展的米蘭國際家具展、巴黎國際家飾展、深圳國際家具展等都將延期舉辦,“這對工作室的時間排程影響較大,今年光是出差后的隔離就已經多達5次了”,但他同時提道“反而利用了隔離期間的獨處,讓我對本身喜愛的創(chuàng)作有了更深的認識”。至于工作室的營收狀況則影響不大,“喜愛我們工作室的品牌客戶還是一直在持續(xù)合作并進行新品開發(fā)”。
“我從未在傳統(tǒng)和設計之間做出任何區(qū)分,或是界定它們的關系?!痹谒磥?,傳統(tǒng)工藝仍能生產無與倫比的精美藝術品,但在當下,它們缺乏把握時代創(chuàng)新的能力,“呈現的大多是缺乏靈魂的‘完美”。并且技藝精湛的手工藝品很多還停留在奢侈品的層級或只在少數玩家的收藏中,還未能全面性地融入一般人的生活?!拔覀儞碛芯碌氖止ぜ妓?,但無法真正地邁入市場,這是非??上У??!?/p>
“‘手工的感覺對于我來說至關重要,材料的觸感及顏色的組合是我更關心的,要讓每個設計透過材料來凸顯出原始的靈魂?!痹诹钟钯t眼里,“設計并非只是單純追求美感,也不能僅重視功能性,唯有兩者兼?zhèn)洳⒔涍^不斷地觀察與洞悉,才能成就永久流傳的設計。”
精心設計的“泡沫”(Bubble)系列玻璃花瓶,就是他心目中“優(yōu)雅且有故事性”的代表作?!拔蚁雱?chuàng)造一個花器,可容納不同大小和類型的鮮花。用隔離的器皿來存放少量的鮮花,不是大量地布置,只是為了欣賞一朵鮮花的獨特性。”花瓶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不規(guī)則的泡沫,經由玻璃工藝家吹制,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并不是一開始就決定使用玻璃材質,我們前期使用了包含樹脂、陶瓷、不銹鋼、實木等大量材料去做模型,用不同媒材去著色,并且也使用了3D打印機這種現代化的工具去做最終的形態(tài)確認。之后再完整地與工藝師做詳細的討論,共同完成了Bubble系列產品?!?/p>
至于未來的“野心”,林宇賢想要去“持續(xù)尋找魅力”?!镑攘κ峭昝琅c不完美之間的平衡,而我們想參與的領域很多,想做的事很多。就像使用色彩,我們想要盡可能地使用各種色彩,去創(chuàng)造各種可能性。”
德國工業(yè)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曾說:“假如重來一遍,我決不當設計師?!倍钟钯t說自己今天如果不是一位設計師的話,那他“應該會是脫口秀的主持人吧”。這位差一點成了主持人的設計師,用了“哲學”這個詞來形容自己?!拔蚁胛乙恢迸で笫挛锏那逦?,試圖通過哲學的方法理清空間。這其實非常有趣,因為我知道美學從何而來。例如我常使用哲學的方式去操縱光線、空間和材料,不過多裝飾,以本質的方式存在于這世上?!?/p>
陳英澤
“南作器”創(chuàng)始人
一邊用現代的設計語言為傳統(tǒng)銀器帶來全新的表現效果,一邊回歸“純藝術”的創(chuàng)作。在商業(yè)化的進程中保留一點初心,帶領品牌走得更遠。
我只能誠實地
做好自己的創(chuàng)作
“關于‘打標簽這件事情我倒還好啦。學院派還是其他什么派,設計師、手工藝人或者匠人,我都沒問題。最主要的是從哪個角度看我們的東西?!?/p>
陳英澤是一名“景漂”,但他卻是在景德鎮(zhèn)做銀器。他大學就讀的是金屬工藝與首飾設計專業(yè),畢業(yè)后與朋友合伙成立了“南作器”,主營手工銀制品。今年大年初四就從老家漳州回到景德鎮(zhèn)的他,在“封城”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想我個人的創(chuàng)作”,當然也思考了“工作室下一步的風格和發(fā)展方向”?!拔覀冎饕且远ㄖ茷橹?,手作的效率比較慢,工作周期較長,因此還在消化之前的訂單,工作量上面沒有太大的變化?!?/p>
銀壺、茶器等實用器是南作器的主要產品,在滿足功能化使用的同時,也兼具傳統(tǒng)意蘊和現代審美。“其實我覺得傳統(tǒng)跟設計不是一個對立的狀態(tài)?!痹陉愑裳劾?,“傳統(tǒng)是一個狀態(tài),或者是一種現象,而設計是一個動詞。比如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審美等教育,我需要根據自己的積累來對它們進行理解,來做創(chuàng)作。這樣的話,不致于做出的東西多么脫離傳統(tǒng)、脫離當下。”
在走市場化道路、獲得保障生存的“六便士”之外,陳英澤心中的“月亮”仍在。“不用考慮功用,不需要滿足甲方要求”的《融》是他近年的代表作。這件觀念性的作品在材質上運用了銀和瓷。在器皿的銀質表面,5雙以瓷制成的“手”探了出來。金屬與陶瓷的對立、銀白與德化窯“豬油白”的互補,賦予了《融》強烈的視覺語言。“單就技法而言,它是我當時做得最大的一件作品,對練手和整體布局有一定鍛煉。我不敢說它在藝術上有什么高度,但對我個人來說確實有一些影響,它讓我‘回歸了。”
“我非常尊敬和喜愛一些大師做的東西,他們的作品反映了他們內心世界或成長經歷。但我能做的就是按照我所理解的方向,去做我的設計。當然他們可能沒辦法理解我,‘年輕人怎么能這么亂七八糟地做呢?”陳英澤并不想耗費無用的心力去爭奪“話語權”?!澳贻p的時候誰沒有想過去爭話語權?。康捕ㄖ缶陀X得,其實那些東西應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p>
今年是南作器成立的第7個年頭。隨著工作室的不斷發(fā)展,從工藝、概念,到造型、風格,甚至包括產品海報,南作器都做了大量的嘗試與革新,只為做出有工藝感、設計感、親切感的作品?!皩嶒炐詫ξ覀児ぷ魇襾碚f還蠻重要的?!痹陉愑煽磥?,“實驗的效果達到預期,或者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這個環(huán)節(jié)會讓我覺得非常興奮和開心。當然哪怕是失敗,我也是享受的。至少可以讓自己知道,空想的部分是不能夠做的?!?/p>
陳英澤希望能“繼續(xù)安定地做創(chuàng)作,過平寧的日子”。他說道:“我覺得做一樣東西能讓別人開心并且被欣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希望這種幸??梢宰兊酶枬M一點,而這確實是一件需要精力和時間去換取的事情?!?/p>
獅子座的陳英澤愛好很多,喜歡畫畫寫字、飲茶小酌,“我很愛種花,但是種得也就那樣,就是土土俗俗的,但我很喜歡”。他幾次提到希望自己能誠實地去做創(chuàng)作?!皼]辦法完全誠實的,難免自己也會虛情假意地講話的時候,晚上回到被窩之后可能也會反思,‘唉,今天又說了哪些惡心的話。當然,盡量不要讓自己有那種狀態(tài),誠實地面對自己所學跟所做的事情吧?!?/p>
梅琳玉
“一善門”創(chuàng)始人
從陶瓷這個“原點”出發(fā),跨界金繕、大漆、玻璃等多個領域。通過不斷積聚的內在力量,找到屬于自身的藝術道路。
我是個“新時代的舊人”
對于12歲時就隨家人從潯陽遷居景德鎮(zhèn)的梅琳玉來說,陶瓷是他手中的“道具”,也是他眾多“語言”中的一種。本科畢業(yè)后,“把景德鎮(zhèn)作為試驗田,我待了差不多5年時間。我做過很多不同領域的嘗試,做展覽、設計,做酒吧、餐廳,還做了‘一善門器物工作室”。
2017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一位老師找到他,希望梅琳玉去協(xié)助他為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商店做一個3D打印陶瓷地磚的項目。“雖然在景德鎮(zhèn)折騰了很多事,但始終覺得對自己認知不夠,遠離是為了更加看清楚自己。”選擇遠赴英國游學的梅琳玉,說自己這2年更多的是花時間到處去看。“我相信所有的積累最后都會以某一種形式迸發(fā)出來,現在還沒有,但我也不著急?!?/p>
不著急,是他的常態(tài)。由于疫情而滯留在倫敦的期間,他除了偶爾出門采購,幾乎天天“宅”在家。一邊準備作品集和畢業(yè)答辯,捎帶著也給國內的文創(chuàng)項目做一些陶瓷類的產品設計?!拔蚁胛沂莻€‘新時代的舊人。我生活的樣子和我外在的面貌存在很大的反差。我喜歡所有高科技的產品,也喜歡舞文弄墨、古董文玩?!?/p>
身處在“新”與“舊”之間的梅琳玉,認為“所謂‘傳統(tǒng)一定意義上談論的是時間,設計在某一天也可以是一種傳統(tǒng)”。在他看來,重要的是設計師應該明白今人需要的是什么。“在這個時代談百分百的原創(chuàng)幾乎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是直接或間接根植于某種傳統(tǒng)。要獲得平衡,首先要尊重傳統(tǒng),其次要尊重自己。”
他在個人官網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對藝術、手工藝和設計之間的關系感興趣。目前,我認為這些學科之間的界限比以前變得更加模糊?!彼忉尩溃骸斑吔缱兊媚:?,并不意味著沒有邊界。我希望探討的是藝術、手工藝和設計跨界的可能性。”對于人工智能等科技潮流對手工藝的影響,他也有著自己的看法:“技術進步必然帶來行業(yè)變革。說到底,手工藝是人類使用工具改造物質的產出。而今天的科技也可以是工具,重要的是我們怎么運用它?!?/p>
“于是就有了‘癡心妄想,我希望做的作品是經過當代思考的藝術表達,是經過設計的,且具備工藝性?!彼α诵Α奶沾?、金繕,到玻璃、大漆,他嘗試了不同的技藝和材質。“最初的理想是做品牌,希望做一些不同材料有機結合的產品。后來發(fā)現每一種材料都讓我著迷,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要讓中國的當代手工藝更好地“走出去”,梅琳玉多了一重自己的思考?!熬褪止に嚮蛟O計本身而言,有兩點做得不夠,一是核心價值的建立,二是整合與輸出。”他認為常去強調的工藝品的工藝性是一個前提,而非一門語言。語言是對工藝品價值的提煉,是可以被轉譯和投射到作品之上的。至于整合與輸出,他提到了坐落在倫敦南肯星頓的日本屋(Japan House)。它是由日本外交部主導,在一整棟樓里集合了畫廊、餐廳、圖書館等多種業(yè)態(tài)?!袄锩娴氖止に嚻方赃x自日本不同的特色手工藝地區(qū),并且都做了詳細介紹。即使貴出天際,也有一大波粉絲。”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我的計劃首先是活著,然后希望活得好一點吧?!?6年前,將名字從王靖雯改回王菲的女歌手在《討好自己》里唱道:“漫天的是非,做我的真理。”26年后,放飛自我做創(chuàng)作的梅琳玉希望能“找到自己”,“畢竟每個人若能夠討好自己,就已經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