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璧山大路中學校 陳永亮
物理是高中學科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屬于理科,其中有很多邏輯性的內(nèi)容,學生如果不能夠熟練掌握物理知識,就不能夠正確地解答問題。而力學又是高中物理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該怎么做才能夠幫助學生構(gòu)建物理邏輯,學習物理知識,提升物理解題能力,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中,解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題目相對來說比較嚴謹,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仔細觀察理出主題干才能夠真正將問題解決,并且拿到題目的分數(shù),最終才能夠幫助學生在取得一個好成績。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教師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其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完善,教學方式有待改進。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完善,表現(xiàn)在課堂上,首先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依舊保持著之前的師本理念,他們并沒有完全以學生為中心,這就使得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的教學效率不斷降低。尤其是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本身的學習壓力較大,更容易在課堂中感到無趣和厭倦,學生不能夠在一個師本理念的課堂中完全保持自身的注意力??偠灾?,這對于學生而言并不能起到一個長久的效果。
其二,教師教學更重視知識的教授,忽視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審題能力其實總的來說是學生認真仔細的素質(zhì)以及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夠在教學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敏感度,使得他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閱讀完整個題目并正確理解題目。在我們目前的教學中,教師們雖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仔細認真的能力,但是實際課堂中更加重視的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的審題意識和技巧。
當我們了解了上述內(nèi)容之后,就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接下來內(nèi)容的研究。在這里,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對于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理解,總結(jié)出了以下幾種解決方式,希望能夠帶給廣大物理教師一些幫助。
物理概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物理概念才能夠解答出相應的問題。通常來說,教師在課堂中首先需要讓學生學習概念,再繼續(xù)講解物理公式,幫助學生解決物理的問題。那么教師在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大體把握和統(tǒng)籌整體的物理力學知識,這樣才能夠把整體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能夠連貫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此外,教師需要把握整體課堂的規(guī)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認真學習物理的概念,發(fā)散自身的物理思維,提升自身的物理思考能力和物理意識,主動去學習和理解物理概念,從中找出物理的知識來快速解決物理題目。教師養(yǎng)成這樣的意識之后,就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提升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依然不可以忽視對學生物理知識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物理知識基本上是一個系列的,每個單元有難有易,教師從簡單的講起,將整個單元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就比較容易讓學生理解。例如對于力學的學習,教師需要將力學的公式、理念等內(nèi)容先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記住基礎(chǔ)的力學內(nèi)容;學生掌握基礎(chǔ)內(nèi)容之后,教師就可以往上疊加更加深入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梳理力學脈絡,提升他們的審題和做題能力。
物理題目的邏輯性比較強,學生如果疏漏了其中一點,對物理題目的解答就容易出現(xiàn)錯誤。很多物理試題中會出現(xiàn)一些引導性的錯誤選項,學生需要依靠自身的物理知識以及仔細的判斷能力才能夠不被混淆視聽,選出正確的答案。也因此,學生需要在回答問題之前仔細審題,注重物理單位的轉(zhuǎn)化。在力學的學習當中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解答力學題目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首先繪制力學圖畫,將抽象的問題轉(zhuǎn)化為具體形象的試題,幫助學生尋找解題思路。教師要告訴學生,在解答問題的時候需要在已知的問題當中找到間接提示的條件,從而讓學生更快速地找出解題方法,提升物理解題的效率。
在力學的學習當中,牛頓力學三大定律、萬有引力等是必須學習與研究的知識,教師需要讓學生牢記這些知識點,才能夠幫助學生分解整體的知識脈絡。物理力學的題目一般是比較復雜的,學生需要多次認真審題才能夠從中找出正確的物理知識點需求和要點,在這個基礎(chǔ)上,需要明確認知問題給出的條件,分析整體的題目和問題,并且根據(jù)學到的物理力學知識點,化繁為簡,找到解題的關(guān)鍵點,從而提升解題效率。
生本理念是新課標表明的一個新型教學理念,也是最符合當前社會培養(yǎng)人才目標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之前的師本理念當中轉(zhuǎn)變過來,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公,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融入感和參與感,教師只作為引導者和輔助者出現(xiàn)。這種教學理念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進行分解和解析。當前我們對物理知識進行教學的基礎(chǔ)是生本理念,為了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串”的模式進行教學,以此引導學生思考。基于高中物理邏輯思考能力強的特點,教師必須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于課程內(nèi)容學習的主動性。
在力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問題串”的教學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得到最終答案,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學生明白高中物理的基礎(chǔ),然后從基礎(chǔ)引申到深層次的含義,同時還能夠引申到更深的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力學思維,讓學生在解題時也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一般來說,物理力學的題目中都會有一幅關(guān)于力學的圖,這個時候?qū)W生就可以通過力學圖來分解物體的受力方向。哪怕題目當中沒有圖,學生也可以根據(jù)題目畫出正確的圖形。但是,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對圖進行分析呢?教師在平時對題目進行詳解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圖進行分析,注重圖的重要性,由圖形引發(fā)對整體內(nèi)容的思考。在一些沒有圖形的題目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將圖形畫出來,重視圖形分數(shù),讓學生明白圖形的重要性,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將圖形放在心上。
同時,在教學物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圖形具象化、生活化。教學生活化也是新課標之后教學方式的主流之一,很多物理學困生就是處于一個對事物理解比較抽象的時期,教師為了增強他們的邏輯能力以及對于圖形的認識,就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式生活化,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nèi)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對課程的興趣,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當中,活躍課堂的氣氛。
圖一
例題:如圖一所示,長為5m 的細繩的兩端分別系于豎立在地面上相距為4 米的兩桿頂端A、B,繩上掛一個光滑的輕質(zhì)掛鉤,它勾著一個重為12N 的物體,平衡時,繩中張力T=?在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應當對整體的圖做出分析,從圖中選出受力對象,再通過分析列出具體的方程,對平衡問題根據(jù)題目所給的條件運用正交分解法等方法做出解答,最終可得T=12N。
對圖形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分析法,主要建立在學生認真審題的基礎(chǔ)上,通過設(shè)置出未知量的方式得出答案。一般來說,我們經(jīng)常將這兩種方式結(jié)合解題,這樣能夠更快地得出正確答案。
圖二
例題:如圖二所示的傳送皮帶,其水平部分ab=2m,bc=4m,bc 與水平面的夾角α=37°,一小物體A 與傳送皮帶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β=0.25,皮帶沿圖示方向運動,速率為2m/s。如果我們將物體A 輕輕放到a 點處,它將被皮帶送到c 點,且物體A 一直沒有脫離皮帶,求物體A 從a 點被傳送到c 點所用的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用到分析法,首先我們應當將所求的時間設(shè)為t,求出A 作初速為0 的勻加速運動直到與傳送帶速度相同的時間t1、物體A 在水平傳送帶上作勻速運動時間為t2、物體A 在bc 段運動時間為t3,最終可得t=t1+t2+t3=2.4s。
高中物理知識本身就是一個大難點,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感到云里霧里,不明白原理知識,對于物理學科也感覺厭煩和厭倦,久而久之學習物理就成了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究其原因,很多學生沒辦法分析和整理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時也缺乏邏輯整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具備較強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增加一些數(shù)學知識進去,幫助學生打好整體的物理學習基礎(chǔ)。
高中物理相對于初中物理來說上升了一個階段的難度,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利用數(shù)學中的分析和運算能力,在上了高中之后,也應該在開始的物理學習中運用數(shù)學學科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幫助自身學習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同時,學生應該明確的一點知識是:數(shù)學作為工具,用來解決物理問題時,必須受到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制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會造成物理和數(shù)學不分開的情況,反而讓學生更加混亂。
綜上所述,物理力學是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教師一定要重視對這方面知識的教學,重點教授學生物理力學題目的解題技巧,并且應用到實踐當中,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解題,取得一個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