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從青年到晚年,始終未停止過畫荷。通過與荷花朝夕相處,他以敏銳的觀察力,長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間的動態(tài),用獨特的審美和藝術情趣加以提煉、夸張,使之寓意深刻,生機勃勃。他筆下的荷花落落大方、雅俗共賞,嬌艷而不俗,沉著而不浮,生動而不匠。他自己常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紅荷》張大千
畫荷,最易也最難。易者是容易入手,難者是難得神韻。
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畫荷主要在于畫荷葉及荷梗。畫荷需要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字寫不好,荷也難畫好。畫荷花的梗要用篆書,葉子則是隸書,花瓣就是楷書,水草則為草書。
畫荷頗適合于沒骨法。先用淺紅色組成花形,再用嫩黃畫瓣內的蓮蓬,跟著即添荷葉及荷梗。我們畫荷葉,就像漢朝人寫隸書,要逆入反出。先用大筆蘸淡花青掃出大體,等色干后,再用汁綠層層渲染,在筋絡的空間,要留出一道水線。
荷梗在畫中最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畫時從上而下,好像寫大篆一般,要頓挫而有勢,有亭亭玉立的風致。如果是畫大幅荷花,梗太長了,不可能一筆畫下,那么下邊的一段,就由下沖上,墨之干濕正巧相接,了無痕跡。梗上打點,要上下相錯,左右揖讓,筆點落時,略向上提。
花瓣用較深的胭脂,渲染一兩次,然后再勾細線條,一曲一直,相間成紋?;氂梅埸S或赭石都可。
這時看畫的重心所在,加上幾筆水草。正如書法上所說的“疏處能走馬,密處不通風”也。我畫荷的心得便是:看上去總要使它宛如矗立在水中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