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林 郭淑萍
摘 要 元謀縣屬于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qū),光熱資源豐富,氣候炎熱,干旱少雨。2012年從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引進昌黎5號葡萄品種,并在云南省元謀縣開展種植試驗。基于此,結合引種試驗的開展,從建園定植、行株距及栽培架勢、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總結了一套栽培技術,以期為該葡萄品種在干熱河谷流域的大面積種植提供技術指導,促進該區(qū)域葡萄產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關鍵詞 昌黎5號葡萄;干熱河谷;引種;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04
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我國葡萄產業(yè)發(fā)展迅猛,鮮食葡萄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世界首位[1]。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qū)的云南省元謀縣,氣候炎熱且常年干旱少雨,是全國葡萄最早熟的地方。為進一步優(yōu)化該地區(qū)鮮食葡萄品種結構,同時滿足廣大消費者不同口味的需求,國家葡萄產業(yè)技術體系元謀綜合試驗站引進昌黎5號葡萄品種開展種植試驗,并觀察其引種表現。該品種屬歐美雜交種,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育成[2]。根據多年的栽培經驗,從建園、定植、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總結了一套栽培技術,以期為該葡萄品種在干熱河谷流域的大面積種植提供技術指導,促進該區(qū)域葡萄產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黃瓜園鎮(zhèn)苴林村,為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熱區(qū)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所的綜合科研試驗基地,地理位置為北緯25°50′42″、東經101°49′19″[3],屬南亞熱帶干熱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僅623.95 mm,年平均氣溫21.7 ℃,極端最高氣溫達43 ℃,極端最低氣溫-2.1~0.1 ℃,年積溫7 996 ℃,年平均日照時間2 670.3 h,無霜期350~360 d,光熱條件較好,晝夜溫差大。試驗地土壤貧瘠,為中性燥紅土。
2 種植表現
2.1 植物學特征
嫩梢黃綠色略帶紫色,著生少量絨毛。幼葉綠色,上表面有光澤,下表面有絨毛。成齡葉深綠色,心形,常5深裂,葉柄淡紫紅色。一年生成熟枝條褐色,節(jié)間中等長度,圓柱型,兩性花。
2.2 物候期
在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qū)種植,萌芽期在1月中旬,開花期為2月中旬,著色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期為5月中旬,12月下旬開始落葉。從萌芽至果實成熟約需要120 d,屬中熟品種。
2.3 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果穗圓錐形,長15 cm,寬8 cm,果粒圓球形、著生緊密,果面顏色紫黑色(圖1)。果穗均重310 g,最重390 g。果粒均重3.2 g,最重3.6 g,果??v徑15.01 cm,橫徑15.20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18.8%。果肉甜、脆、有淡玫瑰香味,口感好,似巨峰,出汁率65%,有核。
2.4 生長結果習性
植株長勢中等,芽眼萌發(fā)率偏低,第一年為23.53%,第二年為32.7%,第三年為37.5%。結果枝率最高為68.8%,結果系數為1.00~1.36。可采用高寬垂V型架進行種植,行株距為3 m×2 m。豐產性中等。
3 關鍵栽培技術
3.1 建園定植
選擇排灌水方便,交通便利,土層深厚的地塊建園。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選擇長勢粗壯的苗木,留2~3個飽滿芽,短剪后定植,栽好后澆透水并用地膜進行覆蓋。
3.2 行株距及栽培架勢
適宜的行株距為3 m×2 m。若采用高寬垂V型架,每667 m2栽111株;如果是以水平棚架栽培,則行距6 m,株距1.5~3.0 m,每667 m2栽1.5~2.0 m;若以水平高寬垂飛鳥架栽培,則行距4 m,株距1.5~2.0 m,每667 m2栽83~111株。
3.3 土肥水管理
適宜的土壤pH值為6.0~7.5,施肥時將有機物及有機肥與土壤混合后,挖寬0.4 m、深0.5 m的施肥溝,分層施入。每667 m2施有機肥或農家肥3 000~6 000 kg,配方控釋有機肥70~100 kg作為底肥。展葉后開始追肥,每667 m2施配方控釋有機肥或水溶肥50 kg,一般分20次,在3—8月間追肥。秋施基肥選擇在葡萄采收后1~2個月,結合土壤深翻施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3 t,配方控釋有機肥70 kg,挖30~40 cm深的溝施入。采用雙排滴灌系統(tǒng)。萌芽期灌水較為重要,田間持水量應保持在75%~85%;幼果膨大期為葡萄需水的臨界期,應結合追肥保證水分供應;漿果開始著色時適量灌水。但成熟前要嚴格控制灌水,一般在采收前15~20 d停止灌水;成熟期遇大雨應及時排水;采果后結合深耕施肥適當灌水,以利于恢復樹勢,增強后期光合作用。
3.4 整形修剪
在苗木發(fā)芽后,選取一個健壯新梢,及時插一根竹竿,當新梢長到40~50 cm時引蔓上桿,并及時做好綁蔓、去卷須、摘心等工作。V型架和高寬垂T型架的,在第1道鋼絲處摘心,定桿高度1.0~1.2 m,留頂上的2個副梢,其余抹去,副梢引往左右兩邊生長,形成2個臂蔓,副梢留8葉摘心,二級副梢留1~2葉反復摘心。水平棚架的,在8~10片葉時摘一次心,選留頂上1個副梢,快接近架面時第2次摘心,留頂端3~4個副梢,二級副梢留1~2葉反復摘心。冬季在支蔓粗度0.7 cm處剪截,然后在株距1/3處將支蔓垂直彎曲引綁到架面上,并在彎曲處選一個健壯枝條,在粗度0.8 cm處剪截,然后引綁到相反的方向。對于該枝條以內的枝條全部疏除,以外的則留3個飽滿芽短截。
3.5 花果管理
每667 m2留枝條2 000~3 000枝,現蕾后至開花前,分批分次疏花穗,疏去特大花穗、弱小花穗,每667 m2留花穗1 800~2 500穗。在開花前7天疏去副穗以及副穗下幾個支軸,輕掐穗尖或不掐穗尖,以保持圓柱形果穗。落花落果穩(wěn)定后疏果,對著果率高的果穗,可以疏去部分小支軸,每穗保留果粒50~70粒,每穗留20~22個小穗,上部每小穗留果4~5粒,中部每小穗留果3~4粒,下部每小穗留果1~2粒。每穗重500~800 g,每667 m2產量控制在1 000~1 500 kg,不超過2 000 kg。疏果時外層果粒應當多留,內膛果粒全部疏除,防止果粒間相互擠壓,提高果實儲運性。疏粒結束后給果穗套上葡萄專用紙袋,提高果實品質,形成優(yōu)質標準產品。
3.6 病蟲害綜合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優(yōu)先選用農業(yè)及物理防治,配合采用化學防治。在農業(yè)及物理防治方面,盡量選擇抗病性強的健康種苗;做好田間衛(wèi)生,及時清除枯枝落葉;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葉、病枝和病穗,并進行集中燒毀;采取田間生草的方式調節(jié)果園小氣候;改變傳統(tǒng)的單籬架,選用高寬垂型架?;瘜W防治方面,按照金沙江河谷地區(qū)葡萄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針對主要的白粉病、霜霉病、酸腐病、日灼病等病害,以及紅蜘蛛、介殼蟲、綠盲蝽、薊馬、葉蟬和醋蠅等蟲害,可選用波爾多液、7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80%噴克600~800倍液、78%科博600~800倍液、20%苯醚甲環(huán)唑3 000倍液、20%苯醚甲環(huán)唑3 000倍液、20%戊菌唑1 500倍液等藥品進行噴施[4],每年使用次數在16次左右。
參考文獻:
[1] 黃重.“夏黑”葡萄在漢中地區(qū)的引種表現及關鍵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6(15):55-56.
[2] 簡小楠,魏靈珠,吳江,等.昌黎系列葡萄品種在浙江地區(qū)的引種表現[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7,45(13):29-31,45.
[3] 郭淑萍,劉海剛,張永輝,等.醉金香葡萄在云南元謀的引種表現與栽培技術[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8,38(4):24-26.
[4] 白明第,張永輝,陸曉英,等.元謀縣干熱區(qū)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4,34(5):72-7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