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摘 要:黃瓜富含各類維生素,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蔬菜之一,也是貴定縣金南街道辦事處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為了豐富菜籃子,提高經(jīng)濟效益,本文對有關黃瓜栽培技術進行論述。
關鍵詞:黃瓜;栽培;技術
一、黃瓜的生物特性
黃瓜又叫胡瓜。喜溫暖、不耐寒冷、對地溫比較敏感,因此對晝夜溫差有一定的要求。露地條件下通常采用春季小拱棚育苗移栽方式種植黃瓜,于3月上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5月中旬開始分期分批采收。
二、品種選擇
應選擇產(chǎn)量高、抗病能力強、耐低溫、耐弱光、商品性好,適宜春季露地栽培品種。
津春4號黃瓜。植株生長勢強,分枝多葉片較大而厚、深綠色。第一雌花著生于主蔓4~5節(jié),以主蔓結瓜為主,側蔓亦能結瓜,且有回頭瓜。瓜條棍棒形,瓜色深綠、有光澤,白刺,棱瘤明顯,心室小于瓜橫徑的一半,肉厚、質脆、致密,清香,商品性好。早熟,生育期約80天,從播種至始收50天左右。果實長30~40cm,單瓜重200g左右,豐產(chǎn)性能好,畝產(chǎn)可達5000kg。耐貯運。喜冷涼,不耐熱,適應性廣。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較強。
博美4號黃瓜。該品種瓜條長36cm左右,單瓜重200g以上;密刺型,顏色深綠,光澤明顯,果肉淡綠色,肉厚腔小,質密,清香,商品性好,生長勢強,抗熱,抗逆性強;抗霜霉病,白粉病能力強;產(chǎn)量高。是露地栽培的理想品種。
中農12號黃瓜。早中熟植株生長勢強,以主蔓結瓜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2~4節(jié),每隔1~3節(jié)出現(xiàn)1雌花,瓜碼較密。果實商品性佳,長棒形,長25~32cm,皮色深綠一致,有光澤,無花紋,瓜把短(小于瓜長的1/8),具刺瘤,但瘤小,易于洗滌,白刺,質脆,味甜。前期產(chǎn)量高,豐產(chǎn)性好。
三、黃瓜栽培技術
(一)培育壯苗是關鍵
苗床應選擇地勢高燥、土壤疏松肥沃、有水源的地方。營養(yǎng)土一般按過篩的菜園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體積比2:1混合,每立方加2~3kg復合肥和多菌靈或百菌清500g混合備用。將配好的營養(yǎng)土裝在營養(yǎng)缽、杯、穴盤上即可。選擇優(yōu)良種子,育苗移栽用種量100g,用55℃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不斷攪拌至水溫降到30~35℃,再浸泡3~4小時,將種子反復搓洗,用清水黏液后晾干;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1~2天,種子爆芽時即可播種。苗床管理要注意:防止床土因低溫潮濕使苗漚根;防止床土因溫度過高引起幼苗徒長;注意防寒、防凍。
(二)適時定植
一般選擇苗齡35天左右,子葉完好,苗高8~10cm、有3~5片真葉,節(jié)間較短,葉柄與主蔓的夾角45°,葉色深綠,葉片肥厚,莖粗壯,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苗子進行定植。
(三)肥水管理
犁地前,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3000kg或高濃縮精制有機肥200kg、氮磷鉀蔬菜專用磷肥50kg,硼肥1kg。整地后按壟底寬70cm、溝底寬50cm、壟高20cm,開溝起壟并覆蓋薄膜。露地春黃瓜一般在4月中旬,地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選擇晴暖天氣定植。通常采用(50cm+70cm)×50cm種植模式、壟面覆膜種植黃瓜,每畝定植密度為2200株。定植后4~5天,澆一次緩苗水,待地表稍干及時中耕松土,此后應控制澆水進行蹲苗;當?shù)谝粭l瓜(根瓜)見長和瓜把顏色變深時,應恢復澆水;澆水前中耕一次主要除掉雜草,并曬1~2天以免澆水后雜草復活。結瓜期應大量施肥澆水,一般6~7天施一次肥、澆一次水。澆水時應在上午或傍晚進行;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定植后結合澆水施足苗肥;追肥結合澆水進行,每畝每次沖施黃瓜專用有機復合沖施肥10~15kg或尿素5kg、硫酸鉀10kg,最好有機肥和化肥交替施用,這樣肥效好營養(yǎng)全。
(四)中耕除草
搭架前,根據(jù)雜草生長情況,一般在齊苗后至開花前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時結合理溝進行培土,操作中應該盡量避免損傷植株。進入盛瓜期后,不再進行中耕除草。
(五)整枝搭架
黃瓜苗高20~30cm時在距苗8~10cm處,每株插1根1.7~2m的樹枝桿搭成人字架;支架后進行綁蔓,用“8”字方法綁蔓,防治磨傷莖蔓和莖蔓下垂。綁蔓時每2~3節(jié)綁一次,應在下午進行,上午莖蔓易折斷;綁蔓同時摘除卷須與下部側枝,以利主蔓座瓜;瓜滿架時及時摘除病老葉以利于通風和減輕病害。在主蔓雌花較多的情況下,6~8節(jié)以下側枝早期應該及時摘除,以免減少養(yǎng)分消耗,主蔓長到25~30片真葉后進行掐尖,掐尖后適當增施氮、磷、鉀肥??茖W管理栽培黃瓜一般畝產(chǎn)量可達3000kg左右。
四、病蟲害的防治
黃瓜的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角斑病、黃守瓜、蚜蟲等。
(一)農業(yè)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蟲害適齡壯苗;適宜的肥水管理;深溝高壟栽培。
(二)物理防治
懸掛黃板誘殺害蟲。黃板規(guī)格20×30cm,懸掛密度40~60塊/畝。
(三)化學防治
病害防治:霜霉病選用72%普力克水劑1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800倍液,或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發(fā)病初期用15%三唑酮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7天噴1次,連噴2~3次;枯萎病發(fā)病初期,用37%枯萎立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或綠綁98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每10天1次,連灌2~3次;角斑病發(fā)病初期按農用鏈霉素畝用量10~20g,或77%氫氧化銅畝用量150~200g,或20%噻菌銅懸浮劑畝用量125~160g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防3~4次。
蟲害防治:在黃守瓜成蟲發(fā)生期,用10%氯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或10%順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施防治。黃守瓜幼蟲期,可以用90%敵百蟲乳油l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500倍液灌根防治。
蚜蟲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1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5~7天防治1次連防3~4次。
五、適時采收
黃瓜果實生長快,應該及時采收,采收越勤,產(chǎn)量越高,有增產(chǎn)效果。結瓜初期每隔3~4天采收1次,盛瓜期應每天或隔天采收。這樣既可保證商品瓜質量,又有利于幼瓜的迅速膨大,提高坐瓜率。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用小剪刀或小刀割斷瓜柄,要輕拿輕放。采收時嚴格執(zhí)行農藥安全間隔期,合理包裝運貯,防止二次污染。
參考文獻:
[1]鐘美霞,陳立忠,黃瓜無害化栽培病蟲綜防技術[J]福建農業(yè).
[2]王天文,龍明樹等貴州高山秋黃瓜無公害栽培技術[J]貴州農業(yè)科學.
[3]蒲運峰,黃瓜反季節(jié)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貴州農業(y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