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雨
“爸爸,武漢在哪里?”
“孩子,武漢在祖國的中部,那里有美麗的櫻花,有雄偉的黃鶴樓,還有好吃的熱干面?!?/p>
“聽說武漢病了,能治好嗎?”
“武漢是一座英雄城市,一定會好起來,我們要有信心?!?/p>
“爸爸,武漢生病了,為什么還有人去?”
“祖國是個大家庭,家里有人生病了,其他人都要來幫忙。”
“那去武漢的人不會害怕嗎?”
“他們也會害怕,但他們不會退縮,希望你能夠記住他們的身影,他們是‘最美逆行人。”
你手提一盞燈,腳步輕輕地穿過一個個病房,巡視的目光,如同跳動的火苗一樣。一燈破暗,百年光明。這么多年來,愈是危難時刻,它愈加明亮。
2003年初,鐘南山院士擔任廣東省非典醫(y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這位67歲的老人臨危受命奔走于一線,在隔離病房中與非典病人近距離接觸,帶領專家組摸索出了非典的治療方案,終于給病人帶來了生的奇跡。
2020年初,依舊是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的他率先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義無反顧地踏上前往武漢的列車。這位老人再次告訴我們,今天的中國依舊有太多太多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們的光輝不容掩蓋,中國的脊梁依舊挺立。
他們身著白衣,心有錦緞。面對突發(fā)疫情,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最美逆行者”,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穿上那身厚重的防護服,他們是病毒的“狙擊手”,是患者的“生命線”;脫下戰(zhàn)袍,他們也是父母捧在掌心的寶貝,是愛人心頭的朱砂痣,是兒女依靠的撐天樹。他們在負重前行。
疫情下,有這樣一群人擋在我們前面。他們說:“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他們守護生命,守護希望,守護那熙熙攘攘的煙火氣?!坝形覀冊?,請放心!”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道:“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面對突發(fā)疫情,全國各地組織了多支醫(yī)療隊,奔赴前線;舉國上下捐贈物資,運送到湖北支援抗疫工作,譜寫了“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壯歌。當舉國上下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就沒有翻不過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坎。
抗疫無國界,患難見真情。日本積極捐贈中國醫(yī)療物資,其中一款醫(yī)療包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字。這八個字源自鑒真東渡的典故,印證了千年前中日友好的歷史。
當我們?yōu)橐咔榈臄U散擔憂時,我們要始終相信,有多少醫(yī)務工作者勇?lián)熑?,有多少普通百姓捐錢捐物,懷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信念。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情況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醒來都能看到好消息。“明年有明年的雪,明年的霧色,明年的永無休止的陽光,還有明年數(shù)不盡的生機?!?/p>
現(xiàn)如今,我們又看到美麗的櫻花,吃到好吃的熱干面,擁抱這無限春光。
指導教師點評:本文以對話形式展開敘述,由鐘南山院士的先進事跡引出對“最美逆行者”的贊頌,表達國人擰成一股繩,國家會邁過難關,變得更好的信念;再借日本抗疫無國界,患難見真情展現(xiàn)出希望與人性的美,表達明天會更好的主旨。以武漢的現(xiàn)狀與對未來的展望對比表現(xiàn)出作者相信,勝利會隨著櫻花的絢麗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