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茹
好知不如樂知,好學不如樂學。學生學習意識只有由外驅力變?yōu)閮葎恿r,才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充滿樂趣,“自主+互助”式學習型課堂就是在轉變學生固有的學習方式的基礎上,進行的更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的科學化、人性化的學習方式。下面我以古詩《別母》一課為例,來談一談“自主+互助”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學前自主預習——記錄感悟與收獲
多年來,許多教師都會在留完作業(yè)后說:“同學們,明天老師要講某某課,請同學們回家自己讀三遍?!睂W生回家真的讀了嗎?聽話的學生一定會去讀。然而在強制性的預習活動中,我們看到的是學生朗讀能力并沒有提高,很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不得不去讀書,或者稱為讀字。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應運而生。教師要先改變固有的教學觀念,進而引導學生進入平等、和諧、自主、互助的學習氛圍中。第一階段,學生只要把讀后的感覺或收獲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即可。這種讓學生用心讀文的方法需要配合一些激勵手段,如,用小紅花去獎勵引導,用真誠的贊美去引領。同時,通過“小組預習分享會”來加強學生在自主與互助中的快樂體驗。學生由原來的“要我預習”變?yōu)椤拔乙A習”。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獨特的用詞、別樣的句子、不同的方法、不一樣的情感……這就要求學生用心去讀文。在學習古詩《別母》前,學生自主預習,有的用鉛筆在配畫的母親臉上畫了一串淚水;有的在“艱辛”一詞邊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還有的寫了一句話:我不想長大,我不想離家……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課前預習,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把讀詩后的收獲、感悟表達出來。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去讀、去感受、去表達,成為預習的主人。
課中自主解讀——敘述原發(fā)的體驗
課堂上,師生共同解讀古詩。教師先請學生出示自己記錄在預習本中的關鍵詞語或相應句子,然后指導學生根據(jù)預習筆記理清思路,為最后的自我解讀預習內容奠定基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把自己在古詩上的圖畫或文字進行闡釋,讓組員們體會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小組成員共同商討與建議,最終修改成一個或多個解讀方案,再小組內評選出“最佳解讀者”,并到黑板前進行全班的匯報。在配圖上畫一串眼淚,是體會到了母親對兒子的不舍與擔心;在“艱辛”一詞旁邊大大的問號,表達了學生當時的不解,他不知道詩中母親與兒子會說什么;兒子要遠行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母親的擔心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在“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里,學生思想是自由的,學生的表達是真誠的,學生的想象更是放飛的。學生自由地表達對世界的感知、對文字的理解、對語言原生態(tài)的體驗。自主解讀,用自己的心去告訴別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學生是解讀的主人。
共同學習探究——學之樂非教之樂
自主的學習、個性的表達,使學生對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認識、掌握。此時,再進行全班的匯報與研討,先學后教,因勢利導,還課堂于學生,還學習于學生,真正的樂趣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這是“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所要闡述的含義。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集體匯報時,梳理出幾個有難度、有探究意義的點,出示在大屏幕上。然后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來共同探究。
教學古詩《別母》時,出示問題:1.對照兩幅圖,一幅圖片上母親流下串串淚滴,一幅圖片上母親沒有淚水。這兩幅哪個更為準確?經(jīng)過學生反復研討和推敲,最終認定,雖然畫上淚水讓人直觀上感覺更難過,但細想母親不會愿意讓即將遠行的兒子再多添一份哀傷。所以此時,無淚的母親內心更是充滿悲痛與不舍,表達得更符合實際。2.如何理解“艱辛”一詞,學生最終根據(jù)教師的提議,進行了情境再現(xiàn)。通過師生共同表演,一下子把母子之間所有的“艱辛”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學生頓時體會到了母子一夜未眠道出了多少“艱辛”之情,預見了多少“艱辛”事。學生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大家共同面對問題,一起研討對策,合力解決提升??v觀這節(jié)課,有發(fā)現(xiàn)、有思考、有研究、有生成、有方法、有互助、有提升、有情感。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學生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想要的課堂,學生是探究的主人。
課后互助檢測——以點面促高效
文道統(tǒng)一,方法與內容兼顧,教學至此也可謂圓滿,但互助學習仍在繼續(xù)。古詩詞也好,其他課文也罷,都有大量需要識記和檢測的內容,教師逐一檢查或者抽查,會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而在“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中,教師可以先對有自信面對檢測的學生進行第一輪的測驗,將過關的學生授予本節(jié)課的“小導師”稱號,“小導師”再對其他學生進行檢測,授予過關的學生“師”之稱號,以此“小導師+師”最終共同完成測驗。這樣,既高效地完成了當堂內容當堂檢測,又達到了互助學習的終極電目標。一節(jié)課反饋,學生沒有感覺到疲憊,學習最終變成學生自覺、自愿、自發(fā)、自主的行為。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激活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課堂變得有生機,讓學習變得有意義。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事,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互助的成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