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瑪桑智
摘要:本文回想藏族敘事長詩的演進歷程,以及探析藏族敘事詩的起源,主要淺談薩迦與崩智、甘丹頗璋等藏族歷史上的三大嬗變時期所流行的敘事詩歌。
關(guān)鍵詞:藏族;敘事長詩;演進歷程
一、尋找藏族敘事詩的起源
藏族敘事長詩的演進來回想,以前有很多藏族智者的專著亮相大地,可以說數(shù)量及質(zhì)量方面確實有進步。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作家認為藏族敘事長詩的處女作是格薩爾王史詩,也是很多智者把理論性的考擦來決定的。亞理斯多德認為“史詩指的是敘事來表達生活藝術(shù)的敘事詩”[1]格薩爾王史詩不僅是敘事長詩,而且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歷史背景等必要敘事詩的條件都很具備,但另一個情況是都不確定格薩爾王史詩是啥時候誕生的,也沒有統(tǒng)一性的觀點。有些認為原始民族時所起源,有些認為奴隸制度期間,還認為分散時期或十五世紀期間等恰恰而不同的觀點,因而各個觀點也有自己的理論形式。所謂的這些觀點其拉巴群培教授認為“可以考慮格薩爾王傳流行的最初時期是原始社會,從當年的傳記起發(fā)展到十一世紀的史詩之間,也發(fā)展了很多系列傳記?!盵2]而且格薩爾王傳的起源是《獼猴變?nèi)恕泛汀陡负锲兴_與母巖魔》等神話流行的觀點來分析,其中確定的是都同意藏族敘事長詩的處女作是格薩爾王史詩,那么可以說藏族敘事長詩的起源是原始社會期間,也根本不相反理論性的。
二、薩迦與崩智時期的敘事詩
首部藏族敘事長詩是《格薩爾王傳》,還有《五部遺教》中提到的次邦薩王妃對筆如扎那恩師貪心的故事來說文本體裁是詩歌性的,而且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描述環(huán)境等敘事詩必有完整的條件都很具備的作品。十三世紀的忠觀菩巴時,薩迦寺廟里著名譯者兄頓·多杰尖參翻譯成《詩鏡》完整版以后,藏族文學的創(chuàng)作走進了一個文學理論的時代?!皩幝锱陕∏啻髱熤钦咧摹恫歼_拉喜宴記》與《森林喜宴記》是按照《詩鏡》的理論撰寫的首部敘事詩之一?!盵3]從這年代開始藏族有了文學理論,而是一個藏族文學高潮時代。敘事詩的體裁也發(fā)展到不少數(shù)目的作品。例如:十四世紀宗喀巴大師著的《常啼菩薩傳》的許多體裁是格律性的,也有格律與散文融入的體裁形式;另有一個特征是敘事與意境聯(lián)想的終結(jié),及按照藏族獨有普遍的體裁形式撰寫,主要是按敘事來描寫人物形象和美妙多彩的景物形象,而且是一個優(yōu)秀的敘事詩。還有十五世紀時象雄·其昂智巴著的《關(guān)于羅瑪耶娜傳的詩經(jīng)》是按古代印度的著名明論故事走起,印度人民智慧造成的獨有普遍文化形式的兩大傳《摩訶波羅多》與《羅摩衍那》的故事種子來撰寫的一個敘事詩。主要情節(jié)是魔王浪噶準吉與羅摩衍那國王為了爭奪美女斯達姑娘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僅流行了藏地,另外很多國家和民族地區(qū)很流行。還有藏族文化及文學的歷史上有地位的著名智者仁布·娜昂久智三十八歲時,也是己卯年撰寫的《薩迦班智達傳》的主要內(nèi)容是;贊頌薩迦班智達智者業(yè)跡的敘事詩。藝術(shù)特征方面有各種長短的格律體裁形式,也有審美的節(jié)奏形等,的確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也是當年《詩鏡》傳入藏地的時候,開始流行的一些作品?!八_迦與崩智時期詩歌形式成為一個主流發(fā)展的體裁,那么敘事詩的成就也很普遍;從此影響了詩歌的興奮創(chuàng)作。”[4] 這時期藏族的敘事詩方面也有巨大的成果。
三、甘丹頗璋時期的敘事詩
甘丹頗璋時期的文學史中敘事詩的體裁很普遍,也有很高的興奮程度,這時期也有很多智者的敘事詩作品。例如:迦納巴·尖央旦貝尼瑪著的《天女飛云記》的主要內(nèi)容是,從前有一個稱為金城的國王叫云之頂;他有一個王子叫騎云。有一天稱為瑪拉雅仙女的姑娘愛上了騎云王子的故事。所謂的作品也是大師把按這個故事主題來撰寫的一個敘事詩歌。雖然他出生在霍爾域,卻是藏地歷史有貢獻的智慧之子。還有他著的自傳《尖央旦貝尼瑪傳記》等藏族文學史上有普遍的專著。另外土更·洛桑卻吉尼瑪?shù)摹肚嗄曛Z爾桑傳》與班禪·洛桑卻吉尖參的《薩迦班智達更嘎尖參傳》,格魯派凱喀·娜旺洛桑凱智的《關(guān)于父老男女簡史的經(jīng)綸》,拉夢·葉西次成著的《迦桑五大王子審美詩詞之傳》等作品。這個時期傳承了薩迦和崩智時期的普遍體裁,按照先輩智者們的業(yè)跡,或者印度等其他民族的明論故事來做題材等具有不少數(shù)目的敘事詩歌作品。
參考文獻
[1]胡秀春《唐代敘事詩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3版:5
[2]拉巴群培《藏族文學史》[M]民族出版社 2006年10月:33
[3]拉巴群培《藏族文學史》[M]民族出版社 2006年10月:499
[4]拉巴群培《藏族文學史》[M]民族出版社 2006年10月:500
[5]賈曉燕.藏族愛情敘事詩程式舉隅[J].語文學刊,2008,(7):41-42.
[6]仁欠卓瑪.論象雄·曲旺扎巴的長篇敘事詩《羅摩衍那》[J].西藏藝術(shù)研究,2017,(2):69-71.
[7]王曉云.文化場域、空間與藏族原生態(tài)文學結(jié)構(gòu)的生成——以甘肅卓尼“打巴奧”歌為例[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5(2):105-110.
[8]梁莉莉.試析藏族民間敘事詩《拉薩怨》的時間觀念[J].民間文化論壇,2005,0(3).
[9]羅成.社會學視野中的藏族《格薩爾》曲藝音樂[J].西藏藝術(shù)研究,2009,(4):54-56.
[10]倫珠旺姆.史詩敘事與當下轉(zhuǎn)向——以藏族史詩《格薩爾》人物阿達拉姆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85-92.
[11]柔金措毛.詩性智慧:論藏族祝贊詞的形成及文體特征[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5(2):116-121.
[12]趙永才.山凹里的低吟者——梅拉尚長詩《灰》解析[J].群文天地,2019,(4):62-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