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
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與普通話學習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識字、閱讀和寫作的工具。漢語拼音學習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學生后期對漢字的理解以及各個學科的學習。農村由于教學條件落后,教學資源貧乏,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再加上受地方方言的影響,漢語拼音學習一直存在難度?!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拼音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拼讀音節(jié),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音節(jié),并能正確書寫?!钡捎谑軅鹘y(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上,教師更習慣于示范、領讀,讓學生跟讀,不僅學生感到厭煩,教師也會感覺疲倦。面對農村教學局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是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漢語拼音在農村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幫助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
中國漢字是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結構,讀準字音是識字的前提,此外,還要了解字義,認清字形,其中拼音最為重要。小學生剛剛入學,開始認識漢字,會讀的字并不多,但在生活中積累的口頭語言詞匯不少,通過從父母、電視或其它渠道已經積累了大量日常用語。這些口語詞匯雖然能用來交流,但并不成形,有的甚至受方言的局限,形成錯誤理解,影響漢字學習科學性。漢語拼音的學習可以加快學生認識漢字的速度,通過將口語詞匯與拼音、字義、字形相聯(lián)系,加強漢字記憶。甚至它的作用還可以更廣,用漢語拼音留言或寫信等,掃除寫作中的“攔路虎”,激發(fā)寫作欲望,為高年級寫作奠定基礎。
(二)幫助學生打好寫作與閱讀的基礎
兒童閱讀欲望比較強烈,但又受識字量的局限,面對純文字讀物,只能望書興嘆。農村閱讀資料本身比較缺乏,專門針對兒童的讀物更是少之又少。學習了拼音后,學生不僅可以閱讀拼音讀物,面對不帶拼音的漢字也可以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掌握正確讀音,積累識字量,從而無障礙的閱讀適合他們閱讀水平的讀物,像詩歌、寓言、童話等,增強閱讀興趣,積累課外知識,增長見聞,促進智力與品格的發(fā)展。此外,學生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可用于書面表達的語言也就越來越豐富。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沒有讓學生提前進入寫作訓練,作文起步比較晚,技巧掌握不夠充分。學習了漢語拼音后,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在教學中穿插寫作訓練,盡早發(fā)揮學生表達的優(yōu)勢,擺脫會說不會寫的局限。通過運用不同聲調的變化,組織出豐富多彩的語言世界。
二、優(yōu)化農村漢語拼音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直觀手段,糾正學生發(fā)音
剛剛入學的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非常弱,對事物的感知與思考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拼音時很難短時間內記住枯燥的字母符號,更無法掌握正確發(fā)音。為此,教師要抓住學生之一思維特點,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通過一系列手、眼、腦的協(xié)調活動,讓學生看字母、記舌位、擺口型、做動作,引導學生多途徑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比如教單韻母時,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兒歌來記憶,像張大嘴巴 aaa,圓圓嘴巴 ooo,扁扁嘴巴 eee,這樣既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還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再比如教舌尖后音 zh、ch、sh、r 時,學生很難看到發(fā)音部分,不容易被模仿,此時教師可以借助自己的右手,用右手比作舌頭,將左手拱成弧形比作口腔的天花板--硬腭,模擬發(fā)音時舌頭在口腔中的狀態(tài),幫助學生迅速掌握舌尖后音的發(fā)音方法。
(二)豐富課堂游戲,激發(fā)語言思維
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提升教學效率一種最有效的辦法。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采取有趣的課堂游戲,激發(fā)學生熱情。比如教學生為音節(jié)標聲調時,可以以兒歌為載體,“有 a 標 a 上,沒 a 找 o、e,i、u 并列標在后?!蓖ㄟ^唱跳的形式,形象化感知聲調。又或者創(chuàng)編兒歌,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拼音,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快速記住字母的音、形,激發(fā)語言思維。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手指操、猜謎語等方式幫助學生學習,調動學生思維。比如教音節(jié)“yu”時,可以出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水里看不見。”學生猜出是“雨”,從而引出音節(jié)“yu”。這樣的方式還有很多,教師要善于打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減輕學生學習壓力。
(三)消除方言障礙,追求純正發(fā)音
漢字發(fā)音講究聲、韻、調三位一體,因此,教師必須擁有較高的普通話水平,懂得相應的語音學知識,規(guī)范拼音教學。在我國農村,由于受地方的限制,每一區(qū)域都形成了特定的方言,學生自小在方言中溝通與交流,發(fā)音上難免會存在很多偏差。比如許多地方鼻音 n 和邊音 l 混讀、唇齒音 f 與舌根音 h 混讀,或者兒化音嚴重等。為了教育學生純正的普通話,養(yǎng)成正確的普通話發(fā)音習慣,教師要準確了解所在地區(qū)方言發(fā)音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消除方言障礙,使其了解到方言與普通話的差別,為后期語言學習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漢語拼音不僅是漢字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重要工具。對于農村學生而言,為了讓其從小掌握標準的普通話發(fā)音,能夠自主積累識字量,教師要重視學生語言發(fā)展,通過運用直觀手段,糾正學生發(fā)音;豐富課堂游戲,激發(fā)語言思維;消除方言障礙,追求純正發(fā)音。為學生今后閱讀與寫作奠定基礎,提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