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作家 魯迅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企業(yè)家 喬布斯
敢于不占有,在不占有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精神昂揚地過好每一天,這也許會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的革命。
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 項飆
《三十自述》寫于1902年。按照中國人出生即為一歲的習俗,梁啟超恰好30歲,倘若孔夫子的教誨沒錯,他該進入一個言行恰當、懂得禮數(shù)的人生階段。梁啟超的自述與慣常的中國文人不同,他用一種令人難忘的視野,把自己的命運編織進一個更廣闊的時代畫卷,既與中國內(nèi)部的興衰有關,也與世界性的歷史事件產(chǎn)生聯(lián)系。
作家、出版人 許知遠
對于30歲以后的人來說,10年、20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于年輕人而言,3年、5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作家 張愛玲
老沒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朽,是思想的固化,對理想的放棄,變得玩世不恭。
演員 陳沖
等你們60歲的時候,就會珍惜由自己支配的每一個鐘頭了。
科學家 愛因斯坦
現(xiàn)代人學習的時間拉長了,因為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我很有可能30歲聞到了一種道,但是這個道并不是一勞永逸地獲得的。在普遍懷疑和全面反思的現(xiàn)代社會,我依然時刻保持著修正、改變道的準備狀態(tài)。也就是說,我當然可能會在30歲開始了悟這個道,但了悟這個道卻不一定意味著全情投入,很可能是半信半疑的。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周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