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 JinJin
金金,1982年生于山西。2010年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獲美術學碩士學位,師從王大鵬老師。2017年入頌雅風張見工作室,師從張見老師。2018年4月參與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教育理論人才培養(yǎng)”項目。2018年7月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研究院研修班(新工筆創(chuàng)作方向),師從張見、金沙、陳林和鄭慶余等多位導師?,F為廣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工筆畫學會會員、湛江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湛江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現任職于廣東海洋大學藝術學院。
欄目主持人陳林推介詞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傳統(tǒng)中國畫與文學一直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畫中呈現出某種詩的意蘊,是許多傳統(tǒng)中國畫家的追求。在近兩年的創(chuàng)作中,金金以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的某些元素為題,融西方繪畫的造型、色彩、相關圖式等于工筆暈染中,以富于敘事特征的畫面呈現方式,在畫中構建了一種滿合詩性的表達。
金金創(chuàng)作自述
《被進化和循環(huán)籠罩的詩意》是我在“觀念先行”的藝術理念之下所進行的藝術實踐的產物?!斑M化”和“循環(huán)”是我此系列作品“所指”中的一對命題。它們既來源于先賢們的文化經驗,也來源于我對歷史、對文化、對社會、對人生,以及對自我心理的審視。表面看來,它們是一對不可并存的矛盾,但我們若將無數個時間或歷史的切片集合在一起,這對矛盾的概念體便真切地闡明了人類社會的演進邏輯——起與伏、進與退、顯與隱、依賴與逃避、失控與被控、進化與循環(huán)……故此,我畫面中的人物與情景便得以在這樣的邏輯中確立。
如果說觀念是傳統(tǒng)藝術資源的激活器,那么形式技法語言則劃定了不同藝術門類的邊界。作為一名工筆語言的使用者,從勾線到造型,從賦色到意境營造,我都力圖對接中國畫的審美基因。這既避免了作品滑向純粹觀念圖解的陷阱,也為繪畫爭取到一個最大的詩意表達空間。
約稿、責編: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