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雪 本報特約記者 甄翔
《澳大利亞人報》27日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警方披露,今年以來,該州警方共接報8起似乎專門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虛擬綁架”詐騙案。在這些詐騙案中,犯罪分子共騙取超過300萬澳元贖金,每起詐騙案贖金在2萬到50萬澳元之間不等,但其中一起詐騙案贖金達到200萬澳元之多。
澳警方披露的一些“虛擬綁架”詐騙案細節(jié)令人唏噓。犯罪分子先聯(lián)系到在澳中國留學生,用中文謊稱自己來自“中國大使館、領事館或警方等政府機構”,欺騙留學生稱他們在國內“涉嫌參與犯罪活動或身份被盜,為避免法律訴訟、逮捕或驅逐出境,必須支付一筆費用”,一些受害者會被迫將大筆資金轉入未知的離岸銀行賬戶中。若受害者本人拿不出犯罪分子要的那么多錢,就會被騙子要挾假裝自己被綁架,即“虛擬綁架”,讓國內親人給騙子打錢。
新州警方表示,他們已經與中國大使館和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進行接觸,警告社區(qū)民眾防范此類欺詐行為?!拔覀冋c其他執(zhí)法部門合作調查這些騙局的起源,但還是要敦促社區(qū)民眾注意我們的預警,不要對致電者的要求作出回應。盡管這些電話本質上具有隨機性,但這些詐騙分子似乎在針對澳大利亞華人社區(qū)中的弱勢民眾。”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妮可·布里格表示,各大學已意識到此類詐騙案的存在,將為存有疑慮的學生提供幫助。
澳官方此前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打著“中國政府”旗號進行的詐騙是澳各種偽造身份案件中造成損失最大的詐騙類型。去年全澳共記錄有1172起打著“中國政府”旗號進行的詐騙活動,損失總額超過200萬澳元。
香港《南華早報》27日稱,澳聯(lián)邦警方今年5月曾披露正在調查至少25起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虛擬綁架”詐騙案。中國駐澳使領館已明確表示中國政府絕不會撥打留學生手機索要錢財。有分析稱,教育是澳第四大產業(yè),去年澳吸引國際留學生超過50萬人,為該國經濟貢獻了370億澳元。澳警方專門就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詐騙案發(fā)出警告,反映出澳方對吸引國際學生的重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