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來
為了掌握新品種的特征特性,鑒定其在朝陽縣生態(tài)條件下的適應性、抗逆性、豐產(chǎn)性,從中篩選出適合朝陽縣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chǎn)、抗病的雜交新品種,為朝陽縣的農業(yè)生產(chǎn)提供更多的玉米新品種,在賈家店農場一分場安排了此次試驗。
1 參試品種和品種性狀(見調查表)
2 試驗方法
展示田品種共23個,其中,中熟品種6個,晚熟品種17個。對照分別為鄭單958、丹玉39。試驗采取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品種為一處理,未重復,6行區(qū),區(qū)間設走道,四周設保護行2行。
3 試驗地及田間管理
試驗地前茬為玉米,中等肥力,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良好。5月5日播種,5月9日噴施玉草光除草劑,5月19日間苗。播種時畝施二銨30公斤,玉米專用復合肥10公斤。7月14日追肥,畝施尿素30公斤,9月30日收獲。對各品種進行田間考察和室內考種,田間調查各品種的株高、穗位、抗性等綜合性狀。
4 試驗結果
4.1 品種間生育期的差異
參試品種生育期124~131天,最長的是遼單569,為131天,最短的是東單606,為124天。
4.2 主要性狀
株高、穗位高的差異:參試品種株高在310.4~250.9厘米,其中株高最高是遼單569,為310.4厘米;最矮的是沈禾201,為250.9厘米;穗位最高的是屯玉41,為160.9厘米;最矮的是丹玉77,為100.1厘米。
品種間穗部性狀差異:參試品種的穗長在16.4~27.5厘米,最長的是屯玉41,為24.6厘米;最短的是沈禾201,為16.4厘米。禿尖在3.2~1.1厘米,禿尖最大的是富友335,為3.2厘米;最短的是沈禾201,為1.1厘米,其他9個品種沒有禿尖。百粒重最重的是丹玉77,為40.7克,最輕的是丹玉92,為20.1克。出籽率最高是鄭單958,為88%;最低的是屯玉41,為76%。穗粒重最重的是遼單678,為351.4克,最低的是沈禾201,為208.3克。
5 品種綜述
參試的21個品種中,富友335產(chǎn)量最高,超過所有對照產(chǎn)量,比對照1增產(chǎn)3%,比對照2增產(chǎn)20%;金禾1產(chǎn)量最低,未超過對照產(chǎn)量,比對照1減產(chǎn)24%,比對照2減產(chǎn)12%;除富友335、農大84外,其余19個品種產(chǎn)量全部低于對照1產(chǎn)量,這兩個品種在朝陽縣具有極大的增產(chǎn)潛力。除金禾1等8個品種比對照2減產(chǎn)外,富友335等13個品種全部超過對照2的產(chǎn)量。
參試的金禾1等8個品種產(chǎn)量表現(xiàn)全部低于對照產(chǎn)量,明年需繼續(xù)進行試驗。
今年朝陽縣遭到罕見的特大旱災,所有參試的品種都表現(xiàn)了很強的抗倒性,抗逆性,從品種總體表現(xiàn)來看,密植型品種在旱情嚴重的年景下,表現(xiàn)出了抗旱、豐產(chǎn),封頂性好,無禿尖,結實率高的特點,建議增加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