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觀鳥愛好者都曾有過從家門口到世界各地的“入坑”經(jīng)歷。在偶遇不同鳥類的旅途中,他們的感官體驗也隨之延伸,并漸漸發(fā)現(xiàn),觀鳥不僅是為了認知更多生命,也是為了借由它們的眼睛,確認人類當下的處境。
韋曄
生態(tài)旅行愛好者,涉足野生動物攝影多年,曾長期從事野生動物報道,遍走中國大江南北,拍攝了大量的野生動物作品。相關報道曾獲國家、省市級好新聞獎。
初次與韋曄聯(lián)系,聊到觀鳥時,他的話頭從家門口說起:“每天,我都會留意家門口的鳥兒。天蒙蒙亮時,最先聽到的往往是黑臉噪鹛的鳴唱,“啾一啾!啾一啾!嗓門很大,我半睡半醒,就能想象它們的樣子。必定是七八只成群,在樹叢里竄來竄去,晨練的長者沒準會覺得這是群松鼠,它們棕色的羽毛的確可以迷惑人?!?/p>
當你熟悉了總在窗外鳴叫的那只鳥,聽到它的聲音時,就像熟悉的朋友在打招呼,或許沒有看到它的身影,但你知道它是誰、身在何處,就讓心里多了一層溫暖的牽掛。
2008年左右,當時還是記者的韋曄跟著專家在云南跟蹤亞洲象,過程艱辛不說,有時費盡周折卻撲了空。恰好同行的幾個人都帶著望遠鏡,空閑時,大家便用它觀鳥解悶。借由望遠鏡,韋曄發(fā)現(xiàn)許多色彩艷麗的鳥,就連南方常見的紅耳鵯也跟平時的樣子大相徑庭,顯露出細致油潤的美,這一下子就把他拉進了觀鳥的“坑”。
“觀鳥的魅力,你不進入這個‘坑是很難體會到的。”韋曄向我們描述道,“它是一種感官體驗的延伸。當你開始觀鳥時,會下意識留意鳥類的聲音,你會發(fā)現(xiàn)相貌平平的烏鶇其實叫聲非常動聽,它甚至懂得模仿其它鳥類的鳴叫;有時,你還會偶遇它們許多有趣的行為,比如我曾看見一只白頭鵯對著汽車的后視鏡照鏡子,非常有意思。”
剛入門的觀鳥愛好者,大多先從自己最熟悉的家門口開始觀察,等時間空閑些,便迫不及待往外走,希望能偶遇不同鳥類。因為記者的職業(yè)經(jīng)歷,韋曄的觀鳥“起點”要比旁人更高一些,在交通尚不便利的早期,足跡便已留在秦嶺、三江源、高黎貢山等地,細數(shù)下來,都是國內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走得多了,對一些保護區(qū)、濕地公園也有了幾分自己的評判。
在名為《我們想有一間觀鳥屋》的文章里,他對位于新加坡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qū)頗為推崇,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心中理想觀鳥地的模樣
窗外沒有水泥堤岸困住肆意伸展的生命,水鳥集群飛向淺灘;連片的蘆葦叢里鷦鶯嘰嘰喳喳,沒有人會去收割它們的庇護所;野鴨在水里倒栽蔥,不必擔心獵槍和鳥網(wǎng);鵒鷸在泥沙里掃蕩,不知不覺走到窗下,它吃得過癮,我們看著開心,誰也不打擾誰。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尚能為鳥類保留這樣一方凈土,兼顧經(jīng)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平衡,韋曄直言:“我們國內其它城市就更沒有借口不去這么做?!?/p>
事實上,以國家乃至皇家的名義,劃出一定的范圍來保護珍貴的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做法由來已久,從2000多年前的亞洲到1000多年前的歐洲都存在過。特別自19世紀以來,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等地區(qū)開始彼此效仿,迅速掀起建立大規(guī)模保護地的風潮。據(jù)《受保護的地球報告》公布的世界保護地數(shù)據(jù),截至2016年4月,全球24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保護地數(shù)量為217155個,其中陸地上有202467個,海上有14688個。
各國對保護地的管理方式不同,其成效如何卻一目了然,因為大自然的反饋總是直截了當,鳥類作為最好的指示物種,被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程度的風向標,在《拉姆賽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規(guī)定的國際重要濕地評選標準中成為關鍵因素。我國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也曾開展“點鳥獎湖”活動,以湖區(qū)內候鳥數(shù)量的多少,給承包湖區(qū)漁民發(fā)放獎金。
在為數(shù)眾多的自然保護區(qū)中,韋曄認為位于香港的米埔濕地保護區(qū),是離我們最近的學習對象。這里作為候鳥們重要的補給站和越冬地,每年為數(shù)萬水鳥提供歇腳的場所,供它們覓食并儲存足夠的能量,以完成一場從北極、西伯利亞、中國沿海到東南亞和澳大拉西亞的漫長遷徙。每逢周日及公眾假期,米埔濕地會安排經(jīng)驗豐富的領隊帶領小型導賞團,在紅樹林、觀鳥屋與自然平靜地相處。
而香港濕地公園作為米埔濕地保護區(qū)的緩沖地帶,滿足了民眾體驗、觀賞、參與、科普的需求,也為水鳥棲息繁殖保留了大量濕地。難能可貴的是,香港濕地公園確以生態(tài)保護為首要任務,與國內大批“城市公園式”的濕地公園截然不同。韋曄介紹道:“香港濕地公園的游客中心和相連的人工湖融為一體,服務中心、餐廳、科普體驗等區(qū)域都很低調地藏在里面,俯瞰時就像一片大草坡。此外,公園內部盡可能減少了硬化路面,以此降低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當你走出建筑時,放眼望去完全是濕地的景觀?!?/p>
顯然,對韋曄這樣的觀鳥愛好者而言,無論是在家門口細細觀察,還是在保護區(qū)中靜心領略,都同樣樂趣無窮。正如幾年前他在文章中寫道:“觀鳥,好似集郵——遠行去云南、新疆,像是進了集郵公司,目不暇接,甚至消化不良;無暇外出,在家門口觀鳥也自得其樂,鳥種積攢的過程,好比在一封封來信上尋找心儀的郵票,品相無法苛求,但收集的漫長過程也值得回味?!痹谶@樣的旅程中,他們的視野也得以延伸,并漸漸發(fā)現(xiàn),觀鳥不僅是為了認知更多生命,也是為了借由它們的眼睛,確認人類當下的處境。
觀鳥入門指南
觀鳥裝備推薦
雙筒望遠鏡是必備的,建議買8倍的,便于手持。光學器材沒有“物美價廉”一說,如果你有錢買iPhone,那在望遠鏡上就別吝嗇了,我買的第一臺望遠鏡是奧林巴斯的8*42,網(wǎng)上1500元可以買到。當然,這些年國產(chǎn)品牌有性價比更高的型號。如果你是任性的購物愛好者,恭喜你,可以選擇的大牌很多,比如施華洛世奇、蔡司、徠卡。至于穿著,很簡單,不要穿鮮艷的外衣,選一雙舒適的鞋子就行了。
觀鳥要買什么書
首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這本書的英文版權歸屬于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由中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生物多樣性工作組引入國內,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鳥類的圖譜均是手工繪制,識別度較高。另外推薦“鳥人課堂”微信公眾號以及“懂鳥”小程序。
如何入門
書里有1000多種鳥,怎么和現(xiàn)實中看到的對應起來?入門是有點困難,2006年我第一次拍到白頭鵯,都沒有信心確認。好在觀鳥愛好者里的熱心腸很多,百度、微博、微信上搜“觀鳥”,你很容易找到當?shù)氐挠^鳥組織。和有經(jīng)驗的鳥人觀鳥,你的經(jīng)驗值會迅速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