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珊,朱冬梅,尤芳芳
(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 a.檢驗科;b.產科,廣東佛山 528100)
妊娠期尿結石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結石發(fā)生的位置主要集中于膀胱及以上部位,病情發(fā)生后會導致患者出現腰部、上腹部疼痛,同時可能導致惡心嘔吐、血尿、膀胱刺激征或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妊娠期尿結石的發(fā)生會導致孕婦自身以及胎兒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可導致胎兒出現流產,致使孕婦出現尿源性膿毒血癥,但目前對于妊娠期尿結石發(fā)生的致病因素尚無統(tǒng)一定論[2]。有學者通過研究報道稱,其可能與患者自身的生理變化存在一定關聯(lián)[3]。本次研究選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5例,探討妊娠期尿結石患者血、尿生化相關指標檢測的價值。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尿結石患者85例,患者的病情均經臨床體征、B超和CT檢查確診,且符合WHO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同時對存在嚴重肝腎功能異常、心血管疾病以及精神障礙的患者進行排除。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7.5±4.1歲,孕周35~42周,平均38.6±2.1周,孕次1~4次,平均2.1±0.3次,產次0~3次,平均1.3±0.4次。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無尿結石的糖尿病妊娠婦女80例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7.2±3.8歲,孕周35~42周,平均38.4±2.3周,孕次1~3次,平均2.0±0.2次,產次0~3次,平均1.4±0.4次。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研究對象均開展血液和尿液檢測,血液檢測指標包括白細胞(B-WBC)、尿酸(B-UA)、鎂(B-Mg)、葡萄糖(B-Glu)、鈣(B-Ca)和磷(B-PO4);尿液檢測指標包括尿比重(U-SG)、蛋白(U-PRO)、葡萄糖(U-Glu)、潛血(U-ERY)、酸堿度(U-pH)、酮體(U-KET)和白細胞(U-LEU)。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7.0。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液指標水平比較 見表1。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觀察組B-WBC,B-PO4,B-UA高于對照組,B-Ca和B-Mg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成組設計資料的χ2檢驗,觀察組B-WBC,B-UA,B-PO4,B-Mg和B-Glu異常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兩組血液指標水平(±s)與異常率[n(%)]比較
表1 兩組血液指標水平(±s)與異常率[n(%)]比較
項 目 觀察組(n=85)對照組(n=80)χ2/t P B-WBC(×109/L)11.38±3.90 6.18±1.50 136.625 0.001 B-PO4(mmol/L)1.69±0.18 1.19±0.14 10.375 0.001 B-UA(mmol/L)328.35±207.15 280.83±68.51 6.308 0.003 B-Ca(mmol/L)2.25±0.17 2.38±0.15 14.856 0.001 B-Mg(mmol/L)0.84±0.22 0.91±0.20 17.724 0.001 B-Glu(mmol/L)5.08±5.00 5.19±5.18 0.414 0.740 B-WBC異常率 49(57.65)2(2.50)115.64 0.001 B-PO4異常率 6(7.06)1(1.25)12.215 0.001 B-UA異常率 6(7.06)1(1.25)12.215 0.001 B-Ca異常率 1(1.18)0(0)0.841 0.523 B-Mg異常率 8(9.41)2(2.50)8.627 0.015 B-Glu異常率 16(18.82)8(10.00)7.441 0.035
2.3 兩組尿液指標水平分析 見表2。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觀察組U-SG,U-LEU,U-KET,U-ERT,U-pH,U-Glu高于對照組,U-PRO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成組設計資料的χ2檢驗,觀察組U-LEU,U-KET,U-ERY,U-PRO和U-Glu異常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尿結石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有相關資料表明,尿結石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其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當女性處于妊娠期時,其自身機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會出現變化,由此可能使其出現尿結石。通過對患者機體的血液指標和尿液指標開展檢測,對妊娠期尿結石發(fā)生的機制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可對結石發(fā)生進行有效抑制的方法,由此使妊娠期尿結石的發(fā)生得以有效減少,使孕婦和胎兒所受的傷害得以降低。
表2 兩組尿液指標水平(±s)與異常率[n(%)]比較
表2 兩組尿液指標水平(±s)與異常率[n(%)]比較
項 目 觀察組(n=85)對照組(n=80)χ2/t P U-SG 1.027±0.006 1.011±0.010 3.625 0.040 U-LEU(μl)146.27±121.35 53.14±26.05 19.510 0.001 U-KET(mmol/L) 2.39±1.54 0.15±0.11 16.627 0.001 ERY(mmol/L) 76.18±61.32 14.97±10.25 38.305 0.001 U-pH 6.88±0.65 6.49±0.51 8.337 0.001 U-PRO(g/L) 0.12±0.03 0.20±0.01 12.283 0.001 U-Glu(mmol/L) 2.63±1.25 0.26±0.08 4.949 0.007 U-LEU異常率 49(57.65)19(23.75)42.655 0.001 U-KET異常率 28(32.94)6(7.50)44.620 0.001 U-ERY異常率 53(62.35)18(22.50)68.641 0.001 U-PRO異常率 29(34.12)4(5.00)42.775 0.001 U-Glu異常率 18(21.18)2(2.50)24.813 0.001
有學者通過研究報道稱,妊娠婦女機體在對尿結石形成的過程中,其受到尿液鈣磷石、尿鈉濃度、草酸鈣以及尿酸水平的影響,同時相較于不存在尿結石的妊娠婦女,尿結石妊娠婦女機體尿液中的磷酸鈣以及草酸鈣明顯更高[4]。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糖尿病尿結石患者B-WBC,B-UA,B-PO4,B-Mg和B-Glu異常率均高于無尿結石糖尿病妊娠婦女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尿結石患者B-WBC,B-PO4,B-UA高于無尿結石糖尿病妊娠婦女患者,B-Ca和B-Mg水平低于無尿結石糖尿病妊娠婦女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U-LEU,U-KET,U-ERY,U-PRO和U-Glu異常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證實了這一結果,提示在妊娠期婦女中,部分存在著高磷低鎂血癥的情況,其和妊娠生理變化存在著一定關聯(lián)。機體處于妊娠期時,腎小球濾過率會出現增加,血清磷水平升高從而使得尿液中的磷酸鹽排泄出現明顯增加,從而提高了鈣磷結石發(fā)生的可能性。血清中鎂含量的降低將會減少尿液中鎂離子析出,從而使尿結石形成受到的抑制作用得以減弱,因此分析認為在妊娠尿結石的形成過程中,高磷低鎂血癥具有促進作用[5-7]。
綜上所述,高磷低鎂血癥、尿路感染以及糖尿病均會影響妊娠期尿結石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