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萌
習作體現(xiàn)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標準把第一學段的習作稱為“寫話”并提出明確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p>
把第一學段的習作定位為寫話的目的是降低難度,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鼓勵學生用文字寫下心中所想。因此,低年級的寫話訓練是在為將來的習作奠定基礎。如何才能讓低年級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呢?筆者認為,低年級寫話教學可以借助圖畫、借助課文、借助情境、借助多樣平臺、借助生活,真正讓寫話成為孩子樂意做的事情,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語言文字功底。
一、借助圖畫,讓孩子愿意寫出所見
低年級的課文和課外讀物都是圖文并茂的,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特點,容易將孩子帶入角色。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點,激發(fā)學生情感,激活學生思維,有效捕捉訓練點,結合要求發(fā)展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年級的第一次寫話內容要求是“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句話”。第一次看圖說話對于孩子來講是比較困難的,結合教學要求,我?guī)ьI學生按從左到右、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畫,然后引導他們說說圖上都有什么,在干什么。我鼓勵學生們寫下自己想到的詞語,不會寫的字用音節(jié)代替。寫完詞語,我?guī)ьI學生們進行好玩的“串珠游戲”,這個游戲能夠讓孩子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用孩子們的話來說,自己就是一個魔法師,串詞語變魔法,一下就能變出幾個有趣的句子來。這樣的訓練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圖畫、對詞語、對連詞成句的探索熱情,為學生下一步參加寫話練習和習作訓練播下了一粒興趣的種子。
二、借助課文,讓孩子發(fā)揮自由想象
課文是最好的語言訓練材料。作為一線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課的典型性語言表達模式和主題內容,拓展語言訓練空間,有的放矢地對學生的語言建構和思維發(fā)展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而助力。
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學生從小動物的腳印找到了畫畫的秘密,通過圖片的豐富和拓展,孩子們結合生活經驗,說出“小鳥的腳印像竹葉,小鳥在雪地上畫竹葉”等等。自然而然的拓展來源于對原有語言文字的興趣和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給予符合認知的物質表象,再次激發(fā)孩子的語言思維,為孩子們語言探索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幫助。
由此可見,將課文作為實驗田,寫話教學不僅可以獲得好的材料支持,同時,教師可以嘗試在用好課文的基礎上用活課文,達到訓練有支撐,拓展有方向,語言有升華,讓學生從寫好、寫美一個句子開始,積累語言,優(yōu)化語言,為此后的習作訓練搭建良好的階梯。
三、借助情境,讓孩子寫出自我的想法
學習情境是學生的學習賴以發(fā)生、發(fā)展的最好空間。教師可以隨機利用語言學習的情境,讓學生進行寫話訓練。
在一上《小兔運南瓜》中,教師可以進行語言情境設置,實現(xiàn)學習說話與寫話的連接。課前,教師頭戴小兔頭飾,用實物南瓜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在“我來幫你想辦法”環(huán)節(jié),學生用想一想、試一試的方式參與到運南瓜中來,邊實踐,邊說話,實現(xiàn)動作和語言的結合,在參與中,學生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同時,通過比一比,讓孩子們說說哪種方法是最好的,為什么。然后,利用“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講故事,把小兔運南瓜的故事講給他人聽、演給他人看。最后嘗試將這個故事寫下來。
情境教學在低段教學中極常見,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訓練語言的建構和輸出。
四、借助多樣平臺,用寫話記錄豐富的體驗
語言學習不應局限在每一節(jié)課堂的教與學。我校有一個校本課程叫作“都樂城”,“都樂城”每周五開放,通過學生自選不同的職業(yè)進行角色扮演,模擬社會體驗。
我請孩子們當“都樂城”的“小記者”,報道“城里”的新聞。每周給他們發(fā)一個“都樂快報(記錄卡)”。“都樂城”結束,孩子們就用自己記錄好的“都樂快報”到我這里來進行投稿,凡是通過采編的,我們都發(fā)放榮譽證和“都樂幣”獎勵,同時獲得校內專欄展出的機會。在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的雙重激勵下,孩子們熱情高漲。“都樂城”每天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新聞。
五、借助生活,讓寫話隨心而動
生活是最好的創(chuàng)作源泉,也是最豐富的習作寶庫。進入中段習作,孩子們常常為不知道寫什么而發(fā)愁,殊不知自己經歷的很多生活瞬間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的材料。所以最關鍵的就是讓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從第一天進入校園,我就帶領孩子們一起“拍生活”。操場上、食堂里、課間中……都有我們拍下的一瞬間。待到寫話訓練時,我給學生們呈現(xiàn)一張張有趣的照片,他們的語言就會像開閘的洪水,暢所欲言。隨后我讓他們將自己心中的一小段話寫在卡紙上,選出寫得最通順、最清楚的讀出來。在聲聲贊美中,孩子們體會到“寫生活”的自豪和榮耀。
寫話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難點,需要教師首先是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去發(fā)現(xiàn)身邊一切可以借助的條件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的空間和基礎。其次,教師還應該是一個包容的欣賞者,用發(fā)展的眼光在學生的作品里去發(fā)現(xiàn)亮點和優(yōu)點,用肯定和贊揚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最后,教師還要做一個情感的喚醒者,通過不同角度和方法讓孩子對“說和寫”產生興趣,真正讓“說和寫”成為符合孩子內心需要、實現(xiàn)表達愿望的途徑和工具。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07).
[2]趙瀟波.課堂讀寫結合訓練的設計與實施[J].小學語文教學,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