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民
一字悟,一字師
29歲的莫言用4天寫了一篇叫《金色的紅蘿卜》的中篇小說。他自我感覺不錯,就拿去給老師作家徐懷中看。徐先生認(rèn)真地將小說讀完之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只是對題目中的“金色”不滿意,便將“金色”改成了“透明”。
莫言從徐先生手中接過手稿,發(fā)現(xiàn)題目改動了,有些疑惑。徐懷中拍拍莫言的肩膀笑著說:“投出去吧,不行就再改過來,不費事的?!蹦詻]想到,作品投出去后,不僅成功發(fā)表在《中國作家》上,還獲得了史鐵生、汪曾祺等文壇名家的贊嘆?!锻该鞯募t蘿卜》成了莫言的成名作,題目中的“透明”更是成了當(dāng)時的熱詞。這時,莫言咂摸“透明”兩個字,越咂摸越感覺這兩個字改得漂亮,是原來題目中的“金色”不能比擬的。
時隔多年,莫言還是經(jīng)常想起這段往事,不能忘記徐老師的兩字之恩,還專門寫打油詩感謝對方。詩云:“蘿卜原本不透明,恩師妙筆點龍睛。學(xué)習(xí)先賢寫夢幻,不才因此得虛名?!?/p>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