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升
摘要: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制度還不夠完善,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人員結構單一、教學內容不夠系統(tǒng)、教學目的狹隘、教學形式單調、課時安排不夠規(guī)范、校內外力量缺少有效整合、教學效果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拓寬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聘任渠道,加快建立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探索建立巡講制。此外,還應加強頂層設計,協(xié)調、溝通各相關部門,加大經(jīng)費投入,完善考評機制。
關鍵詞:青少年法治教育;法治副校長(輔導員)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7.005
中圖分類號:G41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1580(2020)07—0025—04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lián)合印發(fā)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目標內容、實施途徑、保障措施等方面問題都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尤其是明確提出“完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制度,進一步明確職責,完善相關工作機制?!睆V大基層中小學,認真貫徹落實相關的政策要求,在開展好學校法治教育的同時,還在社會上聘請了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共同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
筆者由于工作的關系,有機會參加了許多學校開展的法治教育活動,有幸與各校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接觸交流,在看到他們?yōu)榍嗌倌攴ㄖ谓逃隽舜罅吭鷮嵓氈碌墓ぷ鞯耐瑫r,也發(fā)現(xiàn)了這項工作在實際推進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問題。本文就對這些問題加以簡要梳理,并提出一些原則上的解決建議。
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制度的形成與運行現(xiàn)狀
1996年7月,廣東省陽江市嘗試選派一些政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到中小學去擔任兼職的法制副校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制度就濫觴于此。由于這項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各地紛紛效仿。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總結,國家對法制副校長、輔導員制度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2000年,在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出“應改進學校法治教育工作,配齊配強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
2003年,中央綜治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六個部委聯(lián)合頒布了《關于規(guī)范兼職法制副校長職責和選聘管理工作的意見》,對法制副校長的工作職責、選聘標準等問題都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從而使這項制度最終建立起來。
2005年4月,時任司法部部長張福森在向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報告“四五”普法工作三年來情況時指出:各地區(qū)大力推行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制度。全國80%以上的中小學校聘請了法制副校長。由此可見,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制度已經(jīng)在全國大面積推廣。
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制度雖然已經(jīng)牢固建立和廣泛推廣,但這項工作的實際運行情況還不能令人十分滿意。
按照《關于規(guī)范兼職法制副校長職責和選聘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規(guī)定,兼職法制副校長接受學校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治委、辦的指導,在中小學校黨組織和校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參與制訂學校法制教育規(guī)劃、計劃,協(xié)助學校開設法制教育課程,做到教學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根據(jù)治安形勢變化,聯(lián)系學校實際,結合學生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
(二)協(xié)助學校加強內部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完善規(guī)章制度,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開展創(chuàng)建安全文明校園、無毒校園等活動。對有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要做好教育、轉化工作,要協(xié)調學校、家長、社區(qū)簽訂幫教協(xié)議,落實幫教措施。
(三)了解掌握學校周邊地區(qū)治安動向,及時向當?shù)鼐C治辦報告,提出開展學校周邊治安秩序整治的工作建議,并積極參與組織開展學校周邊治安秩序整治,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維護學校周邊地區(qū)的治安秩序。
(四)配合政法部門妥善處理在校教師、學生違法犯罪案件,嚴肅查處侵害師生合法權益和滋擾校園的案件。對校園內發(fā)生的嚴重違紀問題,督促學校根據(jù)校規(guī)校紀妥善處理,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五)協(xié)助學校溝通與社區(qū)、家庭及社會有關方面的聯(lián)系,促進學校、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法制教育機制的完善。
(六)按照學校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治委、辦的工作要求,會同學校有關部門落實各項綜合治理工作措施。
對比文件要求,一些地方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在實際履職中常?!翱s水”。在現(xiàn)實生活中,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往往被定位為政法部門與學校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是學校的顧問。他們能夠比較好地履行維護學校周邊治安秩序、處理涉及學校的違法犯罪案件的職責,而其他幾項職責相對弱化,存在的問題也較多。概括地說,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在發(fā)揮“治理”作用方面做得很好,但在發(fā)揮“教育”作用方面有待提高。
二、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從各校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人員構成上看,來源比較單一,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的參與還不到位。
目前,各中小學均已聘請了法治副校長或輔導員。但聘請的人員中,多為來自派出所的公安民警、交通警察,也有部分來自部隊的干部戰(zhàn)士。相比較而言,來自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相對較少。
當然,這一現(xiàn)象的產生是有其歷史和現(xiàn)實原因的。長期以來,我國都有軍警民共建的光榮傳統(tǒng),許多中小學與部隊、公安機關長時期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更為重要的是,早在2000年,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出:改進學校法制教育工作,配齊配強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要組織協(xié)調政法各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選派優(yōu)秀干警到中小學校任兼職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
由于這份文件的指導,許多中小學就自然而然地聘請了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擔任本校的法治(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另外,許多公安機關出于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需要,也與轄區(qū)內的中小學主動聯(lián)系,雙方多年來良性互動,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說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不能做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而是說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輔導員不應只由這些部門的人員擔任。青少年法治教育涵蓋的內容多、范圍廣,僅僅靠一兩個機關的力量是不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也指出:要廣泛組織和動員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建立社會法治教育網(wǎng)絡。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國家機關、律師協(xié)會等社會組織,要深入學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與教育部門、學校合作開發(fā)法治教育項目。
由此可見,目前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一枝獨秀”的局面與《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問題二: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授課內容還不夠系統(tǒng)、完整。術業(yè)有專攻,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大多來自公安系統(tǒng),在對青少年進行法治教育時,必然會從自身的工作角度出發(f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準備授課內容。因此,他們準備的授課內容大多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有關,而對同學們迫切想了解的未成年人自我保護、各種民事活動中的權利義務等內容提及不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授課內容往往還只是停留在傳授法律知識這個層面上,而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規(guī)定的權力制約、權利保障、程序正義等法治原則鮮有涉及,對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理念的介紹就更少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拓寬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來源是非常必要的??梢栽O想,來自法院、檢察院、律師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可能對那些法治原則有更獨到的理解,講解起來會更為駕輕就熟。
問題三: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教育目的有時過于狹隘。由于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大多來自執(zhí)法部門,有時會片面強調遵法、守法的重要性,而對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往往涉及不多。學生覺得潛臺詞就是:“你一定要守法聽話,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論誰違法了,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當然沒有錯。但是,法治教育絕不是要給青少年帶上束手束腳的“鐐銬”,而是要他們從小樹立起法治觀念?!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眴渭儚娬{公民的義務、責任而忽視公民權利,是無法真正建立法律信仰的,甚至會使一些青少年產生逆反心理、對立情緒。所以,對青少年開展法治教育,自己首先要提高認識,與時俱進,要當“法治副校長”而不只是“法制副校長”,要宣傳“法治”而不只是“法制”。
問題四:教育形式上相對單調,有待豐富。據(jù)筆者觀察,在實際操作中,法治副校長或輔導員授課時多采用講座、報告的形式。這類形式的優(yōu)點在于經(jīng)濟性和便捷性——學校只需準備一個禮堂或報告廳,前來授課的副校長、輔導員只需一桌一椅即可。但這種形式也有其不足之處,最大的問題在于單純依靠你說我聽,是典型的“灌輸式”教學。許多講座、報告中缺少雙方交流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只能被動聽講,根本沒有機會參與、體驗和實踐。因此,教育的效果難免會打些折扣。
問題五:課時安排難以規(guī)范系統(tǒng)。一方面,目前中小學的課時已經(jīng)很緊張,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規(guī)定開足開齊各種課程后,課程表已經(jīng)排得滿滿當當,很難再拿出更多的時間給校外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排課;另一方面,受聘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也難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校授課。因此,在實踐中,這種課外法治教育多為配合形勢需要,“初一一次,十五一次”,有“應景”和“走過場”的嫌疑,有時甚至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者突擊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臨時“抱佛腳”。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工作方式談不上什么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自然難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問題六: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授課與校內課程缺少有效的銜接。法治副校長和輔導員畢竟不是專職的教師,他們對現(xiàn)行的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往往缺少了解。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每次來校講課,也大多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前調研,課后反饋。學校里雖有專職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師,但負責與校外客人溝通交流的多為學校領導或教導處、政教處的工作人員,普通老師少有機會。因此,校內外力量不能有效地銜接整合。這表現(xiàn)為有時老師講過的內容,外來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會再重復講解,學生覺得沒新意;有時法治副校長、輔導員講的問題,道德與法治課老師卻從來提起過,學生沒有基礎,覺得聽不懂。
問題七: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個人素質差別很大,授課效果良莠不齊。各校聘請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由于不是專職的教師,大多沒有經(jīng)歷過專門教學技法、技能的訓練,所以實際授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副校長或輔導員的個人素質。這其中,的確有一些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十分優(yōu)秀。他們口齒清晰、語言生動,閱歷豐富、視野開闊,加上準備充分、材料詳實,講起課來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發(fā)人深省,十分受師生歡迎。但也確有個別人言辭干癟,知識匱乏,只知道照本宣科,甚至板起面孔,空洞說教,讓人覺得味如嚼蠟,意興闌珊。因此,如何甄別遴選、如何讓培訓者先受培訓是中小學在聘任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前要仔細思考的重要問題。
問題八:缺少經(jīng)費保障,雙方均覺得尷尬。目前,法治副校長、輔導員來學校授課都是義務的,不計報酬的。各中小學由于財會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也不可能有專門的經(jīng)費為他們發(fā)放工資、津貼,最多也就是贈送一點紀念品以示感謝。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雙方的魚水情深,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這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道理很簡單:在學??磥?,因為沒有報酬,學校怎能好意思三番幾次麻煩人家;在受聘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看來,既然只是兼職,自己也不可能丟下本職工作,去“不務正業(yè)”。尤其是對于視時間為生命、效率為金錢的各類法律服務機構來說,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義務的社會普法活動中,一次兩次尚可,時間長了絕對是難以為繼的。這也是法治副校長、輔導員隊伍中,律師等專業(yè)人員容易缺位的一個現(xiàn)實原因。
深入分析上述問題,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對青少年法治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還不深刻、定位還不夠準確;方式方法不能及時創(chuàng)新;法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 還沒有形成學校、社會、多元參與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網(wǎng)絡??瘫∫稽c說,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社會渠道還處于初級階段,缺乏整體規(guī)劃。
三、解決的建議
要解決上述問題,涉及的具體工作很多。這里,筆者只提出幾條與完善工作機制相關的原則性建議。
(一)大力拓寬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的聘任渠道,加快建立區(qū)域內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在中小學積極與法院、檢察院、司法局(所)、律師協(xié)會建立聯(lián)系的同時,教育行政部門也應與其他部門積極協(xié)調,爭取在一個區(qū)域內能夠建立兩至三個法治教育基地。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一是有利于各方參與,多管齊下,形成教育合力;二是有利于豐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內容、傳播法治理念,培養(yǎng)青少年的法治信仰;三是有利于改進法治教育的教育教學方式,通過實踐基地,給學生參與、體驗、感悟的機會,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二)鼓勵區(qū)域內、校際間聯(lián)合聘任優(yōu)秀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探索建立巡講團,實行巡講制。對于地理位置相近、教學需求相同的學校來說,可以借鑒“團購”的方式,聯(lián)手共同聘任優(yōu)秀的法治副校長或輔導員。這樣能夠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人員的自身價值,實現(xiàn)資源共享。同時,鼓勵這些優(yōu)秀的法治副校長、輔導員組成輔導團隊,在幾所學校內展開巡講,從而推動這項工作的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此外,巡講制也有利于講師不斷獲取反饋,不斷總結經(jīng)驗,從而提高法治副校長和輔導員教學的專業(yè)化水平,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三)加大經(jīng)費投入,完善考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教育部門必須有一定的經(jīng)費做保障,讓學校對聘請的相關人員的勞動給予必要的肯定。這樣才能讓這項工作不是“一陣風”,而是真正能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同時,中小學也要建立、完善、細化一些考評機制,實現(xiàn)法治副校長和輔導員的優(yōu)勝劣汰。受聘人員的所在單位還要建立一些保障機制,使法治副校長和輔導員的兼職工作也被本單位認可,這樣他們來學校授課教學也會被視為完成一項本職工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以上這些工作機制的設計、建立、運作,絕對不是一所普通的中小學就能完成的,這可能涉及到教育、司法、公安、律協(xié)等多個部門,需要一個更高的機構來頂層設計,加以協(xié)調、溝通。
總之,聘請法治副校長、輔導員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方向正確、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只要我們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一切從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從實際出發(fā),努力工作,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就一定能將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蔡劍興.中小學兼職法制副校長工作的幾點思考——兼談當前中小學法制教育[J].教學與管理,2006(09).
[2]喬玉華.法制副校長緣何成“雞肋”? [J].中小學管理,2008(10).
[3]肖大興,呂天甫.中小學法制副校長工作現(xiàn)狀及經(jīng)驗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4(10).
[4]黃祥瑞,管其位.法制副校長制度的理論初探[J].法制與社會,2017(30).
[5]蔡劍興.中小學兼職法制副校長選聘管理工作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08(02).
Abstract:The system of legal vice-principals? (counselors) is not perfect,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actual work, such as single personnel structure, insufficiently systematic teaching content, narrow teaching purpose, dull forms of teaching, nonstandard arrangement of class periods, lack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trength of the school, uneven teaching effect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e must broaden the recruitment channels of legal vice-principals and counselors,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actice base of legal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cture tour system.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coordin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all relevant department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leg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legal vice-principals? (counsellors)
[責任編輯:王? ?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