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摘 要: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生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將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應用于小麥生產并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已大大改善了小麥的質量和產量。但是,小麥的日常耕作和管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利用有限的土地生產高產優(yōu)質小麥已成為當務之急。在此基礎上結合小麥栽培管理現(xiàn)狀,分析常見問題提出相應措施,提高小麥栽培管理質量確保糧食安全。
關鍵詞:小麥栽培;管理培養(yǎng);問題策略
不斷增長的人口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種植面積有限以及農民缺乏科學的小麥栽培知識,小麥的種植和管理變得越來越困難,存在技術和管理問題。如果要進一步提高小麥的品質和產量,就必須詳細分析小麥的栽培和管理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有力地保證了中國現(xiàn)代農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合理規(guī)劃秸稈還田實施措施
秸稈還田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提高肥力的方法,它具有增加肥料和增加產量的作用,同時消除了因秸稈燃燒而造成的空氣污染。秸稈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改善了土壤結構疏松了土壤,增加了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吸收能力,促進了作物的生物活力和根系發(fā)育。秸稈還田對肥料和產量增長有重大影響,通常可使產量提高5%~10%。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秸稈壓碎不完全的情況,土壤改良還不夠全面,這會減慢小麥幼苗的生長,并導致大面積的泛黃甚至死亡,加重土壤內部病蟲草害的情況。為了全面改善土壤養(yǎng)分并確保擁有最好的效果,必須保證秸稈還田的質量。主要解決方案是選擇破碎效果強勁的粉碎機器將秸稈充分地打碎,并使用挖掘尺度深的拖拉機,對土地進行深挖使得秸稈徹底埋在土地里。
二、確保合理地土地播種量
適當的播種率是實現(xiàn)小麥高產的基本保證。如果播種率太低則容易導致小麥苗體的嚴重不足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費和小麥單產低下。如果播種率過高則會導致苗體檢的間隙過于擁擠,沒有足夠大的生長空間從而導致苗體生長發(fā)育緩慢、生長發(fā)育脆弱不健康,對付病蟲害蟲的抵抗力降低,從而影響小麥的量產。小麥播種量受各種氣候條件、播種日期、土壤水分和肥力、小麥品種和水分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在播種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將根據地段和區(qū)域系統(tǒng)的基本原則,考慮各種因素,將進行科學考慮,并確保適當的播種和小麥產量。通常,如果水和肥料狀況良好,則可以適當縮短播種期,并且可以通過參考弱春和半冬品種的品種性來確定播種量的上限和下限。在砂質土壤當中小麥的播種率需要保持每公頃120~140kg,在黏土土壤當中小麥的播種率需要保持每公頃120~180kg,如果土壤、水分、養(yǎng)料各個環(huán)境的條件相對較差則需要對播種期進行延遲。
三、響應季節(jié)性進行肥料追加
春季追肥是提高小麥產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眾多種植戶喜歡以一次性把肥料下足的方式進行追加,種植戶對氮肥的追加量特別大,從而導致了小麥種植前期的生長肥料特別充足,到了生長后期會缺乏營養(yǎng),此類操作方法不僅難以實現(xiàn)較高的產量還嚴重浪費養(yǎng)料。準確合理地追肥顯得極其重要,在選擇肥料時,必須將基肥與氮磷鉀進行搭配,以確保肥料數量充足且肥料數量合適,最好用尿素追肥將追肥的日期定在小麥拔節(jié)前后,如果幼苗處于正常狀態(tài),則將額外的尿素追加到每公頃165~240kg,追肥的方法是用耙子在麥田之間撒肥。
四、合理對小麥栽培進行除草
雖然使用除草劑具有節(jié)省勞力,節(jié)省時間和高除草率的優(yōu)點,但許多生產商對藥物的時間和用量沒有正確地理解,在使用除草劑的時候沒有均勻灑落在每個角落,經常使用導致破壞小麥的正常發(fā)育。正確地使用除草劑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步驟:合理地選擇適合土壤的藥物,每種除草劑都有一個特定的除草譜,種植戶需要了解自己的種植場地適合較寬的除草譜還是較窄的除草譜。例如,燕麥畏可以有效的控制野燕麥,并且對草類雜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對闊葉雜草則沒有較好的控制效果。因此,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以確保除草效果??茖W準確地了解藥物的時間和用量,麥田除草一般在苗期進行,除草則效果較為理想。如果除草是在生長期,則可以選擇從小麥的三葉期到耦合前期的這段時間進行除草,以獲得最佳的除草效果。此外,必須嚴格控制藥物用量,以防殺死雜草時傷害到小麥幼苗。切記不可隨意增加藥量,除草時必須做到均勻噴霧,不可對麥苗進行重度噴灑以及漏噴。要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使用。在對麥田進行施藥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麥田的溫度,這將直接影響除草的效率以及小麥的安全。最好在氣溫低于30℃時對小麥進行均勻的噴灑以達到除草劑的全部效果,倘若在氣溫30℃以上進行噴灑,除草劑則會增加藥害性對小麥產生不良反應。保持土壤適當的濕度,土壤水分也將直接影響除草劑的功效。在苗前噴灑農藥時,如果表土層較為濕潤則很可能形成封閉層,如果土壤濕度高,雜草會旺盛生長不斷吸收除草劑,除草效果則高效理想。要不斷提高農戶的施藥技術,讓每位農戶在噴灑除草劑時都做到噴灑均勻,在使用完噴霧器過后要及時對機器進行清潔。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小麥產量都有重要影響。種植戶不僅對品種、土壤和氣候等自然條件下的小麥種植有基本的了解,還要對科學農業(yè),播種方法和有效病蟲害防治等多種耕作環(huán)節(jié)都有基本了解。在此階段農民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缺乏科學知識、先進技術和基礎設施,當地政府應該積極投入到其中并提供有質量保障的物質需求以及技術支持。為了解決許多問題,當地政府應該繼續(xù)傳播農業(yè)科學技術知識,摒棄傳統(tǒng)的耕作方法和觀念,從根本上保證小麥生產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1]楚繼承,彭麗,徐淑杰.小麥高產栽培面臨的新問題與應對措施[J].北京農業(yè)旬刊,2010.
[2]陳迎雪.小麥施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決策論壇——基于公共管理學視角的決策研討會.0.
[3]梅最英.皖北地區(qū)小麥栽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3,000(012):30-30,65.
[4]張其魯.小麥管理技術發(fā)展中存在的新問題及對策[J].農業(yè)科技通訊(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