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初學者通常認為照片是用來記錄世界的美好的,這是個不錯的出發(fā)點,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攝影還可以用來描述很多“美好”之外的東西,甚至不只“描述”客觀存在而是用來表達主觀的思想,例如個人的世界觀、感覺和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術的本質(zhì)就是人的表達。當然,學會用攝影為媒介來表達自己遠比學會記錄要更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通過照片表達情緒的一些方法。
01|《抱著酒瓶的小男孩》,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攝
本期指導老師:咔圖攝影教育中心老師葉梓
本期訓練要點:
情緒是如何體現(xiàn)在畫面中的呢?我粗淺地嘗試著把攝影里的情緒表達歸納為三種方法:一是通過被攝人物的表情和動作,二是通過理性的構(gòu)圖、光線、色彩、相機參數(shù)等技法,三是通過攝影師在拍攝時帶入個人情緒。
大家都知道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攝影脫胎于繪畫。他精通構(gòu)圖,事物總能在他的框架中呈現(xiàn)出難以置信的秩序感。他也正是著名的“決定性瞬間”一詞的提出者,雖然這一標簽的局限性給他帶來過一些苦惱,但他確實擅長捕捉轉(zhuǎn)瞬即逝的畫面。圖01這張抱酒瓶的男孩就是典型的例子,從表情、動作方面來看,男孩的驕傲一覽無余,這可能是因為他正在完成一項“偉大的任務”,也可能疊加上了“有人在拍我”的光環(huán)。難得的是背景中的小女孩也表現(xiàn)出了羨慕的神情,從而讓男孩的驕傲有了更立體、更飽滿的說明。
從構(gòu)圖來看,這張照片的傾斜恰到好處,它不僅帶來了快步向前的動感,還賦予了照片一種未經(jīng)加工的真實感。布列松在拍攝時是故意傾斜的嗎?大概不是。有刻意掌握傾斜的角度嗎?大概沒有。構(gòu)圖一事對于拿著相機的布列松而言更接近于一種下意識的行為,是攝影師的表達。
另外,攝影師在選片過程中凸顯情緒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拍攝的《中央公園里持玩具手榴彈的男孩》,這是一張充斥著詭異氣氛的照片:男孩一只手拿著手榴彈,另一只手因過分用力而變得扭曲,背帶從傾斜的肩膀上滑下,就連背后的樹蔭和光斑都像是飛蛾的翅膀般從他的肩部伸向畫面兩角。這種氣氛是因為男孩的情緒導致的嗎?不。其實阿勃絲當時拍攝了數(shù)張小男孩的照片,除了一張以外,其他畫面里小男孩有著和布列松上述照片里男孩同樣開心的情緒,阿勃絲偏偏選擇了這一張。正是因為她的選擇,這個畫面才如此深入人心。這畫面的情緒其實是源自阿勃絲的情緒,不僅是在選擇的過程中,我相信她在拍攝時也有意無意地在等待這樣的一個瞬間——你看,她在捕捉到這一畫面后不久便結(jié)束了這組拍攝,她知道她拍到了想要的(圖03)。
02|《中央公園里持玩具手榴彈的男孩》,黛安·阿勃絲攝
03|《中央公園里持玩具手榴彈的男孩》,黛安·阿勃絲攝
04|《諾曼底奧馬哈海灘》,羅伯特·卡帕攝
05|《憤怒的丘吉爾》,優(yōu)素?!たㄊ矓z
從技法方面來看,某些情緒確實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拍攝手法而獲得。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諾曼底奧馬哈海灘》雖然是因意外而模糊,但正是這種模糊成就了照片,給觀眾帶來了異常緊張的情緒,仿佛身臨其境,子彈就在耳邊呼嘯而過。不夠快的快門速度和相機的劇烈晃動所帶來徑向模糊能表達慌亂、不安、緊張等情緒。但這種模糊不能太過火,如果模糊得連主體都難以辨別,那么只會給觀眾帶來疑惑。順便說一句,由刻意虛焦帶來的模糊和徑向模糊完全不同,前者或許在某些情況下能帶來些浪漫情緒,而后者帶來的情緒大多與速度有關。
06|《未醒夢》組照之一,葉梓攝
07|《牛王會》組照之一,葉梓攝
除此之外,光線、色彩也都是情緒的來源,例如散射光源適合表達平靜的情緒,頂光表達憤怒,底光表達恐懼。技法有無數(shù)種,不變的是所有的技法都必須以人物表現(xiàn)和故事背景為核心。如果人物的表情沒到位,光靠技法不僅無法表達情緒,反而可能會造成表達形式和內(nèi)容上的矛盾。那如果被攝人物進入不了狀態(tài)又要如何引導呢?優(yōu)素?!たㄊ玻╕ousuf Karsh)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范例。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入侵蘇聯(lián)之后,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美國華盛頓和加拿大渥太華發(fā)表了同仇敵愾、動員大國攜手戰(zhàn)爭的演講。演講完,丘吉爾叼著雪茄,顯然心情不錯??蓴z影師卡什并不想拍到這樣的畫面,于是走上前說了句“對不起”,便直接“搶”走了首相的雪茄。丘吉爾憤怒地看著他,攝影師則快速抓拍下了他憤怒的表情。于是這張被我們俗稱為“憤怒的丘吉爾”的照片登上了《生活》(Life)雜志的封面,成為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背景下的經(jīng)典名作。在這個案例中,攝影師是通過互動來激發(fā)對方生成情緒,而不是要求對方“擺個生氣的表情”。顯然,只有前者才能抓拍到真實的、飽滿的、有感染力的情緒。
最后來說說第三條,攝影師在拍攝時帶入情緒。如果攝影師在拍攝時進入到某種情緒中,那么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帶有這種情緒,而且通常比用技法刻意“安排”的情緒更直接、更濃郁、更自然。我曾帶著恐懼和絕望的情緒“描述”過一個噩夢(圖06組照《未醒夢》),也曾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疑惑去觀察陜北的民俗活動(圖07組照《牛王會》)。我用這樣的方法拍出來的照片非常接近于情緒本身。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拍攝時是感性主導,但理性也并非完全沒有參與其中。我在拍攝《未醒夢》使用的是一只自制的針孔鏡頭,針孔的直徑要多大、用什么材質(zhì)、如何解決通光能力不足與需要抓拍之間的矛盾等問題,都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反復試驗才確定。在確定拍攝方案的過程中,我用的是攝影知識,是理性,是邏輯,但在真正的拍攝過程中,我則聽由身體和情緒,幾近下意識地按著快門。任何一種藝術都是理性與感性的結(jié)合體,只有理性易成工匠,只有感性又無從表達,只有兩者結(jié)合在一起時,創(chuàng)作才稱得上是創(chuàng)作,照片也自然充滿飽滿的情緒。
我們用相機作為工具,用攝影作為媒介,不僅記錄著他人的情緒,也將自己的情緒灌入其中。有人可能會認為攝影應當是記錄客觀事實的工具,不應摻雜攝影師的情感在內(nèi)。對此,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沒有任何一張照片是完全客觀的,因為藝術就是人的表達。
這張照片拍攝了一名“光豬跑”參賽者沖著手機擺出一個極為夸張的動作后,拍照的人隨即舉起手機向?qū)Ψ秸故菊掌?,在看到自己的照片時參賽者大笑起來。我預判參賽者湊近手機屏幕時會彎腰低頭看屏幕,于是我迅速蹲下以低機位拍攝,捕捉到對方表情的同時,也讓畫面中充滿了情緒。
——謙奇酒
08|《看照片》,謙奇酒攝
預判被攝者的反應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表情轉(zhuǎn)瞬即逝,如果沒有預判,沒有果斷迅速的反應,沒有熟練的相機操作能力,我們恐怕不可能抓拍到最精彩的飽含情緒的瞬間。很多人覺得抓拍很難是因為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只有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讓相機操作變成我們的“肌肉記憶”,讓構(gòu)圖、光線、色彩融入潛意識,我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做出反應,在正確的時機按下快門。
09|《給爸爸拍張照》,涂歡攝
全家出門旅游的時候,我全程追拍孩子第一次使用相機的過程。這張照片連拍了好多張,我最終選擇了爸爸情緒最好的這張,雖然孩子的手還沒來得及放下來,有點虛,但是畫面感很好。每次回看,我都深深地被那種現(xiàn)場的氛圍感染著。
——涂歡
這里傾斜的構(gòu)圖不僅不是瑕疵,反而增加了這張照片的可信度——它暗示著因為這一瞬間是突然出現(xiàn)的,沒有機會仔細構(gòu)圖,所以照片是傾斜的。懂得了這一點后,我們也可以在拍攝時稍許傾斜取景畫面來增強照片的臨場感。爸爸背上強烈的陽光帶來了明媚的氣氛。只有一切都指向同一種情緒而不是互相矛盾時,照片的情緒才會顯而易見并富有感染力。
10|《助威》,晏飛攝
照片拍攝于一場中超聯(lián)賽,北京國安VS廣州富力。第75分鐘,客隊進球,比賽僅剩下15分鐘。此時全場響起主場北京國安隊球迷的吶喊。這是我熱愛競技體育的原因之一,你總會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感染。球迷們不只是在領先時享受喜悅,更多的是在失落時第一時間幫助球隊重新“站起來”。
——晏飛
這張照片拍攝于“辣節(jié)”,照片中男人戴著夸張不失可愛的“辣”帽,露出真誠而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女人著正紅色外套,與主題“辣”呼應。原本我只想拍攝畫面中的女人,但此時戴“辣”帽的男人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他也想被拍入畫面,女人看到后笑著轉(zhuǎn)過身避讓,而就在她偏轉(zhuǎn)的一瞬間我按下了快門。如此拍攝,因為她的臉已經(jīng)到了畫面角落,不再會搶主角的風頭,也因為她那紅艷艷的衣服實在是很好的前景,能讓紅色在畫面中占有更大的面積。
——楊婭
球場是情緒飽滿的地方,但也不是所有的觀眾都會情緒激昂,選擇合適的拍攝對象是十分重要的。晏飛使用了廣角鏡頭并貼在很近的距離低視角仰拍人物,這帶來了比較明顯的透視畸變,讓人物形象顯得高大、強壯,手勢更具有力量感和號召力,也讓慷慨激昂的情緒變得更加濃烈。從色彩上來說,綠色本不是一個情緒張揚的顏色,但厚重的黑色大喇叭給畫面帶來了強烈的對比,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在事情發(fā)生時及時調(diào)整拍攝策略,不僅更換了主角,而且將正在避讓的人物作為前景拍進畫面,實在是機智之舉。由此帶來的結(jié)果不僅有大面積鮮艷的紅色,更有與男人頭頂“辣”帽上“辣椒蒂”的綠形成的強烈對比。女士的笑臉在這里并非全無作用,她進一步強化了歡樂的情緒,把這種情緒從一個男人身上擴大到整個環(huán)境中,讓人覺得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女士胸前抱著的啤酒瓶也是很重要的元素,它成為了男士奇裝異服的注腳,交代了“狂歡節(jié)”的故事背景。
12|《意外之喜》,李明攝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我妻子用驗孕棒測出懷孕時的驚喜情緒。當時,我妻子驚喜地把我叫進廁所,而我第一時間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一瞬間。我把照片的焦點對在驗孕棒上,將人物稍許虛化,把主題交代明了的同時還能依稀看到一位女性難以掩飾的笑容,從而傳達了情緒。因為事出突然,當時她甚至還坐在馬桶上,所以我用了很低的機位進行仰拍,讓背景更加簡潔的同時也能規(guī)避隱私問題。這是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它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李明
不需要任何文字說明,只要看照片我們就能感受到這種喜悅的情緒。驗孕棒上的文字和圖形清晰地交代了故事背景,而模糊的臉隱去了具體的人物長相和身份信息,留下的只有抽象但明確的情緒。這種前景清晰、人物模糊的拍攝方法不是很常見,但在這里非常恰當。
11|《辣》,楊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