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儉
在抗疫中彰顯好人本色在平凡中描繪好人底色
在省城南昌,有一個群眾熟悉的身影經常穿梭在老城區(qū)一東湖區(qū)的大街小巷,他年逾花甲,卻精神矍鑠;他春風滿面,卻不知疲倦,群眾熱情稱他為“熱茶大叔”。他,十五年如一日熱心公益,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熱情而真減、樸實而勤勞,親切而和藹,在南昌市民中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口口傳說,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鄭小惠,中共黨員,東湖區(qū)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退休黨支部書記,2019年3月入選“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榜單,2017年獲全國“最美志愿者”、江西省勞動模范、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好人、南昌市“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首屆榜樣人物、南昌市十佳“最美志愿者”、南昌市第四屆道德模范、2020年榮獲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主動參與,在抗疫一線貢獻好人力量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之時,鄭小惠在第一時間趕到居住地東湖區(qū)公園街道報名參加志愿者突擊隊。從年前的防疫工作開展以來,一直干到了現(xiàn)在,宣傳、站崗、消殺、巡邏……成了社區(qū)最忙碌的志愿者。
鄭小惠每天在花園角、醫(yī)藥公司、環(huán)湖路平安大院3個卡點輪流值班,當街坊鄰居看見他身背幾十斤的藥水箱進行消殺時,“鄭老師,你要保重,讓年輕人干”、“鄭老師,你要多保重,當心閃了腰”,群眾的關心活語總是出現(xiàn)在鄭老師的耳旁。
了解鄭老師的人都知道,讓他停下來歇歇,只是關心的話語,鄭老師就是個古道熱腸的人,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xiàn)在哪里。
哪里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守護健康!在鄭老師榜佯人物的帶動下,公園街道的志愿服務蔚然成風,一聲令下,志愿者逆風而動,在抗疫一線戰(zhàn)場,最耀眼的是志愿者的紅黃馬甲!
用愛點燃困難群眾的心燈
扶弱先扶志!讓苦難群眾看到希望,燃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南昌市東湖區(qū)文教路社區(qū)有戶特困家庭。男主人涂緒國,雙目失明,喪失勞動能力;女主人湯國香患有先天性肢殘,膝下兩個女兒,大的12歲,小的才3歲這家人平日里僅靠女主人每月400多元打零工的收入維持生計,日子的拮據(jù)可想而知。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鄭小惠與這戶人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見過面那天起,鄭小惠就從物質和精神上盡其所能地幫助這個家庭。文教路附近居民總能看見他提著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去涂緒國家里探望,問寒問暖,關心備至,每逢年節(jié)還要給孩子送上幾百元的壓歲紅色。每學期開學之際,就是他為孩子交學雜費的時候……
小惠深知,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 為了讓這個特困家庭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主動聯(lián)系社區(qū)為他們申請了低保和廉租房,在這期間,通過多方聯(lián)系,鄭小惠為涂緒國找到了一家盲人按摩培訓班,并為老涂交清了全部學費,進行了半年的學習,現(xiàn)在,老涂基本上可以自食其力2010年,湯國香因眼疾入院治療,鄭小惠聞訊,立即趕到醫(yī)院交上了3000元的住院費。2014年,湯國香眼病加重,要赴京再次做手術,鄭小惠又掏出5000元治療費,事后得知家庭因為治病負債1萬多元,又把剛領到的省勞模獎金1萬元送給了他家去還債。十四年來他一直在幫助該家庭克服困難,點燃生活的希望。
談及鄭小惠,湯國香飽含熱淚,感慨萬千,不停地伸出大拇指,發(fā)自內心地稱贊他真是一個人好人!
在愛心的感染下,涂緒國的孩子健康成長,學會了感恩和回報社會。2013年涂緒國的小女兒涂樺榮獲南昌市“十佳美德少年”、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員、江西省希望之星等稱號。2014年涂樺榮獲全國“特別關注最美孝心少年”的稱號。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2015年,涂樺作為代表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涂樺說:“我有一位好大伯,正是因為有鄭伯伯這樣好心人的默默幫助,才讓我們這樣不幸的家庭在文明南昌不斷收獲幸福和感動?!?/p>
雪中送炭,托起明天的希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明天的希望。
萬紹偉是南昌市某企業(yè)的下崗職工,患有骨科疾病,家中沒有固定經濟來源,一家四口只能靠低保度日。2018年9月初,是萬紹偉全家既高興又擔憂的日子,高興的是女兒萬金至被上海一所大學錄取,擔憂的是快到報到時學費還沒有著落。
鄭小惠得知這一消息后,第一時間拿出省吃儉用結余的8000元錢來到萬紹偉家中。在感激之余,萬紹偉婉拒了鄭小惠的好意,萬紹偉知道,鄭小惠家庭也并不富裕,上有老下有小,用錢的地方也很多。8000元錢在當時可是鄭小惠四個月的工資,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著實不容易。
那天,當萬紹偉送走了鄭小惠,卻在家里電視機旁發(fā)現(xiàn)了用信封包好的8000元錢,信封上簡單地寫著一行字:“祝孩子學習好,別耽誤了將來,希望孩子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p>
如今萬金至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她表示今后一定要像鄭伯伯一樣,做一個樂于奉獻的人,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他人,回報社會。
十年如一日平凡見真情
扶貧幫困顯真情,為民解憂暖人心。
有人問鄭老師,你數(shù)十年熱心幫助群眾,動力是什么?鄭老師真情地說道,“因為,我讀小學的時候,正是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時代,是雷鋒同志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當時我發(fā)自內心地對周圍的人說,人家有困難我去幫一下,心里感到高興,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當前,中央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人與人之間“給予愛”“報答愛”的理念,我更應該身體力行,把好事做下去。”
歲月流轉,總有一個個貧困家庭牽動我們的心靈,情懷依舊,總有一股股力量激勵我們前行。
社會要有熱心腸,時代呼喚正能量當見義勇為、拾金不昧、助人為樂、敬業(yè)奉獻成為一個城市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理念時,當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成為人們的行為自覺時,真善美的文明之花便會在這座城市悄然開放,滿城芬芳。
“中國好人”鄭小惠,和他的團隊——章金媛愛心奉獻團,文飛組建的
勞模愛心團隊用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已融入英雄城城市血脈,學雷鋒在全社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