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斐
(山西省和順縣河長制事務服務中心,山西 和順 032700)
山西省太谷縣現用水源為龐莊水庫,由于近幾年降水量減少,水庫長期低水位運行,興利庫容不足,供水缺口增大,縣城供水風險加大。為進一步完善城市水源安全保障體系,太谷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太谷縣陽邑鄉(xiāng)黃卦村、里美莊村沿山一帶的地下裂隙水,確定為太谷縣應急水源,為太谷縣提供城鎮(zhèn)生活用水,共包括9眼機井,分別為黃卦1~3號井和里美莊1~6號井。
依據太谷縣城鎮(zhèn)人口增長率1.65%分析,到2025水平年太谷縣城鎮(zhèn)人口約16.8萬人,扣除大學城和鄉(xiāng)鎮(zhèn)自備井供水外,應急水源供水人口約12.5萬人。根據《山西省用水定額》和現狀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分析,預測備用期供水量約為0.97萬m3/d。
應急水源位于太谷縣東南部烏馬河流域一般山丘區(qū),邊界線四周以烏馬河流域地表分水嶺為界,下游與傾斜平原區(qū)分界線為界,面積共計318 km2。水源地距108國道約3 km,論證范圍內包含太谷縣陽邑、侯城和小白等15個行政村及榆社縣西馬鄉(xiāng)7個行政村,人口約5 000人,耕地1 160.67 hm2。
應急水源論證范圍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范圍內主要河流為烏馬河及其各支流,河流總體流向,由東南向西北,最后匯入汾河。最高點位于侯城村東南部黑峰(標高1 900 m),地形由東南到西北逐漸降低,最低點位于里美莊村(標高860 m)。
根據《太谷縣水文地質類型區(qū)劃分報告》,范圍內主要出露地層為三疊系地層,零星出露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地層。區(qū)域內含水層的巖性,主要是破碎砂巖和砂巖裂隙,斷層較為發(fā)育,地下水也相對豐富。地下水資源的補給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為大氣降水入滲、河道徑流入滲、基巖山區(qū)側向徑流?,F狀靜水位埋深50~80 m,含水層厚度40~60 m。
根據地下水補排平衡原理,結合一般山丘區(qū)地下水運動特征及表現形式,本次分析采用側向補給,計算取水水源論證范圍的地下水資源量Q,采用達西公式:
式中:K——滲透系數,m/d;
I——水力坡度;
h——含水層厚度,m;
B——剖面寬度,m。
滲透系數K,根據水源地代表性機井黃卦1號、2號,分別進行72 h抽水試驗,確定為2.40 m/d;水力坡度I根據黃卦1號、2號孔水位確定,其中黃卦1號水位標高818 m,黃卦2號水位標高829 m,兩井相距1 000 m,可得水力坡度I為0.011;含水層厚度h取水源地鉆孔地層資料平均值,確定65 m;計算剖面選擇在西北部邊界河西—回馬連接線上,長度B約為9 km。
通過上述參數計算可得:論證范圍地下水側向補給量15 444 m3/d,地下水資源量564萬m3/年。
3.2.1 開采條件分析
項目取水位置位于太谷斷裂帶砂巖裂隙水富水區(qū),斷層總的延伸方向為北東-南西向,但局部地段尚有東西向,近南北或北西-南東向。往往在兩組斷裂交匯地方,由于巖層相對較破碎,更利于地下水聚集,一般比較富水。水源地位于斷裂帶東北部,組成巖性為巨厚-中厚層狀砂巖加砂質頁巖,含水層巖性以破碎砂巖或砂巖裂隙為主,含水層厚度在41~67.3 m之間。水源地水位埋深在50~86 m之間,單井出水量50~80 m3/h,總出水量約為550 m3/h。其中:
黃卦1號井:該水源井井深194.5 m,管徑由地面直徑325 mm,通過多次變徑,底部直徑變?yōu)?15 mm;含水層總厚度約67.3 m;靜水位50 m,動水位60 m,降深10 m,單井涌水量60 m3/h。
黃卦2號井:井深308 m,管徑地面直徑325 mm,通過多次變徑,底部直徑變?yōu)?15 mm;含水層總厚度約46 m;靜水位60 m,動水位80 m,降深20 m,單井涌水量50 m3/h。
黃卦3號井:該水源井井深371 m,管徑由地面直徑325 mm,通過多次變徑底部直徑變?yōu)?15 mm;含水層總厚度約41 m;靜水位60 m,動水位80 m,降深20 m,單井涌水量60 m3/h。
里美莊井:里美莊1—5號井為80~90年代開鑿的舊井,由于年代久遠,未留存相關資料。里美莊1—6號井均位于沿山一帶,水文地質條件基本相同,且均開采基巖裂隙承壓水,因此選取里美莊6號井作典型分析。6號井水源井井深276 m,管徑由地面直徑325 mm,通過多次變徑底部直徑變?yōu)?15 mm;含水層總厚度約63 m;靜水位86 m,動水位139 m,降深53 m,單井涌水量60 m3/h。
3.2.2 可開采量分析
一般情況下,山丘區(qū)裂隙地下水富水性和開采條件較差,但由于太谷縣東南部山區(qū)特定的水文地質環(huán)境為地層構造蓄水創(chuàng)造了條件,出現了富水程度相對較高、開采條件相對較好的裂隙地下水富集地段,被選為城市備用供水水源地。此次分析采用水文比擬法、大井法進行對比運算。
(1)水文比擬法
論證應急水源地與晉中市榆次區(qū)城南水源地相鄰,開采層位均為三疊系碎屑巖裂隙地下水,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相似。城南水源地建成運行多年,降水量、地下水動態(tài)、地下水實際開采量等有關監(jiān)測資料較為全面,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可開采量等相關分析評價也較為成熟。因此,可利用城南水源地可開采系數的研究成果,采用水文比擬法計算論證范圍水源地下水可開采量,水源地可開采系數K取值0.8。上述分析已知地下水資源量564萬m3/年,計算可得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451萬m3/年。
(2)大井法
為進一步分析論證范圍地下水可開采量,利用補給模數大井法再次計算,公式:
式中:Q——地下水可開采量,m3/d;
K——滲透系數,m/d,取值1.9;
M——含水層平均厚度,m,取值55;
S——水位降深,m,取值10;
r0——大井引用半徑,m,取值1 050;
R——大井影響半徑,m,取值680;
R0——大井引用影響半徑,m,取值1 730。
經計算,論證范圍可開采量為1.31 m3/d,折算可得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478萬m3。
(3)結論
對比上述兩種方法計算結果,論證范圍可開采量相差6.0%,經核定大井法計算的開采量偏大,本次采用比擬法計算成果,即論證范圍多年平均可開采量取451萬m3/年,平均每日可開采量1.236萬m3/d。太谷縣縣城備用期供水量0.97萬m3/d,黃卦、里美莊村現狀用水量經調查統(tǒng)計為0.082 5 m3/d,水源地可開采量能滿足備用期兩地供水總量需求。
3.3.1 地下水質量分類
本次分析對里美莊村和黃卦村8月、9月地下水水質進行評價,取樣時間分別為2019年8月7日和9月5日,監(jiān)測項目為pH、總硬度、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氟化物、鎘、耗氧量、氯化物、總大腸菌群、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共計25項。
評價方法采用單項指標法,參加評價的各單項監(jiān)測指標分別進行類別分析確定,最終總體類別取單項的最大類別。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2次取樣的各項監(jiān)測結果均符合Ⅲ類水標準,綜合評價為地下水質量Ⅲ類水。
3.3.2 生活飲用水水質評價
生活飲用水水質采用單項指標法,按照《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06)對地下水樣品中各監(jiān)測數據分別進行評價。評價項目主要選取與人體健康有關的感官性狀指標、一般化學指標、理化指標、毒理學指標、細菌指標及放射性指標。對所取水樣分析確定,水樣清澈無異味,各要素評價指標均不超標,滿足生活飲用水標準。
論證范圍裂隙水在三疊系二馬營組地層出露區(qū),接受大氣降水入滲補給,經淺部、地塹以下深部、至水源地的逐級滲流運動過程,在時間上把不連續(xù)的降水調整成了連續(xù)的地下徑流,保證了水源地地下水含水系統(tǒng)的長年流泄,裂隙水取水一般情況受降水因素影響較小,取水量也未擠占河道生態(tài)基流。
根據論證范圍內9眼水源井現有水井資料及開采條件分析,應急水源井供水能力為550 m3/h(即1.32萬m3/d),論證范圍可開采量1.236萬m3/d,現狀供黃卦和里美莊用水0.082 5 m3/d。已核定備用供水量0.97萬m3/d即可保障縣城居民基本生活需水量,從開采條件和出水量分析,供水量是有保證的。水質化驗結果符合國家Ⅲ類水,滿足生活飲用水標準,水質符合要求。
綜上分析,水源地裂隙水富水程度相對較高,開采條件和出水量滿足要求,供水量有保證,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表明太谷縣縣城供水應急水源項目的取水水源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