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工作坊組織的“沙龍”活動是一種工作坊之間的交流活動,它不同于工作坊的主題研修和工作坊作業(yè),也不同于工作坊坊員自己提出的問題與疑惑,有著獨特的特點和組織技巧。如果中小學教師工作坊的“沙龍”組織得好,就能提升工作坊研修的質量,強化工作坊的主題研修,也能彰顯工作坊坊主的建坊能力與水平。
一、對“沙龍”的了解
“沙龍”一詞最早源于意大利語單詞"Salotto",是法語Salon一字的譯音,原指法國上層人物住宅中的豪華會客廳。從17世紀起,巴黎的名人常把客廳變成著名的社交場所。進入者,多為戲劇家、小說家、詩人、音樂家、畫家、評論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等。他們志趣相投,聚會一堂,一邊呷著飲料,欣賞典雅的音樂,抱膝長談,無拘無束。后來人們便把這種形式的聚會叫做“沙龍”,并風靡歐美各國文化界,十九世紀是它的鼎盛時期。
二、研修沙龍的特點
教學沙龍就是一群志趣相投的教師在一起進行教學交流活動,共同探討與教學相關的問題,也屬于一種非正式的研討活動,一種非官方組織的,或者屬于一種民間的教學研討活動。
研修沙龍是圍繞教學與研究某一個方面的話題而展開的討論活動,它比教學沙龍更為具體,有更強的針對性,或者說它的專業(yè)性更強,往往是一些同學科或領域的教師在一起討論,討論的話題更加專業(yè)與具體。
1.非官方活動。這種沙龍不是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電教部門組織得,而是工作坊管理團隊發(fā)起的,是非官方組織的。
2.與教學相關。沙龍話題不是憑空杜撰的,而是根據整個工作坊研修的需要,根據主題研修的實際而確立的,把研修主題、研修作業(yè)、研修沙龍都統(tǒng)一起來,集中發(fā)力。
3.不受時空限制。研修沙龍話題發(fā)布之后,隨即開展討論,沒有時間和地點的局限性,沒有突出的工學矛盾。
4.借助互聯(lián)網。研修沙龍一般在網絡平臺上,借助互聯(lián)網的力量,少見在現(xiàn)場發(fā)布話題、現(xiàn)場做出回應的,因為互聯(lián)網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交流互動沒有時間差,是瞬時的,讓討論更加快捷、直接、直白。
5.坊員平等交流。工作坊的沙龍討論,沒有領導與被領導,沒有老師與學生,是一種完全平等的對話,每個人都享有充分的話語權,沒有學術權威,沒有上下級。
6.教學靈感升華。在沙龍話題討論過程中,坊員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說的可以看,也可以邊說邊看,在討論過程中激發(fā)人的靈感,越辯越明,各有所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次數過多。有的工作坊沙龍多的十幾次,坊員疲于應付,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去回味,更談不上去與同伴深度交流。
2.過于簡單。有的沙龍就是一些“是不是”、“怎么樣”、“如何”等問題,很膚淺。
3.跟帖隨意。有的坊員刷卡跟帖的現(xiàn)象很嚴重,完成數量任務而已。有個坊的一位老師,跟帖255條,語言完全一樣,一種典型的開玩笑。
4.主題不明。坊主布置沙龍時沒有論題說明,坊員不知其用意,跟帖時偏離方向。
5.缺少互助。同伴互助不積極、不主動,有的老師跟帖后,沒有人瀏覽,更沒有人回復。
6.答非所問。坊員的回復不著邊際,與坊主提出的論題相差甚遠。
7.放任自流。有的坊主沒有參與沙龍談論中,不管不問。
8.負面情緒。有的坊員跟帖語言不嚴謹,甚至帶著負面情緒跟帖,傳遞的是一種負能量。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1.坊管理員素質沒有跟上了。坊管理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不少沒有弄清楚“沙龍話題”與“學員問題”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怎么樣發(fā)起一則的沙龍話題?沙龍話題到底要怎么展開?沙龍的探討到什么程度就達到了越辯越明的效果?
2.坊員對學習的認識不到位。由于坊員的工學矛盾比較突出,對這種工作坊的學習認識不到位,應付心理很重。
3.教育行政部門、師訓部門監(jiān)管不力。一些縣域的工作坊的監(jiān)管很松散,完全由工作坊“三人行”團隊去操作的,沒有行政部門的參與。
4.坊管理員對坊員的跟帖、回復要求不嚴格。
5.坊管理員的引領作用沒有發(fā)揮好,看不到管理員的身影。
6.坊員比較害怕原創(chuàng),習慣于復制加粘貼,搞拿來主義。
四、解決的主要方法
1.提高坊員的學習自覺性。國培是學校給我們一線老師的福利。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2.坊主、管理員督促檢查。坊管理員、指導專家要深入到沙龍討論中,對坊員的言論給予導向。
3.加大考評力度。教育行政部門、師訓部門要關心所在縣域內的工作坊的建設,定時或不定時地聽取“工作坊三人行團隊”的工作匯報,及時表揚學習優(yōu)秀坊員,通報學習不積極、跟帖隨意、刷帖的坊員,要把坊員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情況通報給坊員所在的學校。
4.坊管理員的引領。坊管理員對沙龍討論要參與,要發(fā)言,要點評,有時還要梳辮子,綜合與歸納,形成比較一致、完整、正能量的觀點。
五、研修沙龍組織的技巧
1.研修主題與研修沙龍相一致。省級初中政治工作坊A415把研修活動與研修沙龍很好地結合起來了,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2.貼近坊員的教育教學的實際。開展研修沙龍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教學的研討,也是工作坊研修的一種形式,也是為提高坊員的業(yè)務素養(yǎng)服務的,也必須與坊員的教育教學實際高度相關,坊員才會有參與的興趣與熱情。
3.對發(fā)布的沙龍論題進行詳細說明,有明確的指向。工作坊沙龍的開展,坊管理員要提供沙龍的話題,并且要對話題進行詳細的說明與解讀,給坊員展開話題討論有一個方向性,不至于很盲目,漫無邊際的討論,避免出現(xiàn)正確的廢話。話題說明也就是設定一個沙龍的界限、一個范圍。
4.同伴互助式學習。工作坊沙龍的展開,除了坊員自己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之外,也可以對別人的觀點進行討論,甚至是展開辯論,也就是一種同伴的互助互學。
5.講求沙龍的質量,講求實效。工作坊沙龍話題的選取一定要有價值,要與坊員的教學實際相關聯(lián),討論的發(fā)言有實際的效果,不能泛泛而談,有理有據。
6.時間安排盡量寬松一點。工作坊沙龍開展的時間應該從工作坊開坊到工作坊研修結束,都是沙龍的時間,給坊員充分的思考、思辯的時間。
湖南省安鄉(xiāng)縣深柳中學 ?劉業(yè)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