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暢 王博玉 司雅文 藺琳 侯俊雪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預警評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評估和預后預測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山東省泰安市兩家三甲醫(yī)院就診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呷朐汉鬁y量患者的呼吸、體溫、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并評估意識狀態(tài),進行NEWS評分。記錄患者年齡、性別、病史、入院后檢查、是否轉(zhuǎn)入ICU、轉(zhuǎn)入ICU時間、是否在1個月內(nèi)再次出血及預后情況。比較不同NEWS評分等級患者預后、再次出血和轉(zhuǎn)入ICU的情況。結果:15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資料。患者年齡23~94歲,平均55.84±14.41歲。NEWS評分0~8分,平均1.76±1.49分。低風險146例(94.19%),中風險6例(3.87%),高風險3例(1.93%)。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預后和是否轉(zhuǎn)入ICU存在統(tǒng)計學差別,是否再次出血無統(tǒng)計學差別。以死亡為結局,繪制ROC 曲線,AUC 面積為0.784。結論:早期預警評分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預后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價值。
【關鍵詞】早期預警評分;上消化出血;預后;病情評估;預測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而容易危及患者生命的情況,它是指發(fā)生再屈氏韌帶以上部位的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85%。上消化道出血的成人發(fā)生率為150/十萬,死亡率可以高達15% [1]。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治療主要是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并確定出血的部位。由于患者病情變化迅速,需要持續(xù)進行監(jiān)護和評估。因此需要建立一個臨床觀察方便、運算規(guī)則簡便的評分系統(tǒng)以幫助護士早期識別病人的潛在危險。
本研究使用NEWS評分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對其在預測預后、再出血、死亡等方面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山東省泰安市兩家三甲醫(yī)院就診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16歲;②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時有嘔血、黑便的臨床表現(xiàn)并后期經(jīng)內(nèi)鏡檢查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③臨床資料完整;④出院診斷與入院診斷一致。排除標準:①應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②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③合并肝、腎功能衰竭;④各種原因未行胃鏡檢查確診者;⑤臨床資料不全無法行分析;⑥患者自愿非醫(yī)囑出院者無法追蹤預后者。
1.2研究方法
1.2.1 NEWS 評估方法?患者入院后測量患者的呼吸、體溫、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并評估意識狀態(tài),進行NEWS評分。評估完成后,將所有項目分值相加得出總分,0分~4分為低風險,;5分~6分或單項得分為3分為中風險,≥7分為高風險。
1.2.2患者病情資料及預后追蹤記錄?記錄患者年齡、性別、病史、入院后檢查、是否轉(zhuǎn)入ICU、轉(zhuǎn)入ICU時間、是否在1個月內(nèi)再次出血及預后情況。
1.2.3統(tǒng)計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繪制應用NEWS評分系統(tǒng)分別計算每一位患者的危險分值,依據(jù)各自分值將其分為低危組(評分4分)、中危組(評分5-6分)和高危組(≥7分),比較不同分組患者在是否轉(zhuǎn)入ICU、是否再次出血、預后的差別,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患者一般資料
共收集15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資料?;颊吣挲g23~94歲,平均55.84±14.41歲。NEWS評分0~8分,平均1.76±1.49分。有高血壓病史24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6例,腦血管病6例,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5例,其他慢性疾?。ㄖ夤苎?、肺氣腫、痛風等)13例。
2.2不同NEWS評分分級患者預后、轉(zhuǎn)入ICU、再次出血比較
按照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進行分級后,比較預后、是否轉(zhuǎn)入ICU和再次出血的例數(shù),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預后和是否轉(zhuǎn)入ICU存在統(tǒng)計學差別(P<0.05),是否再次出血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 轉(zhuǎn)入ICU、再次出血、死亡的ROC曲線
以是否轉(zhuǎn)入ICU、再次出血和死亡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ROC曲線,計算AUC 面積,其中是否轉(zhuǎn)入ICU和再次出血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死亡曲線如下,AUC 為0.784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出血不易控制,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造成患者病情危急,部分患者需要轉(zhuǎn)入ICU進行治療,并可發(fā)生多次再出血或出血不止,造成患者預后不良,早期診斷以及在準確的病情評估的基礎上的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NEWS評分系統(tǒng)是一種簡易的病情及預后評估系統(tǒng),依據(jù)患者的脈搏、收縮壓、呼吸、體溫、意識進行綜合評分,將其危重度分值化,能快速對患者的危險性進行預測。NEWS評分易于操作,護士便于掌握。已有的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NEWS評分系統(tǒng)在對ICU患者、急性腦出血、急診重癥、老年重度衰弱、介入手術后等患者的病情評估和預測中具有較好的臨床使用價值。
本研究將該評分系統(tǒng)應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評價其臨床價值。結果發(fā)現(xiàn),155例上消化出血的患者中低風險的患者占大多數(shù)94.19,中風險3.87%,高風險1.93%,死亡3.87%,病情較輕,可能與本次納入的患者病因多數(shù)為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發(fā)病年齡較輕,病例收集場所為市級醫(yī)院,患者病情較輕有關。
參考文獻:
[1]裔雅萍,孫志琴,謝歡,等.早期預警評分、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危重患者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2):930-931.
[2]張永輝.探討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診重癥患者早期死亡預測中的使用價值及影響因素[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1,32(5):513-515
[3]陳歷賽,金麗芬,戴藝,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老年重度衰弱病人病情預測中的價值[J].全科護理,2021,19(5):595-598
[4]顧梅;王雪梅;曹茜;孫云珍;王增龍.介入手術患者術中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分布特征及其臨床應用價值[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1,30(1):84-87
[5]劉家驥;王小嬌.校正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對心肺復蘇急救效果的影響[J]. 中國臨床研究,2020,12:1737-1739
[6]王力鵬,陳軍,羅穆玲,黃浦洋,黎秀文.MEWS 評分、APACHEⅡ評分及SOFA 評分對急診重癥患者死亡風險的評價[J].廣東醫(yī)學,2018,39(06):893-896.
通訊作者:李蕾,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碩士
山東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編號:S20191043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