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宜
林業(yè)資源不僅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維護生態(tài)平衡、凈化空氣、預防風沙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林業(yè)生產的經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有必要對林業(yè)生產中的造林與撫育技術進行討論分析,這對于推動我國林業(yè)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林業(yè)生產造林技術分析
1、合理整地,科學選種
首先應對目標林地的雜草、灌木叢清理干凈,可以先借助機械設備,做好林地雜草、灌木的清除,然后再采用人工撿拾方式做進一步的細化清理,要將清除的雜草集中運出并進行焚燒處理。如果造林面積比較廣,灌木、雜草較為繁茂,人工機械清理相對困難,可以先進行化學藥劑噴施殺死林地雜草灌木,更有助于后續(xù)的統(tǒng)一清理。在清理干凈林地后,可結合不同地勢選擇不同的整地方式。針對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勢,可采取全面整地的方式,直接進行林地翻墾。如果林地處于山區(qū)丘陵地段,地勢起伏不定,可采取局部整地方式,具體還可以結合地勢的走向,選擇帶狀或塊狀整地方式。另一方面,造林樹種的選擇將直接關系到后續(xù)的苗木成活率,應選擇抗逆性強、易成活、種源充足的樹種,比如油茶、核桃等,也可以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的經濟樹種進行種植。
2、做好林木栽植,有效提升成活率
種植時,應選雨后或者陰天進行,如果栽植的是容器苗,應注意撕破包裹根系塑料袋,并控制好苗木栽植的深度,通常較普通栽植深度深6cm左右。在栽植好林木后,為避免對大風吹倒,可以為林木做一個簡單的輔助支架法,為提高支護效果,要根據(jù)東南西北方向選擇四點支護方式。為避免支架擦傷樹皮,可以在支架表面纏繞一些草繩,同時注意保持不同點支架高度的一致性,更有助于支架的穩(wěn)固性提升。在完成栽植后,應及時澆定根水,并做好后續(xù)撫育管理,有效提升苗木成功率。
若是裸根栽植苗木,在進行苗木運輸時,應注意做好對其根系的保護,在運輸前提前規(guī)劃好路線,避免過度顛簸損傷苗木根系,宜選擇在完善進行苗木運輸,能夠避免陽光直射。如果需要在白天進行苗木運輸,做好遮蓋的處理,在運輸前,需要在根部灑一些水,保持根系濕潤。在苗木運輸至目的地后,需要及時進行栽植,不留隔夜苗,在種植時,應注意進行提苗,防止出現(xiàn)窩根問題。為保證苗木有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可以采用泥漿浸根的方式,泥漿之中應摻加一些食鹽、草木灰、尿素等營養(yǎng)物質,有助于苗木更好的適應新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苗木成活率,及時澆灌定根水,待水完全滲入穴內后將種植穴覆土填滿壓實,以防土壤中水分蒸發(fā)。
二、林業(yè)生產撫育技術措施探討
1、做好苗木的遮陰處理
夏季氣溫高,光照度強,很容易影響幼樹生長,做好遮陰能夠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實際進行遮陰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苗木的生長習性、植物種類等因素,同時結合當前苗木的長勢,做好遮陰程度的合理選擇。注意,遮陰的目的不是讓苗木得不到絲毫的光照,嚴禁選擇遮陽傘或其他一些遮陰材料,可以選擇在林地中搭設支架,然后在支架上覆蓋遮陰網(wǎng),從而能夠起到遮陰的效果,降低樹冠溫度,還能夠確保苗木能夠正常機械能光合作用,減少水分蒸發(fā),使得苗木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2、及時進行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能夠避免苗木與雜草出現(xiàn)養(yǎng)分競爭,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更有助于苗木營養(yǎng)吸收??蛇x擇在每年4至5月份對苗木進行一次除草松土工作,在將苗木周圍雜草清理干凈后,再進行松土,松土深度控制在10至12cm,在次年7至8月份再一次全面的除草松土,從而不斷的壓縮林木害蟲的生長繁殖空間,防止其在雜草中產卵,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概率。還有助于根系營養(yǎng)吸收,使林木生長更加旺盛。
3、加強肥水管理
在施肥過程中,每株苗木可以施200g磷酸二氫鉀、2kg農家肥。同時還應采取一些有效的林木施肥方法,比如在實際施肥時,可在林木生長的上坡,開挖一條弧形溝,溝長 35至45cm,寬 15至25cm,深 25至35cm,弧形溝距離樹干60至75cm,在完成弧形溝開挖后,將肥料倒入溝并立即做好覆土處理。在實際進行灌水時,可選擇在每年天氣比較炎熱的7~8月份,在天氣較為干旱的情況下還應注意適當增加澆水頻率,通常每隔20d需要交一次水,結合實際天氣情況及降水量而定,確保苗木健康平穩(wěn)生長。
4、做好林木透光間接伐工作
林木在進入郁閉期兩至三年的時間后,在不同的林木間,彼此的生長強弱便開始逐漸顯現(xiàn)出來,從而會出現(xiàn)“壓木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會對林木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需要采取撫育透光間伐方法平衡不同林木的生長,使得整體林木生長更加協(xié)調,有助于提升整體造林經濟效益。在具體實施撫育間伐過程中,主要目標是間伐林木的下層,應注意要砍小留大,砍彎留直,砍密留疏,將林間的枯死木、病腐木等及時的清除,從而能夠避免蟲卵寄生以及各種林木細菌、病毒的傳播,砍伐下的樹枝需要集中運出作焚毀處理。應注意保留健康通直的林木能夠有效緩解壓木現(xiàn)象,提升林木生長的透光性。在具體進行透光間伐的過程中,應注意控制好郁閉度,一般在0.6至0.7之間。在完成第一次間伐后,如果在四至六年之后仍出現(xiàn)壓木的現(xiàn)象,則需要進行二次透光間伐,本次撫育間伐的目標是培育好中徑木材。其中對于輪伐期14年以上的林木而言應注意保留數(shù)量在1100至1500株/hm2,而對于輪伐期14年以下的林木應保留株數(shù)在750至1900株/hm2,更有助于林業(yè)生產效益提升。
綜上所述,在林業(yè)生產過程中,造林與撫育是兩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實際造林過程中,需要做好林地的整理,并結合不同的苗木,實施針對性的栽植方法。在完成造林后,后續(xù)的撫育管理也非常重要,需要加強肥水管理,做好雜草的清除,在早期還需要進行遮陰,后期則需要進行透光間伐,從而使得林木生長長勢更加旺盛,有效提升林業(yè)生產的經濟效益水平。
(作者單位:414100湖南省岳陽縣林業(yè)局麻塘林業(yè)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