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斌 侯昀
摘 要:北歐的當代藝術畫壇中,拉斯·艾琳游走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其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藝術風格受到全世界當代藝術家的廣泛關注,他讓挪威的油畫藝術成為當代藝術領域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文章對拉斯·艾琳游走在具象與抽象藝術之間模糊地帶的夢境藝術進行一定的分析與理論研究,并通過其作品的色調、材料技法的運用、繪畫藝術主題的神秘性去分析拉斯·艾琳現(xiàn)實與夢境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以及在拉斯·艾琳藝術感染下所得到的藝術感悟。
關鍵詞:拉斯·艾琳;具象;抽象;現(xiàn)實;夢境
挪威當代油畫藝術家拉斯·艾琳的一系列作品,深刻地表現(xiàn)出北歐幻境藝術中的真實生活與故事,描繪出一種具象與抽象藝術之間的夢境般的畫面。他的作品有別于格哈德·里希特夢境視覺題材的繪畫藝術作品,與其他傳統(tǒng)的繪畫作品相比,拉斯·艾琳的藝術風格更多偏向于抽象表現(xiàn)主義。拉斯·艾琳的繪畫作品似乎是對傳統(tǒng)的具象寫實繪畫的一種超越,但似乎又是對自我內在意識的一種真實的反映。拉斯·艾琳的繪畫和作品多以灰色等冷色調為主要基調,仿佛身處神秘的夜景和夢境之中。當我們凝視拉斯·艾琳的繪畫作品時,會產生一種極為虛幻的夢境視覺體驗。
一、拉斯·艾琳生平
拉斯·艾琳1966年7月出生于挪威的特隆赫姆,1988年至1992年在挪威的卑爾根國立藝術院學習。截至2009年,拉斯·艾琳三次在紐約的尼古拉斯·魯濱遜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同年,拉斯·艾琳在挪威的奧斯陸藝術家協(xié)會舉辦個人畫展。2010年4月,他又在挪威的布朗茲楚畫廊舉辦了題為“戲劇”的個人畫展。他那充滿詩意、生機盎然的藝術作品和一種日益完善的當代藝術生活表現(xiàn)形式,成功地吸引和打動了來自世界各地觀眾。他的一系列作品,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了北歐幻境藝術中的真實生活和故事,開創(chuàng)了藝術新觀念和創(chuàng)作新方法,創(chuàng)作出一種介于具象與抽象藝術之間的夢境般的畫面。他這種游走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神秘藝術使挪威的油畫藝術成為當代藝術領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二、具象繪畫與抽象繪畫
簡單地說,具象繪畫就是客觀地表現(xiàn)所描繪的對象,使畫面達到形似。而抽象繪畫與具象繪畫恰好相反,抽象繪畫主要是為了擺脫模仿自然的繪畫習慣,打破傳統(tǒng)繪畫一味模仿自然的觀念,主張充分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情緒與思想。而恰巧,拉斯·艾琳的藝術游走在具象與抽象之間一個敏感的灰色地帶。他的繪畫作品使人產生一種身處夢境之中的視覺體驗,作品中所描繪的人物以及場景仿佛籠罩在神秘的幻象之中,使觀者面對這種非具象和非抽象的作品時充滿無限的遐想。
三、拉斯·艾琳繪畫藝術分析
(一)創(chuàng)作思路及亦真亦幻的視覺效果
拉斯·艾琳作品中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各種創(chuàng)新藝術表現(xiàn)方法和創(chuàng)作技巧,并且引發(fā)觀者對幻境與現(xiàn)實生活繪畫藝術表達的深入研究和對當代繪畫藝術在未來的可能性的探索和思考。繪畫藝術作品是藝術家與觀眾之間溝通的橋梁,拉斯·艾琳的藝術作品充分地表達和詮釋了他的藝術風格與當代藝術繪畫創(chuàng)作的思路。同時拉斯·艾琳還是一位著名的劇作家,他的很多藝術作品都與他劇作中的真實故事以及人物生活狀態(tài)、主題有關。這些都使得他的繪畫風格游走在具象與抽象、現(xiàn)實與夢境之間,這些作品的題目以及內容明顯帶有一種當代文學的藝術暗示和文學隱喻。
他的作品并非通過惟妙惟肖的寫實主義手法表現(xiàn)幻境主題。從作品《Vet noen at du er her》中清晰地看到作者獨辟蹊徑,選擇了一種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間的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了仿佛夢境中的場景,畫面隱隱約約,似有非有,這恰恰是夢境的真實寫照。每當我們回憶起夢中的細枝末節(jié),腦海中閃現(xiàn)的景象像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這亦真亦幻的畫面中,拉斯·艾琳給觀眾帶來了一幕幕真實的幻境視覺體驗,正是這前所未有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構成了拉斯·艾琳獨具特色的繪畫風格。
在他的一幅題為《visning》的藝術作品中,冷灰色調的運用使畫面產生一種神秘的幻境視覺效果。一位姑娘俯身側立在畫面的左側,仿佛在眺望遠處的人群,看似家人,又似陌生人。由于他們距離較遠,很難一眼看清遠處這群人的長相,觀者對他們長相的好奇心變成一種隱隱的畏怯,分不清作品中描繪的人物和場景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二)材料技法的運用
拉斯·艾琳的繪畫通常喜歡利用坦培拉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這也成為他繪畫的主要特點和標志,正是這種神秘性的材料技法使得拉斯·艾琳的作畫技巧豐富多變,有利于他在創(chuàng)作中為畫面主體制造各種干濕、厚薄、濃淡、真實與虛幻的色彩效果。
同時,刮刀也是拉斯·艾琳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工具,無論模糊的夢幻效果還是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都可以通過油畫刮刀的運用得以實現(xiàn)。有些油畫作品在使用刮刀和油畫筆獲得一定效果之后,還會大膽地使用扇形筆在整個畫面刷掃出半透明、似有非有的視覺效果。和大多數(shù)當代藝術家廣泛利用綜合材料的新媒介創(chuàng)作和藝術展示有所不同,拉斯·艾琳一直忠于架上繪畫并將其作為他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和最終目標。
(三)真實與幻境神秘感的形成
拉斯·艾琳曾經大膽地嘗試“自動書寫”的繪畫創(chuàng)作方式,這一方法是指,在開始作畫之前,創(chuàng)作者的頭腦中并沒有形成任何自己想要的畫面呈現(xiàn)效果,只是跟隨自己手的動作和感覺自由描繪,形成初步的素描稿之后,在已經完成的圖稿中發(fā)現(xiàn)并找出具有靈感的繪畫主題。安德烈·布勒東,法國現(xiàn)實主義詩人,曾經在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嘗試“自動書寫”。他在一篇法國超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宣言中提出,當一個人即將入睡的時候,視覺仍然處于一種半睡半醒的隨時間變化的情形中。這種潛意識體驗在效果上不同于做夢,因為大腦處于半清醒狀態(tài),這種潛意識狀態(tài)的刺激使人們甚至可以在腦海的記憶中輕而易舉地快速尋找和認識到某種潛意識和情緒的根源。這是源自生活和心理學兩個領域的、介于現(xiàn)實與夢境之間的一種視覺感受,這種視覺刺激也存在于拉斯·艾琳的許多繪畫作品中,這種轉瞬即逝的視覺感受與拉斯·艾琳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虛幻世界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四、解析拉斯·艾琳繪畫藝術所得的啟示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長期受到蘇聯(lián)具象主義美術教育思想體系的影響,寫實主義繪畫對我國美術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這種長期積累形成的具象主義思維已經成為定式,嚴重地制約了我國多元化創(chuàng)作和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反觀拉斯·艾琳的作品,根植于自身文化環(huán)境的多元化探索方式和不斷超越自我的創(chuàng)新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現(xiàn)今我們正處在一個高科技引領下的人類社會快速進步和發(fā)展的階段,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生活、社會環(huán)境的巨大改變和意識形態(tài)的巨大轉變,身處其中的當代藝術家們更應以全新的藝術視角和開放的藝術態(tài)度去觀察和探尋新時代文化環(huán)境下的新藝術題材和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人工智能、人造光源以及三維全息投影等新技術和出現(xiàn)推動當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可能性。解析拉斯·艾琳繪畫藝術同時也幫助筆者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開拓創(chuàng)新,找尋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向。
參考文獻:
[1]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
[2]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周至禹.當代藝術的好與壞[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9.
[4]鄭岱.油畫藝術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裴文斌,寧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侯昀,寧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