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攸
我裹著拉普蘭地區(qū)傳統(tǒng)的紅方格羊毛毯子倚在沙發(fā)上,和煦的陽光透過后院樹木葉片間的縫隙,緩緩地流入房間里,攜著些許暖和的氣息。小貓Mio懶洋洋地蜷縮在我的腳邊打著呼嚕,享受著難得的陽光。這是在位于芬蘭北部,北緯66.7度索丹屈萊的一個慵懶而愜意的午后。
●靜祥和的國度
逐漸步入晚秋時節(jié),位于極圈以內的拉普蘭地區(qū)即將迎來長達兩個月的極夜,現(xiàn)在還沐浴在溫暖陽光中的索丹屈萊小鎮(zhèn)很快就要陷入長久冰冷的黑暗之中。在極夜的日子里,除了中午略有朦朧的光亮,其他時間即便是白天也需要開燈才能進行正常的作息活動。只見灰蒙蒙的天空籠罩著仿佛在沉睡的小鎮(zhèn),一幢幢有著磚紅色屋檐和米白色外墻的房子錯落有致,在空曠的街道兩旁安靜地佇立。行人寥寥,車聲散漫,芬蘭的冬季涂抹出獨屬于北歐安謐的色彩。
我很愛黑夜,拉普蘭地區(qū)的人們更是喜愛?!昂谝棺屛覀兂领o,讓我們思考,讓我們聆聽靈魂的真諦?!睂W校里的老師在向我們解釋極夜現(xiàn)象時,認真地說道。
除了極晝、極夜,極光也是芬蘭既特殊又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大約從十月開始就陸續(xù)出現(xiàn),冬季更為常見。在完全黑暗、遠離光源的田野上空,極光更容易被人們“捕捉”。第一次看到極光時,我激動得上躥下跳,和一旁安靜微笑著欣賞的朋友們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光從開始的在黑暗中涌動的暗綠色光芒,到后來綺麗無比、變幻莫測的耀眼的彩色光束,再到扭曲折皺的暗淡銀色光斑,最后逐漸隱于黑暗,僅僅持續(xù)幾十秒,如節(jié)日的焰火般短暫又絢爛。文字在描寫極光時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只有真正站在浩瀚的黑夜穹頂之下,抬頭望著如色彩斑斕的火焰在云層之間熊熊燃燒一般時,才能體會到大自然無言的力量。
在漫天飛雪、長達六個月的冬季,各種冬季運動在芬蘭格外受歡迎。除了專業(yè)單板、雙板滑雪運動,愛刺激的同學還可以嘗試時速60公里的冰上滑浪風帆項目;想體驗雪地樂趣的同學可以乘坐狗拉雪橇、雪地車以及體驗冰釣等休閑項目。芬蘭人似乎真正做到了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冰冷和黑暗中探尋內心的光亮。
●獨特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和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蒂尼亞灣,擁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以“千湖之國”著稱,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在極圈以內。嚴峻的氣候條件,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使芬蘭人形成了極有民族特色的性格和文化。
芬蘭人性格含蓄而友善,為人處事較為內斂,習慣和不熟悉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注重個人的隱私和空間。但擁有一個芬蘭朋友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他們不喜歡表面上過度浮夸的友誼,而是更注重與對方在思想上的深度交流,尋找彼此的契合點,愿意聆聽你最真實的想法,并愿意成為你一輩子的摯友。
赫爾辛基、圖爾庫、奧盧等都是芬蘭的主要城市。作為芬蘭首都的赫爾辛基,在展現(xiàn)國際化大都市繁華魅力的同時,兼顧著歐洲古城特有的浪漫情調。在大海旁的它,無論是夏日的碧海藍天,還是冬日的流冰遍浮,總是潔凈美麗,洋溢著活力。在芬蘭首都總統(tǒng)府門前,有一座名為“波羅的海的女兒”的銅像,建于1906年,在它建成后的第九年,芬蘭獲得了獨立。因此它象征著芬蘭的新生,受到芬蘭人們的尊敬和喜愛。每年5月1日的戴帽節(jié),芬蘭的學生們都會在銅像旁舉行隆重的戴帽節(jié)狂歡活動,是不可錯過的芬蘭傳統(tǒng)節(jié)日。
奧盧著名的集市廣場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陽光燦爛的午后,沿著波光粼粼的奧盧河愜意地逛下去,兩旁集市上兜售著用麋鹿角做的風鈴,用魚皮做的耳環(huán),以及各種各樣精致的木制首飾,讓我目不暇接,連連贊嘆拉普蘭地區(qū)人們精湛的手藝。閉上眼睛感受輕柔的微風拂過臉頰,耳邊隱隱約約傳來頗有舊時鄉(xiāng)村風味的叫賣聲,奧盧將古老浪漫的集市風情詮釋得淋漓盡致。
提起芬蘭著名的食品,自然少不了馴鹿肉和熏鮭魚了。新鮮的馴鹿肉在處理后切成小塊煮熟,配上奶油、土豆泥和野莓果醬,便成了當?shù)刈罹咛厣囊拔恫穗取Qq魚一般有冷熏和熱熏兩種烹飪方式,個人覺得熱熏可能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熏完后佐以雞油菌醬汁、土豆泥和一點點黃油,鮮香味呼之欲出,吃著唇齒留香。黑麥面包也是芬蘭人喜愛的一種食品,在街上的早餐店和學校食堂的午餐中都會提供,一般抹上黃油,夾上芝士、火腿或者雞蛋食用,口感堅硬粗糙,還有股淡淡的酸味,是極受芬蘭人推崇的健康食品。不過我個人不太吃得習慣。
●芬蘭的教育模式
1.平等的教育理念
平等是芬蘭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教育的目的地,其教育理念和特色是平等對待和珍視每一位學生,不排名也不提倡“精英教育”,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視作與學習成績同等重要。芬蘭的教育政策旨在為全體公民提供平等的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而不受其年齡、居所、經濟狀況、性別或母語的限制。
2.學制和學費
芬蘭的大學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現(xiàn)有公立大學15所,其中綜合性大學10所,理工類大學2所,藝術類大學3所。芬蘭的官方語言是芬蘭語和瑞典語,除了一些國際交流項目,許多高校在本科階段不開設英語授課的項目。
過去芬蘭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免收學費的,但現(xiàn)在一些高校對來自非歐盟的留學生收取一定的學費,具體可上各大高校的官網查詢。留學生一年的生活費大約為6萬元人民幣(在赫爾辛基的生活費一年大約為8萬元人民幣)。
芬蘭的本科需要就讀三至四年,碩士需要二至五年,博士需要三至四年。大部分高校以修學分為主,學生修完120個學分后可獲得學士學位,除向政府貸款的學生有修習年限外,一般的學生無修習時間的限制,不過大多學生一般只需三年多即可修完學士學位。
3.院校速覽
根據(jù)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表,在芬蘭國內排名較前的院校有赫爾辛基大學、阿爾托大學和圖爾庫大學等,排名分別為第110名、第140名、第285名。其中赫爾辛基大學是位于芬蘭首都的一所世界百強名校,也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的成員,創(chuàng)建于1640年,是芬蘭第一所大學及最高學府。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藏書、一流的設備、齊備的專業(yè)以及杰出的成就聞名于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