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拓跋鼠從作文城回來了,大毛、胖凱在第一時間來到了拓跋鼠家。一周不見,如隔三秋,三個小伙伴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
“拖把,我們學校下一周召開運動會,你知道不?”大毛坐在炕沿上,蹺著二郎腿,神氣地說,“我跟胖凱都參加了紅隊,你也參加紅隊吧,紅隊一定會贏的。”
“去,跟你倆一個隊,保不準半路上就把我給賣了,我還是參加藍隊吧。”拓跋鼠就喜歡跟大毛唱反調(diào)。
“談?wù)聝海務(wù)聝??!迸謩P拍了拍炕沿,一板一眼地說道,“除了比賽,老師還布置了一個任務(wù)——認真觀察一個比賽的同學。聽說,還要寫作文評獎呢?!?/p>
“觀察比賽的同學,當然要對同學的動作進行細致的描寫。”拓跋鼠擰起眉頭,仔細地想了一會兒,說,“走,找Q博士問問去?!?/p>
他們?nèi)嘶ハ嗬?,又跑又跳,來到了房子后面的一堆柴草旁。拓跋鼠拿出魔方鏡,閉上眼睛,“嗎哩嗎哩”地念了起來,伴隨著一道紅光,Q博士出現(xiàn)了。
明白三人的來意后,Q博士說:“寫作文時,如果我們對人物的一舉一動進行細致的描寫,那么,所寫的人物就會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那么,如何寫好人物的動作呢?可巧用慢鏡頭,也就是把一個大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小動作來寫,細細地描述?!闭f到這,Q博士虛空一指,他們面前出現(xiàn)了一段文字——
大雨過后,外面涼爽了。何爺爺拿著馬扎想到樓前廣場去乘涼,由于路滑,他不小心跌倒了,馬扎摔在了一邊。他艱難地挪動著身體,想站起來。這時,陳老師買菜回來看見了,走到何爺爺身邊,扶起了他。
這個片段中的最后一句話,陳老師“扶起了他”這一過程就可以寫得具體些。請看:
陳老師從超市里買菜回來,正好看到了這一幕。他三步并作兩步跑到了何爺爺身旁,把蔬菜一扔,慢慢兒扶起了何爺爺,而后輕輕地拭去了何爺爺身上的幾塊泥巴。
再次,還可以給動作“加上表情”,“配上聲音”,把動作、神態(tài)、語言結(jié)合起來寫。如上述片段,繼續(xù)修改為:
陳老師從超市里買菜回來,正好看到了這一幕。他驚叫一聲:“不好!”三步并作兩步跑到了何爺爺身旁,把蔬菜一扔,慢慢兒扶起了何爺爺。而后關(guān)切地問:“老爺爺,您身上痛不痛???傷著沒有?”說著話的同時,他輕輕地拭去了何爺爺身上的幾塊泥巴。
看到這里,三個小伙伴默默地點了點頭。待他們回過神來,Q博士早已轉(zhuǎn)了一個圈,遠去了。
(4~5版由崔為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