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鋒 阮永欽 李 樺
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廣東陽江 529500
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兒科常見病,引起感染的原因很多,如衣原體、支原體、病毒、真菌、細菌等,一種病原體可具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同一種臨床表現(xiàn)又可由多種病原體所致[1]。及早查明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對于提高治療方案的有效性、準確性、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孔京慧等[2]研究中,認為呼吸道九聯(lián)檢應(yīng)用于兒童呼吸道感染疾病診斷中,可有效檢出不同病原體,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本研究納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兒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500例、同期門診體檢的健康兒童150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兒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500例作為實驗組,以及同期門診體檢的健康兒童1500例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男820例,女680例;年齡2~12歲,平均(7.1±1.5)歲;病程 1~ 6d,平均(3.52±1.14)d;體 重 4.5~ 38.5kg,平 均(21.65±3.59)kg。 對照組男840例,女660例;年齡3~11歲,平均(7.05±1.44)歲;病程 2~ 5d,平均(3.55±1.11)d;體重 4.9 ~ 38.2kg,平均(24.71±3.66)kg。
本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均無口服抗菌藥物史;(2)無器質(zhì)性病變;(3)家屬已簽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書;(4)病情以及生命體征均穩(wěn)定。排除標準:(1)存在重大感染疾病者;(2)合并嚴重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者;(3)腎、肝、心等臟器功能不全者;(4)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5)未開展研究前1個月進行抗菌治療者。
采集標本:抽取所有患兒3mL靜脈血,以3000r/min速率離心5min后,分離血清,當天完成檢測,一切操作謹遵相關(guān)說明書進行。試劑、儀器:三目熒光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集團,OLYMPUS CX-22),試劑由西班牙比爾塞有限公司VIRCELL,S.L.生產(chǎn)。
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取25μL血清,采用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以1∶1的比例進行稀釋。取30μL稀釋后的血清,加入吸附劑150μL中,充分混勻,而后進行離心處理,速率為12000r/min,離心時間為10min,將沉淀物質(zhì)除去。在載玻片上每個孔加入吸附劑15μL對處理過的血清進行陽性、陰性對照。將載玻片置入濕盒中,溫育90min,溫度為37℃。采用PBS緩沖液對載玻片漂洗10min后,采用蒸餾水漂洗。自然晾干載玻片之后,每個孔中加入熒光素結(jié)合物15μL,置入濕盒中,溫育30min,溫度為37℃。每個孔中加入封閉介質(zhì)1滴,蓋上蓋玻片,采用三目熒光顯微鏡在400倍鏡下觀察。
陽性對照:PIVS、RSV、IFB、IFA以及ADV對陽性血清1%~15%細胞的細胞膜、細胞漿、細胞核出現(xiàn)蘋果熒光綠色。COX、CP以及LP中所有的細菌會呈現(xiàn)出蘋果綠色熒光。MP對陽性血清在細胞外圍則呈現(xiàn)出蘋果綠色熒光[3]。陰性對照:COX、CP以及 LP無熒光,PIVS、RSV、IFB、IFA、ADV、MP細胞呈紅色[4]。
采用SPSS26.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實驗組檢出780例病原體陽性,對照組檢出62例病原體陽性。實驗組病原體陽性檢出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91.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原體陽性率比較[n(%)]
實驗組780例陽性標本中,550例感染,占70.51%(550/780)。 其 中 380例 單 一 感 染,占69.09%(380/550);170例混合感染,占 30.91%(170/550)。MP單一感染率以及混合感染率均高于其他病原體(PIVS、IFB、IFA、RSV、ADV、CP、COX、LP),P< 0.05(單一感染率,χ2=112.6393、142.5958、142.5958、86.6400、112.6393、112.6393、、112.6393、112.6393,P均 < 0.05。 混 合 感 染 率,χ2=58.8642、58.8642、58.8642、37.7778、58.8642、37.7778、58.8642、58.8642,P均< 0.05)。見表 2。
表2 病原體單一感染與混合感染檢出情況比較[n(%)]
實驗組780例陽性標本中,女380例,占 48.72%(380/780), 男 400例, 占 51.28%(400/780),男女性別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1.1026,P=0.7488 > 0.05)。
兒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容易受到各種病原體的侵襲,進而引發(fā)呼吸道感染,具體包括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等[5-6]。呼吸道感染中非典型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癥狀不典型,極易造成誤診,明顯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7]。據(jù)調(diào)查顯示,將近90%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為病毒感染[8]。兒童呼吸道感染中的非典型病原體包括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嗜肺軍團菌等[9-10]。對于不明原因發(fā)熱一周以上、喘息、反復(fù)咳嗽的患者,往往無法確定病原體,導(dǎo)致濫用抗生素,明顯增加了交叉感染率[11]。目前,我國對于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學(xué)的研究相對較少,在臨床癥狀方面小兒肺炎患者病情輕重不一,因此加強對兒童呼吸大感染患者病原體檢查極為重要。
本研究九項呼吸道病原體檢測均為IgM,因為兒童呼吸道感染患者首先出現(xiàn)的抗體為IgM抗體[12]。病毒感染一般在發(fā)病1周后出現(xiàn),發(fā)病7~14d內(nèi)會達到高峰,因此IgM抗體可作為近期感染的有效標志物[13]。本研究示,實驗組病原體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MP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病原體(P<0.05)。MP單一感染感染率以及混合感染率均高于其他病原體(P<0.05)。本研究結(jié)果與王生清等[14]研究結(jié)果接近。提示兒童呼吸道感染中以MP-IgM病原體為主。機體在感染MPIgM之后,正常的免疫功能會發(fā)生紊亂,出現(xiàn)延遲型變態(tài)反應(yīng),導(dǎo)致機體受損,增加其他病原體侵入幾率。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病毒也是引發(fā)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IFA以及IFB往往會造成局部兒童呼吸道感染暴發(fā),因此加強對兒童呼吸道感染患者IFA以及IFB等病原體監(jiān)測極為重要。對于兒童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呼吸道九聯(lián)檢試劑檢測IgM抗體,只需要一份血液標本,即可檢測患者血清中PIVS-IgM、IFB-IgM、IFA-IgM、RSV-IgM、ADVIgM、CP-IgM、COX-IgM、MP-IgM、LP-IgM等病原體,具有檢測迅速、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在盡快確定致病因子,為臨床醫(yī)師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15]。
綜上所述,對兒童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呼吸道九聯(lián)檢試劑進行病原體檢測,可有效避免臨床濫用抗菌藥物,值得在基層醫(yī)院大力推廣,給更多兒童呼吸道感染患者帶來福音,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