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麗 鄭麗千
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yī)院婦科內分泌,廣東中山 528403
現(xiàn)階段,隨著我國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加,作為世界人口大國,流產率始終居高。為有效降低我國人工流產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流產后關愛的相關咨詢,提高女性生殖健康保護意識和健康水平[1]。深入落實人工流產后關愛(post-abortion care,PAC),為廣大女性提供良好的咨詢服務,根據(jù)該科室手術的女性患者流產前后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案例統(tǒng)計和劃分,按照相關研究結果,采取相應的PAC干預措施。在本研究當中,患者在避孕知識、術后立即避孕措施落實以及半年內重復流產率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 月~2019年3月未婚未育女性人工流產后患者200例,按術后落實的不同避孕方式進行分組,每組100例,其中非長效避孕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避孕措施,平均年齡(28.1±3.0)歲;無流產史26例,流產1次48例,流產≥2次26例;長效避孕組(觀察組)采用PAC專業(yè)指導,平均年齡(27.3±1.1)歲;無流產史29例,流產1次50例,流產≥2次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自愿參加此項研究的未婚未育患者,按要求接受隨訪;年齡18~40歲,且兩年內無生育計劃;平素月經正常,周期3~10d/25~30d;此次妊娠<10周;無口服避孕藥及上環(huán)禁忌癥(依從藥品說明書禁忌證排查)。排除標準:兩年內有生育要求;宮腔感染、宮腔畸形患者;既往節(jié)育器嵌頓患者;口服避孕藥及節(jié)育器說明書列明的禁忌癥患者。
在本次小組試驗比較的過程當中,對照組100例,非長效避孕落實組,給予相應的PAC專業(yè)咨詢指導,在人工流產術后自愿選擇復方口服避孕藥作為避孕方式的女性。觀察組100例,給予相應的PAC專業(yè)咨詢指導,自愿選擇立即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在兩個試驗小組共同接受干預后,根據(jù)所得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比較,從女性對避孕知識掌握的具體情況、在接受流產手術后避孕措施的落實情況、半年內重復非意愿妊娠情況幾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觀察組行PAC指導干預且術后同時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其具體方法包括以下項目。(1)在常規(guī)方法指導基礎上,采取PAC指導干預方法來進行一對一的詳細咨詢,為患者提供人工流產的相關流程信息和女性生殖的具體內容,增強患者對于人工流產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患者對自身生殖健康以及生殖功能的健康知識教育,為患者提供詳細的手術內容以及術后護理的內容指導[2]。使患者能夠明白作為避孕不成功所需要采取的補救手段為人工流產,而人工流產同時也包括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兩種醫(yī)療形式[3]。目前,人工流產并不是完全不具有風險的,由于各個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不同,采取人工流產時所面臨的并發(fā)癥威脅也不同,而常見的人工流產并發(fā)癥現(xiàn)象包括在手術過程當中大量出血、人工流產綜合征以及術后護理不當產生感染等[4]。這類并發(fā)癥類型屬于近期,而遠期并發(fā)癥類型包括不孕不育、早產以及胎盤異常等情況,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PAC指導干預將會有效幫助患者提高避孕意識,能夠及時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采取更加正確科學的指導方法,使患者能夠采取高效的避孕方法,降低意外懷孕的風險。(2)根據(jù)PAC指導要求,在患者進行人工流產前將會進行手術的相關知識安全教育,使患者能夠充分了解人工流產的危害以及手術后所需采取的相關護理措施,使患者能夠配合手術有效進行。(3)為患者提供術后避孕方式指導,使患者能夠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避孕方法,從而提高避孕的效率,降低意外懷孕的風險。(4)在患者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充分了解患者術后的具體恢復情況和身體狀態(tài),增強患者護理質量,提高患者避孕意識[5]。在常規(guī)PAC 模式基礎上,PAC專職咨詢員與醫(yī)護人員進一步了解人工流產婦女生育狀況、生育要求,了解其對避孕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近期或長期無生育要求者,重點介紹長效可逆避孕措施,告知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的作用、避孕效果及注意事項,使其知情同意并自愿選擇避孕方式。人工流產術后由手術醫(yī)生評估,即刻落實長效可逆避孕措施。
(1)避孕知識的掌握情況。隨訪 12 個月時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收集,以百分制評分:≥80分為掌握,≥60~80 分為掌握程度一般,<60 分為掌握程度差。(2)重復人工流產的發(fā)生率。半年內重復非意愿妊娠情況,1 年內重復非意愿妊娠的發(fā)生情況。(3)避孕藥具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和中斷情況。記錄患者因復方口服避孕藥、宮內節(jié)育器不適合或不良反應導致的停用情況、節(jié)育器脫落、節(jié)育器嵌頓、帶器妊娠、漏服口服避孕藥引起的再次妊娠。
表1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1年內落實避孕措施情況比較[n(%)]
應用 SPSS20.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對避孕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觀察組掌握度為91%(91例),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掌握度為64%(64例),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1.062,P< 0.05)。
兩組患者在術后采取的避孕措施對比中,觀察組采用的高效避孕措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通過術后電話隨訪,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中3例因不良反應導致取環(huán),取環(huán)后改用避孕套避孕,意外懷孕重復流產率是0,對照組中口服COC無一例不良反應,但由于口服避孕藥麻煩、依從性差,有20人終止COC避孕方法,改用其他的避孕方法,如避孕套、體外射精、口服緊急避孕藥等,其中包括有3人半年內年再次非意愿妊娠再次重復流產。
通過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對避孕措施的要求將會在意外妊娠流產普遍提高,對于避孕措施的使用將會更加注意。根據(jù)對20歲以下年輕女性的研究結果表明,對于COC的使用率將會在發(fā)生意外流產后明顯提高[6-9]。既往在避孕方式的選擇上,宮內節(jié)育器多應用于已婚已育女性,因此,從IUD的使用幾率來看,流產后的未育女性相較于經產女性來說幾率較低。一部分婦女對于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有顧慮如擔心不良反應、擔心取環(huán)疼,故不接受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10-11]。根據(jù)實際臨床案例分析顯示,由于口服復方短效避孕藥需要天天口服,大部分婦女依從性要差,導致不能長時間堅持正確使用,結果改用其他低效避孕方法如體外射精避孕、安全期避孕、口服緊急避孕藥避孕等。導致意外懷孕的主要方法包括使用避孕套以及殺精劑、口服緊急避孕藥等,發(fā)生意外懷孕后,最佳的治療手段為人工流產[12-13]。人工流產的危害很大,尤其對于遠期生育能力和今后妊娠結果(早產、胎兒死亡、胎盤異常)的影響更為突出,LARC的使用在正常情況下導致女性意外懷孕的幾率明顯低于COC[14]。LARC是現(xiàn)階段最適合推廣和使用的避孕手段,其優(yōu)點便是無需每日服藥,所包含的禁忌癥也較少,應當加強未婚未育女性對LARC的認識和理解,增強相關知識教育觀念,提高避孕意識。對于青少年來說,LARC的使用將有效提高避孕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女性重復流產的幾率,而美國針對LARC方法的優(yōu)越性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為青少年提供相關知識的咨詢和指導,促進了LARC的使用,具有良好的避孕效果[15]。
綜上所述,對于現(xiàn)階段采取人工流產方式避孕的女性來說,為其提供流產后關愛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為婦女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建議,還能夠使女性根據(jù)自身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避孕手段,從而降低重復流產的幾率,提高女性對相關教育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此項目對于增加未婚未育人群的避孕選擇,推動避孕結構科學化,促進未婚未育人群的生殖健康,降低目前高居不下的未婚未育人群的人工流產和重復流產數(shù)字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