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羽捷
當我走過倫敦街頭一家普通禮品店的櫥窗時,看到一排排馬卡龍色的女王玩偶。玩偶一只手拎著皮包,另一只手靠太陽能發(fā)電搖擺著,仿佛在向民眾致意。
我突然意識到,在英國,真正的代言人絕非007,也不是帕丁頓熊,更不是英國球星,而是民眾愛戴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已經(jīng)見過女王兩次了。
第一次是在女王的90歲生日慶典上。女王有兩個生日,4月21日是女王的實際生日,一般她只與家人同慶。
第二個生日則儼然是一場盛大的公眾活動。國王喬治二世和愛德華七世,都曾經(jīng)把官方生日慶典設置在風和日麗的6月,目的是不讓自己的子民出門挨凍。每年6月的一個星期六被選為伊麗莎白二世的官方生日,生日的常規(guī)活動是皇家軍隊閱兵儀式。
女王90歲大壽時,哈利王子還沒有娶妻,懷揣著夢想的女孩不計其數(shù),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就在其中。女王生日那天,她起了一個大早去占位——在白金漢宮前占據(jù)有利位置,只為近距離目睹心上人。
沾了她的光,我擠進前來參加慶典的人群。人們的著裝不乏奇裝異服,臉上涂抹著國旗圖案,身邊的人都在竊竊私語,猜測著“彩虹女王”今天著裝的顏色。
“咚”的一聲,一位女士栽倒在地。醫(yī)務人員的反應速度很快,一分鐘之內(nèi)趕到現(xiàn)場。6月的晴朗天氣對一些英國人來說已然是難熬的夏天,這位女士中暑了。
皇家軍隊閱兵儀式開始后,皇家的馬車隊伍緩緩進入白金漢宮前的林蔭大道。黑色的傳統(tǒng)馬車上,坐著不同的王室成員,他們一一向大家揮手致敬。盡管我們的位置極佳,但我還是擔心看不到女王。沒想到她穿著接近熒光的翠綠色禮服出現(xiàn)了,絕對是最搶眼的一位。
女王一現(xiàn)身,立刻人聲鼎沸,人們揮動著米字旗,像是英超的球隊剛剛進了一球。給女王過生日,絕對是英國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我第二次見到女王,是在英國皇家賽馬會上。賽馬一直是英國貴族最喜歡的社交活動之一,從1768年開始舉辦,不過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貴族和平民共同的娛樂活動。
女王自1952年起,每年必出席皇家賽馬會,絕對是“骨灰級”愛好者,屆時她的馬匹也會參賽。不過對我們來說,喜歡賽馬那天的節(jié)日氣氛多過賽馬本身。
這天跟參加女王生日不同,絕對不會有穿奇裝異服的人現(xiàn)身,嚴格的著裝要求也是這個活動的一大亮點。男士一定要穿黑色禮服、打領結、戴禮帽,女士可以穿得花枝招展,但不可以太暴露,最重要的是要佩戴一頂極具個性的禮帽。
進場前要排隊過安檢,場外還有攜槍警察、消防車,因為場內(nèi)有王室,必須加強安保措施。
王室的馬車隊進場了。最前面一輛里坐著的就是女王,之后凱特王妃和威廉王子等王室成員一一經(jīng)過。那天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跟女王一起賭馬。
在英國,很多地方都會在宣傳上勾連上王室,以顯得自己尊貴。特別是女王到過的地方,和女王有關的產(chǎn)品,像是被“開了光”,例如“女王最喜歡喝的茶”“女王常常去的書店”。
女王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當然就是邂逅她概率最高的地方。白金漢宮、溫莎城堡、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都是女王的行宮,女王居住時間最多的地方還數(shù)溫莎城堡。
看到城堡上空升起王室的旗幟,就知道女王在家了。如果看見車隊,一定要注意,那個對你揮手的老奶奶,很有可能就是女王。
想要近距離接觸女王,還可以參加王室的婚禮,不過女王的兩個孫子都已經(jīng)娶妻。
無論從事商業(yè)、政治、經(jīng)濟、建筑、娛樂、時尚、體育……只要做出驕人的成績,就有機會被女王授勛。
英國每年受封的有2000多人,“憨豆先生”、貝克·漢姆、“卷?!钡榷荚邮苓^女王親手戴上的勛章。
在見女王之前,請溫習一下基本禮儀:和女王聊天時,請不要問她任何和她個人生活有關的事情。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如今已經(jīng)90多歲了,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1952年,父親喬治六世在睡夢中溘然長逝,她臨危受命,登基的時候只有26歲。她立下誓言:“我謹此宣布,我的一生,無論是長是短,都將奉獻給人民和國家?!?/p>
她的長子查爾斯王子,作為第一王位繼承人,也相應成為待位時間最長的王儲。也許正是因為還在待位,他每次跟隨女王出門時都顯得像一個“媽寶”。
也有人說,女王就是不想讓兒子當上國王胡鬧,才特意不退位的,能拖一天是一天。
其實女王的信譽并非沒有受到過挑戰(zhàn),最嚴峻的考驗就在她對待戴安娜王妃的態(tài)度上。離婚后的戴安娜無論是新戀情還是做慈善,都吸引了太多媒體的目光,民眾越是支持戴安娜,就意味著越會與王室的利益產(chǎn)生沖突——戴安娜成了不循規(guī)蹈矩、與舊習俗抗爭的化身。
女王永遠高高在上,不流露私人情感。當人們期待她在戴安娜去世的悲痛中說點什么的時候,女王選擇了沉默,什么也不做。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回憶錄中寫道:“沒有下半旗,是因為黛安娜嚴格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王室成員了?!币磺卸紘栏裾罩?guī)矩辦,王室卻沒想到“規(guī)矩”點燃了民眾的怒火,他們質(zhì)疑女王的冷酷。
最后,女王做出一些讓步,在葬禮前發(fā)表了個人演講,化解了這次信譽危機。
“如果展露人的脆弱,王室的神秘感就會減退和消亡?!边@一直是王室深信不疑的真理。女王的高貴和克制,來自從小的訓練——對自我情感的隱藏。
雖然英國王室早已沒有真正的政治權力,可女王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英國政局的人。
現(xiàn)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是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的第13任首相。女王是每一任首相的最佳顧問,也常以國家元首的身份進行親善訪問,為英國改善國際關系發(fā)揮巨大作用。
英國王室之所以能受到愛戴,也因王室早已不代表精英的利益,而是為人民發(fā)聲,同時也映射著人們對國家昔日輝煌的懷舊情緒。
最近女王悄悄在倫敦的圣保羅教堂彩排了自己的葬禮,還模擬了駕崩后為期10天的全國哀悼日。
女王從來就不是在扮演自己,而是英國形象的化身,她為國民提供了效忠的具體對象。幾乎沒有失禮過的女王,要把葬禮的每個細節(jié)都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上,連死亡也要為英國盡最后一份力。
據(jù)網(wǎng)絡 編輯/王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