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玥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焙雎勧u香,才憶起五月五,是端午。又到一年“午曰節(jié)”,掛艾葉、包粽子、舞龍燈、賽龍舟、做香囊、放河燈……還記得這些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嗎?
初夏的古鎮(zhèn),跟著主人公小艾的腳步,展開了一幅生機勃勃而韻味十足的慶端午畫卷。初來乍到的小艾,和母親的外婆——太婆之間,從害羞到親密,從陌生到不舍的情節(jié),正展現(xiàn)了中國人含蓄內(nèi)斂,又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萌發(fā)了小主人公心中淡淡的夕晴。
這本圖畫書用溫暖的色彩,細膩的筆觸,以及水墨畫中散點透視的構圖方式,真實地再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獨特的風土人情。里面軟糯的童謠也耐人尋味:“……請吃糖,請吃糕,糖啊糕啊莫吃飽,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蹦鞘翘诺闹腔郏彩巧钪锌诳谙鄠鞯那槿?。
帶上你的孩子,一起來書里,過一個飄散著粽香的端午節(jié)吧!
精讀提問:
1.吆喝聲,此起彼伏。烏篷船,來來往往。你看到幾艘船了呢?
2.娃娃們頭戴虎頭帽,身上掛香囊,玩瘋了。你看到他們玩什么游戲了呢?
3.水鄉(xiāng)的夜晚很安靜。水里一點點的、像星星一樣的是什么?
啟發(fā)思考:
1.你們家端午節(jié)這天會做些什么來慶祝節(jié)日呢?
2.你知道關于端午節(jié)的童謠口馬?一起學一學。
3.中國還有什么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呢?
延伸閱讀:
到底是“咸粽子”還是“甜粽子”更好吃呢?這是一個橫跨南北“吃貨”久爭不下的問題。同樣糯米為底,北方多包小棗,甜口,蘸糖食用;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咸蛋黃等多種餡料,喜咸口肉粽為主。甜粽香甜軟糯,清新綿口;咸棕油潤滿嘴,肉香四溢,各有千秋。其實,我們想要鎖住的就是飽含情感的味覺——一口下去,濃濃的親情和淡淡的鄉(xiāng)情。如果能動手在家做粽子,準備粽葉、洗糯米、和餡兒、包粽子,整個過程將是最佳保存?zhèn)鹘y(tǒng)文化的“心尖上的盛宴”。不僅如此,我們要看的、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中華傳統(tǒng)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學習和共同復刻、創(chuàng)新。而中國人的愉悅從來都缺不了舌尖的舞動,那是勞動人民的錘煉成果,也是我們的煙火氣。推薦閱讀有相同傳統(tǒng)味覺美妙體驗的圖畫書:《五月》《開飯嘍!開飯嘍!》《香噴噴的早飯,我要吃!》《春茶》。
那么,問題來了:你喜歡吃哪一種口味的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