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之安
在公路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現(xiàn)澆箱梁技術是常用的一項技術。該技術具備施工效率高、施工質量好等優(yōu)勢,在建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本文對公路橋梁施工現(xiàn)澆箱梁工藝的應用要點進行了分析,并通過探尋更多技術施工要點推動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
某橋梁項目的主橋上部結構設計為預應力混凝土箱梁,且是單箱兩室的形式,高度尺寸為2m,頂部設計為橫坡結構。主橋結構部分的設計寬度為25m,采用(36+54+36)m 連續(xù)梁的結構形式,斷面應用單箱三室的形式;匝道橋的部分設計為8m,且為連續(xù)箱梁、單箱單室的結構形式。
該項目在施工中主要是通過滿堂式碗扣支架的形式,頂部設置為縱橫疊加方木結構,側模、底模、內模等部分都需要應用強度符合工程要求的竹膠板材料,且支架結構要保證一次性搭設施工完成,并逐跨完成箱梁結構部分的施工。
要想提升地基承載性能,確保支架結構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達標,就要做好地基部分的處理,考慮到現(xiàn)場地基的性質,并根據需要做好必要的排水養(yǎng)護施工措施。支架施工前,施工單位應該對地表進行硬化處理,首先進行橋墩施工部位抽水、清淤等處理,然后在該地面上設置好必要的石灰土,然后在表面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以保證承載性能合格[1]。
通過應用碗扣支架的形式,確保各個結構部分尺寸合格。為了保證支架穩(wěn)定性達標,需要設置剪刀撐的結構,同時橫向各個部位都要固定好一道縱向剪刀撐的結構,從底部到上部連續(xù)性布置,且相同縱向間隔固定位置設置橫向剪刀撐。
頂托標高按照要求進行設置后,在上部需要安裝特定尺寸的方木縱梁結構,然后在表面設置方木橫梁結構,其長度應該根據橋梁的寬度尺寸做出合理調整,一般要比頂部寬度單側少50cm。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縱橫梁時,安裝誤差需要控制在±5mm 之內。
為了能夠檢測出地基變形、支架沉降等方面的問題以及模板變形的數據信息,在工程開始前應該應用砂子進行預壓處理,且最大加載選擇箱梁自重的1.2倍進行設計。
3.4.1 加載方法。加載施工是分次進行的,并不是一次性加載到設計標準參數的,需要按照設計要求的50%、100%、120% 的順序進行,并分為三個階段加載,每次加載的持續(xù)時間不能少于24h,同時還要記錄沉降參數,繪制沉降曲線,明確沉降發(fā)展的趨勢。
3.4.2 預壓觀測。觀測點通常都是在頂部進行設置的,且需要應用紅油漆進行標記,并固定觀測桿;除此之外,在加載后還需要做好觀測數據記錄,并且根據沉降量參數繪制曲線,了解沉降變化的情況[2]。
3.4.3 卸載。卸載過程中,通過設備和人員聯(lián)合的方式進行沙袋吊運,一般按照均值進行兩次卸載,隨時了解地基變化的趨勢。
3.4.4 模板標高調整。根據測定的結果進行分析,計算確定其變形量,然后繪制變形曲線,計算出支架、方木與模板彈性模量,并通過數據計算調節(jié)模板標高。
在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支座的安裝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環(huán)節(jié),支座安裝效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現(xiàn)澆梁相施工工藝應用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安裝時需要控制好以下幾點。
3.5.1 支架安裝前,需要在表面涂刷一層酒精進行清洗處理,然后在四氟板內儲油槽進行內涂處理,并注入硅脂油。
3.5.2 支座安裝過程中,要保證中心位置對正,且對上下縱橫線進行對正處理,墊板和支座的連接要緊密,以確保整個結構受力均勻。
3.5.3 結構連接使用螺栓進行固定處理,避免支座出現(xiàn)偏位的情況,同時安裝防塵罩。
在模板安裝工程操作過程中,需要根據設計方案的要求,對底膜以及側模板和翼緣板模板規(guī)格系數進行控制,使其安裝尺寸以及安裝強度能夠滿足工程需要。
3.6.1 底模板。梁體底部的模板邊緣通常需要超出其底部邊線外側約5cm 以內,模板連接部位需要使用海綿條進行封堵處理,相鄰模板之間的錯臺量不能超出1mm;同時模板應該采取縱橫成線的方法,不能有錯縫的情況。
3.6.2 側模板和翼緣板模板。按照測量放樣能夠確定箱梁底部邊緣線,然后彈出墨線,并且進行側板安裝施工。翼緣板底部安裝與箱梁底部模板是一致的,內外側模板安裝方式也一樣。
3.6.3 箱室模板。因為箱梁采取的是分層澆筑作業(yè)施工方式,箱室模板會采取兩次安裝作業(yè)方式。第一次是應用竹膠板內部安裝模板的結構,對碗扣支架進行支撐,并且還需要應用鋼管腳手架與碗扣支架組合成為穩(wěn)定的結構形式,檢查模板位置,以符合精度要求。為了使內模拆除順利進行,在梁跨1/4 的位置上需要預留天窗位置。內模全部拆除之后,應用箱梁頂部標號相同的混凝土材料,保證該結構封閉作業(yè)施工達到要求。
3.7.1 鍘筋加工及安裝。鋼筋加工階段,根據設計標準要求開展下料、成型處理,且安裝時加強間距、位置、數量等方面的控制,確保質量合格。值得注意的是,在鋼筋加工過程中,對于鋼筋的性能強度也要全面把握,保證鋼筋的強度以及韌性能夠達到工藝施工的要求。
3.7.2 鋼筋安裝順序。首先進行底部鋼筋網安裝和腹板鋼筋架安裝,然后根據設計方案放置波紋管,同時還要進行上部鋼筋結構的綁扎施工,在第一次澆筑達到規(guī)定強度的要求后,就可以進行上部結構的綁扎與護欄安裝,另外還需要注意預埋伸縮縫等結構。
箱梁結構澆筑施工環(huán)節(jié),通常會采用一次澆筑一聯(lián)的方法,每聯(lián)分為2 次澆筑的方式。因為本次工程選擇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因此通過罐車運輸施工材料。在箱梁鋼筋設置的過程中,由于其密集度較高,同時周邊有預應力管道,因此為了有效消除在混凝土下落環(huán)節(jié)直接觸碰鋼筋而造成的離析缺陷問題,需要出料口盡量避開鋼筋密集位置。在澆筑環(huán)節(jié),要按照先底板、后腹板的順序進行澆筑,一次澆筑就需要使高度和內模、側模部位都能達到技術標準;并使其在結構強度超過設計要求的70%之后,可以進行頂部模板安裝與鋼筋綁扎作業(yè);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則可以進行上部澆筑作業(yè)施工。
該環(huán)節(jié)要嚴格執(zhí)行設計方案,且通常采取兩側張拉施工作業(yè)的方式進行施工。錨具鋼絞線一般會在其長度上增加1.6m,同時兩側需要預留0.8m 的長度。鋼絞線切割作業(yè)階段,需要選擇砂輪機進行,不能選擇電弧焊進行作業(yè),否則將會導致結構損壞。
底模和側模全部安裝到位后,要立即進行預應力管道的安裝施工。波紋管安裝作業(yè)階段,要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保證其進行固定處理,限位鋼筋設置的間距通常是30cm,以此達到設計標準的要求。
為了有效消除波紋管結構部位出現(xiàn)漏漿等問題,避免發(fā)生堵塞的情況,在穿束開始前混凝土結構凝固前就要進行內部的拉動處理,從而避免在振動過程中導致漏漿而出現(xiàn)質量問題。
在張拉施工環(huán)節(jié),需要先張拉到0.1σk,并且連續(xù)1min,油表數據和伸長量都要詳細記錄;下一步就是張拉到0.2σk,再次進行記錄,直到達到張拉要求為止,保證穩(wěn)壓之后數據沒有發(fā)生變化;一旦有嚴重的問題,應及時進行補充處理。鋼絞線張拉作業(yè)階段,根據技術參數進行施工作業(yè),保證其偏差不能超過±5%,如果發(fā)現(xiàn)差距較大,應該及時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要想保證預應力施工順利進行,在鋼絞線張拉施工作業(yè)后,可以立即開展孔道壓漿作業(yè)施工。在該環(huán)節(jié),應通過真空壓漿方式進行施工,同時還要保證逐層進行壓漿作業(yè)施工。
混凝土與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后,就能將支架拆除掉,此時應使其對稱拆除。
5.1 外側模板在混凝土結構內部達到設計要求強度的70%后才能開始拆模施工,腹板應該在強度達標后拆除,以保證邊角結構部位沒有出現(xiàn)損壞的情況。
5.2 底模和支架在張拉壓漿施工結束,且強度達到設計標準要求的95%之后就可以進行支架的拆除施工。卸載應該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施工,以保證結構不會損壞。
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澆筑施工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有很多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要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控制,保證橋梁性能合格,以達到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性的要求,延長橋梁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