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薏苡是一種草本植物。“薏”的本意在《爾雅》中這樣描述:白色的果仁,晶瑩剔透,核心間有淡青色。古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薏苡“形似珠而稍長”。自古便有“神珠薏苡”一說。
傳說,大禹的母親吞服“神珠薏苡”后,受胎生下大禹。據(jù)《史記·夏本紀》載:“禹母修己見流星貫昴,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p>
薏苡似珠,史上還因此引出一段冤案。據(jù)《后漢書》,東漢名將馬援,奉漢光武帝劉秀之命,遠征交趾(今越南北部)。北軍不適南國水土,軍中染瘴者甚多,馬援在當?shù)孛襻t(yī)的指導下,用薏苡療疾,病者因此得愈。待馬援平定南疆凱旋時,帶回幾車薏苡藥種。誰知馬援死后,朝中有人誣告馬援在征南時大肆搜刮民間珠寶,從南方帶回的便是搜刮來的幾大車明珠。
這便是“薏苡之謗”典故的由來。后世詩人便以此入詩,以澆塊壘。元稹有句:“珠璣當盡擲,薏苡詎能讒?!倍鸥τ芯洌骸暗玖磺笪醋?,薏苡謗何頻?!卑拙右讋t更為直接:“侏儒飽笑東方朔,薏苡讒憂馬伏波?!?/p>
薏苡還是一味中藥,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記載。唐代《食醫(yī)心鏡》中寫道:“薏苡仁粥治久風濕痹,補正氣,利腸胃,消水腫,除胸中邪氣,治筋脈拘攣?!?/p>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薏苡仁屬土。陽明藥也……久服,益氣輕身。”薏苡煮粥,藥效似乎更佳,“薏苡仁粥除濕熱,利腸胃”。
北宋張師正在《倦游錄》中,還有薏苡療疝疾的記載,說的是南宋著名詞人、抗金志士辛棄疾:“辛稼軒忽患疝疾,重墜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東壁黃土炒過,水煮為膏服,數(shù)服即消。程沙隨病此,稼軒授之亦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