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突發(fā)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SSHL)是一種常見的聽力損傷疾病,其主要指無明顯誘因下兩個相連頻率聽力突然下降20 dB以上。臨床上,SSHL可分為單側發(fā)病、雙側發(fā)病,并伴隨眩暈、耳鳴、惡心等癥狀,其中耳鳴最為常見,部分患者在SSHL發(fā)病后僅有耳鳴癥狀,且該癥狀在患者治愈后仍可能長期存在,對患者心理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改善耳內微循環(huán)類藥物對癥治療,銀杏蜜環(huán)口服液是常用藥物之一,可有效調節(jié)耳內血液循環(huán),改善患者病情,但難以有效改善耳鳴現(xiàn)象[2]。但隨著醫(yī)療科技的提高,由先進數(shù)字信號處理技術結合聽力學研究成功的耳鳴治療儀逐漸應用于臨床,研究[3]顯示,該儀器發(fā)出的聲音可匹配耳鳴音,通過直接作用于患者耳部,可消除患者對耳鳴的感知,改善耳鳴癥狀。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耳鳴治療儀與藥物聯(lián)合治療SSHL伴耳鳴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治療的SSHL伴耳鳴患者8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25~58歲,平均年齡(41.35±5.14)歲;病程1~11 d,平均病程(5.14±1.05)d;耳鳴分級:9例1級耳鳴,17例2級耳鳴,10例3級耳鳴,5例4級耳鳴。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25~59歲,平均年齡(41.39±5.21)歲;病程1~13 d,平均病程(5.17±1.12)d;耳鳴分級:10例1級耳鳴,16例2級耳鳴,11例3級耳鳴,4例4級耳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SSHL診斷[4];發(fā)病至就診時間低于2周;未接受系統(tǒng)治療;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既往存在耳鳴者;伴精神疾病者;對本次用藥過敏者。
兩組均給予營養(yǎng)神經(jīng)、擴張血管、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對照組給予銀杏蜜環(huán)口服液(邛崍?zhí)煦y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079,規(guī)格:10 mL/支)治療,每次口服10 mL,3次/d。觀察組加用威海東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DZE耳鳴治療儀治療,調整至與患者耳鳴音匹配的聲音,每次使用30 min,1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
(1)聽力療效[5]:顯效:患者治療后聽閾水平提高30 dB以上;有效:患者治療后聽閾水平提高15~30 dB;無效:患者治療后聽閾水平提高15 dB以下。(2)耳鳴療效[6]:顯效:患者治療后耳鳴減弱程度超50%,且在80%時間內適應;有效:患者治療后耳鳴程度減弱30%以上,且在30%~50%時間內適應;無效:患者治療后耳鳴程度未減弱,難以適應。(3)血液流變學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抽取兩組4 mL靜脈血,適應肝素抗凝后,應用全自動血流變快測儀檢測兩組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漿黏度(PSV)、全血低切黏度(LSV)、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EAI)及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EDI)水平。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聽力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耳鳴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治療后HSV、PSV、LSV、EAI低于對照組,EDI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SSHL發(fā)病因素較多,常見的有病毒感染、循壞障礙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目前,臨床大多認為循環(huán)障礙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因素。研究顯示,內耳血液供應較為單一,其主要來自迷路神經(jīng)供血,無其他側支循壞,當LSV提高,EAI增加、EDI下降等迷路血管血液流變學發(fā)生改變時,會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局部缺氧、缺血,促使耳蝸毛細胞損傷,從而造成耳蝸神經(jīng)受損,導致聽力下降;同時,患者毛細胞損傷后,會造成神經(jīng)元異常放電,去極化狀態(tài)延長,當大腦皮層感知后會造成耳鳴現(xiàn)象[7-8]。
目前,銀杏蜜環(huán)口服液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由蜜環(huán)粉和銀杏葉提取物組成,可有效增加血液流量,擴張血管。其中,銀杏葉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反應,加快自由基清除,保護細胞膜;同時,該藥可刺激兒茶酚胺釋放,并提高內皮舒張因子及前列環(huán)素分泌,從而起到舒張動脈作用,維持動脈與靜脈血管的張力,調節(jié)血液動力學;此外,該藥還可降低LSV,提高白細胞及紅細胞的可塑性,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保護組織器官[9-10]。但耳鳴是一種主觀感受,因個體化差異,每位患者對耳鳴的感受不同,導致單純藥物治療效果欠佳,難以改善耳鳴癥狀。張玉波等[11]研究采用耳鳴治療儀聯(lián)合銀杏葉提取物治療SSHL伴耳鳴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聽閾值低于對照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本研究中,觀察組聽力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耳鳴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HSV、PSV、LSV、EAI低于對照組,EDI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結果類似,表明耳鳴治療儀與藥物聯(lián)合應用于SSHL伴耳鳴中,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加快耳鳴消退,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分析原因如下,耳鳴治療儀是以電生理學原理為基礎研制而成的儀器,該儀器通過微電腦控制,利用電聲轉換原理,將內存的風聲、方波、水聲、高中低頻正波等聲音與患者相匹配,并直接作用于患者耳部,從而減輕患者對耳鳴的感知,改善外毛細胞與內耳蓋膜的病理移位,加快耳鳴癥狀消退[12-13]。同時,耳鳴治療儀發(fā)出的掩蔽聲相較于耳鳴聲更為易于患者接受,其該聲音可由患者自主調節(jié),可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心理障礙,轉移其注意力。此外,耳鳴治療儀可對耳蝸毛細胞電生理活動造成影響,改善血液動力學,降低耳蝸毛細胞的神經(jīng)損害,進而改變血液流變學,且聯(lián)合銀杏蜜環(huán)口服液可在改善耳蝸毛細胞去極化狀態(tài)基礎上,進一步調節(jié)耳蝸毛細胞血液動力學,加快耳鳴癥狀消退,恢復患者聽力。
表1 兩組聽力療效對比 [例(%)]
表2 兩組耳鳴療效對比 [例(%)]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
觀察組(n=41) 4.98±0.31 4.32±0.27 1.91±0.20 1.61±0.2122.31±1.5518.54±1.266.71±0.50 5.87±0.39 0.42±0.09 0.54±0.04對照組(n=41) 5.01±0.26 4.67±0.28 1.93±0.21 1.78±0.2222.34±1.5720.11±1.326.73±0.47 6.25±0.46 0.40±0.08 0.47±0.05 t 值 0.475 5.762 0.442 3.579 0.087 5.509 0.187 4.035 1.064 7.000 P值 0.636 0.000 0.660 0.001 0.931 0.000 0.852 0.000 0.291 0.000
綜上所述,耳鳴治療儀與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加快耳鳴消失,提高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