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晨 佘暉 董芳
肺部感染是呼吸科較為常見的疾病,該病在感染性疾病中所占的比重超過50%,且發(fā)病率與死亡率仍有持續(xù)上升之勢[1]。重癥肺部感染則是其中的危急重癥,該病主要由耐藥菌與致病菌感染所致,且病情發(fā)展迅速,容易導致患者休克與呼吸衰竭,危及患者性命[2]。目前,單純的抗感染治療難以及時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fā)展,尋找此癥的高效治療方法已成為臨床重要的研究課題。隨著醫(yī)學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纖維支氣管鏡在該病的診斷與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纖維支氣管鏡通過將內鏡導入氣管中,可直接觀察支氣管中的病變部位與累及范圍,有效輔助提高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將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應用到重癥肺部感染的治療中,以觀其對患者血氣分析及臨床療效的影響。
將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yī)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納入研究,診斷與納入標準[4]:經影像學檢查證實肺部大面積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培養(yǎng)及血培養(yǎng)確診感染病原體。排除標準:肺部腫瘤;氣道異物;嚴重的肝、腎功能疾??;免疫系統(tǒng)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均n=30)。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1/9,平均年齡(64.5±7.2)歲,平均病程(15.7±2.3)天;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9/11,平均年齡(65.3±6.8)歲,平均病程(15.5±2.1)天。兩組性別、年齡、平均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已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給予所有患者常規(guī)檢驗和常規(guī)治療(抗感染、祛痰等),對照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實施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模式:S/T模式;吸氣壓:10~20cm H2O,呼氣壓:4~5 cm H2O。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以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治療。應用纖維支氣管鏡(Olympus BF-P60)抽吸各級氣管分泌物與膿栓,取痰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采用0.9%氯化鈉溶液逐肺段灌洗,總灌洗量≤300 mL,各次灌洗均以負壓吸引器將分泌物與灌洗液吸除,結束后將阿米卡星(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774,規(guī)格0.2 g/2 mL)溶液(0.4 g加10 mL生理鹽水)留駐在炎癥較重部位,隨后給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兩組均治療1周。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后的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包括PaO2、PaCO2、SaO2。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5]:顯效:肺部啰音消失或顯著減少,影像技術檢查肺部炎癥陰影基本吸收,痰量與黏稠液明顯減少;有效:肺部啰音減少,影像技術檢查肺部陰影大部分吸收,痰量與黏稠液減少;無效:肺部啰音無變化,病灶檢查無好轉,痰量及黏稠液情況無改善。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經治療,兩組PaO2與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上升,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12.644、3.171,P<0.05),兩組PaC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t=7.870,P<0.05),見表1。
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8例、無效8例;觀察組顯效22例、有效7例、無效1例,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29/30)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22/30),χ2=4.706,P<0.05。
重癥肺部感染病變范圍易擴散侵襲其他部位,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同時患者可能伴隨并發(fā)癥,病情加重時可能導致患者窒息甚至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6-7]。該癥病因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支氣管長期發(fā)生黏膜局部充血后造成水腫,分泌物不斷增多,導致氣道受阻;(2)患者肺部組織因感染血運不佳導致缺血缺氧;(3)患者肺部抗菌藥物濃度較低,但由于全身用藥而產生一定的耐藥性[8-9]。臨床上多予以藥物和吸痰治療此癥,但療效尚不理想,并且可能造成支氣管感染。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 ()
注:與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 PaO2(mmHg) PaCO2(mmHg)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0) 48.25±3.26 80.05±4.21a 56.12±3.85 37.96±4.37a 75.15±6.65 94.26±7.13a對照組(n=30) 48.21±3.27 66.24±4.25a 56.25±3.66 46.82±4.35a 76.82±6.53 88.54±6.84a t 值 0.047 12.644 0.134 7.870 0.981 3.17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隨著醫(yī)學不斷發(fā)展,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療法逐漸應用到重癥肺部感染的治療中,該法在患者呼氣時給予較低的氣道正壓,由此可抵消內源性呼吸正壓、打開肺泡,又可提高肺組織順應性,對氧分壓具有顯著改善作用,較大程度地滿足了機體需求,避免了其他器官受損,減少繼發(fā)性感染的發(fā)生[10]。將纖維支氣管鏡應用于重癥肺部感染的治療中,可使肺部黏液分泌物在直視下得以選擇性的清洗,微小肺不張得以張開,因此在使用抗生素進行纖維支氣管灌洗時,局部病變的藥物濃度增加,從而減少抗生素的用量[11]。
本次研究將60例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以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治療。治療后,兩組PaO2與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上升,而PaCO2水平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P<0.05)。分析其原因,纖維支氣管鏡可直觀觀察到氣管與支氣管中黏膜水腫、糜爛等病變情況,充分清洗氣道黏稠分泌物,使氣道通暢,進而改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此外,灌洗時將抗菌藥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保證了病變部位藥物濃度,提高了其滅菌抗炎效果,從而提高臨床療效[11-13]。
綜上所述,將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應用到重癥肺部感染的治療中,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