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志編輯部
“通過!”2020年5月28日下午,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見證歷史性一刻——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熱烈的掌聲,在人民大會堂久久回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法治建設的一個重大標志性成果,是堅持人民至上、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制度保障,對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天后,中南海懷仁堂迎來今年“第一課”——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圍繞實施好民法典部署了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
二是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
三是加強民法典執(zhí)法司法活動;
四是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五是加強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這篇《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重要講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xiàn)了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深刻思考,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法治實踐,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實踐性,為全黨全國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扎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提供了重要遵循。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對人格權的全面保護;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強化互聯(lián)網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破解高空拋物墜物難題,維護小區(qū)業(yè)主合法權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5年多時間編纂而成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xiàn)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不僅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進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也為人類法治文明發(fā)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本文節(jié)選自2020年第12期《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