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滿麗
傲雪凌霜的蠟梅
夏蠟梅
寒冬臘月,開得最好的花大概就是蠟梅了。南京中山植物園從實驗樓到宿舍的道路兩旁種了許多蠟梅,每到12月小黃花陸續(xù)開放,一路都充盈著花香,讓人每次走過都不自覺忘卻寒冷,心情愉悅。我曾經(jīng)為了留住這樣的香氣,采了一些蠟梅放在烘箱里烘干,想要保存起來,沒想到高溫破壞了芳香物質(zhì),烘干之后什么也沒留下。
蠟梅寒季開放,又香氣馥郁,這些特征與廣為流傳的詩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里所稱頌的梅相似,又因為名字里帶一個“梅”字,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梅的一種。北宋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鶴,留下許多詠梅的詩詞,其中令人驚嘆的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常常被人拿來稱贊蠟梅。
其實蠟梅并非梅類,在植物分類學上這兩種植物親緣關(guān)系甚遠,仔細觀察,能看出兩種植物的花形有很大不同。蠟梅是毛茛目蠟梅科植物,沒有花瓣和萼片之分,統(tǒng)稱為花被片,內(nèi)層較小,有些顏色為紫紅色,中層較大色黃似蠟質(zhì),略有光澤,最外層由細小鱗片組成,葉片對生,而梅是薔薇目薔薇科植物,花瓣常常是5片,也有許多重瓣的品質(zhì),有花萼,葉片互生。
還有一個區(qū)別大家可能想不到,歷代詩詞里常常描寫為不畏嚴寒的高潔之梅,事實上耐寒性并不強,遠比不上蠟梅。大多數(shù)梅的品種在春季開花,雖然早于其它植物,卻也不是最寒冷的時節(jié),而蠟梅花期能從11月持續(xù)至翌年3月,跨越冬春最寒冷的時候,其不畏嚴寒的特性可見一斑。
除了容易被誤認為和梅花是一家,蠟梅的名字還常常被寫錯。在踏入植物之門之前,我一直以為蠟梅的正確寫法是“臘梅”,并且以為這種植物在寒冬臘月開花所以才得了這個名字。
除了不畏嚴寒,蠟梅的另一特點,就是顏色黃,看起來像蜜蠟,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蠟梅原名黃梅,相傳在宋哲宗元祐年間,一代文豪蘇東坡和黃山谷,見黃梅花似蜜蠟,于是將它命名為“蠟梅”,說它“香氣似梅,類女工捻蠟所成,因謂蠟梅”。各位看官,知道了這個典故,以后可別再寫成“臘梅”啦!
蠟梅是中國特產(chǎn)的傳統(tǒng)名貴觀賞花木,清淡素雅,迎霜傲雪,久放不凋,香氣幽遠,栽培歷史悠久,雖然名氣比不過梅花,卻也引得不少詩人吟詠。蠟梅花黃似蠟,宋代陳棣用“化工卻取蜂房蠟,剪出寒梢色正黃”、白玉蟾用“破蒼如凝蠟,粘枝似滴酥”來描述其顏色;其花期為冬季至早春,花開時節(jié)寒冷常有霜雪,楊公遠以“一種孤芳別樣奇,化工鎔蠟雪霜時”、晁補之以“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輕黃綴雪枝”來吟詠其迎霜傲雪;其香氣馥郁,黃庭堅以“天工戲剪百花房,奪盡人工更有香”、元代耶律楚材用“枝橫碧玉天然瘦,戀破黃金分外香”來稱贊其芬芳幽遠,可見古人對蠟梅的喜愛。蠟梅性喜陽光,能耐陰、耐寒、耐旱,在中國多數(shù)省份適應良好,利于庭院栽植,也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shù),又美又香又能在百花凋零的冬季賞花,真是太優(yōu)秀啦!
相對于蠟梅而言,夏蠟梅的名氣小多了,許多人連聽都沒聽過。這不能怪人們對植物了解太少,夏蠟梅被發(fā)現(xiàn)命名的時間實在是太晚了。夏蠟梅的模式標本,是由杭州植物園的科技工作者采自杭州市昌化鎮(zhèn)順溪塢,并由我國著名植物學家鄭萬均和杭州植物園科技工作者章紹堯于1963年命名并發(fā)表,到今天還不到半個世紀呢!
夏蠟梅的得名或許與蠟梅有關(guān),或許因為這種植物確定符合蠟梅科的特征,又在初夏開花,于是命名為夏蠟梅。
夏臘梅有一些特征與蠟梅相似:葉片對生,果托鐘狀或壇狀,口部收縮,并具有鉆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果托后期可能會開裂,著生在里面的瘦果就會掉落。
不過夏蠟梅的花徑大色白,花形有點像荷花,怎么看都不像瘦小金黃的蠟梅。夏蠟梅的花比蠟梅要大得多,花梗也長,花被片螺旋狀著生于杯狀或壇狀的花托上,分內(nèi)外兩層,外面的花被片呈倒卵形,一般為白色,邊緣淡紫紅色,內(nèi)層的花被片為橢圓形,向上直立,頂端內(nèi)彎,中部以上淡黃色,中部以下白色,內(nèi)面基部有淡紫紅色斑紋,乍看有點像水仙中間的小黃心。
若要論顏值,夏蠟梅妥妥地勝出,但若要論香氣,就只能甘拜下風了。與花香馥郁的蠟梅相比,夏蠟梅的花沒有一點香氣,這也是一個很顯著的區(qū)別。當然最顯著的區(qū)別是花期,以不畏嚴寒著稱的蠟梅在寒冬時節(jié)開放,而夏蠟梅的花期則是5月中下旬。
想要見夏臘梅可不容易。夏蠟梅的天然分布區(qū)域十分狹窄,僅間斷分布于浙江昌化及天臺等極其狹小的區(qū)域。雖然如今有少數(shù)植物園引種,但仍難得一見。
夏蠟梅的珍貴之處可不止這一點。蠟梅科的夏蠟梅屬也叫洋蠟梅屬,顧名思義這個屬的植物多數(shù)是產(chǎn)于別國。在夏蠟梅被發(fā)現(xiàn)并命名之前,洋蠟梅屬的幾種植物都是產(chǎn)自北美,夏蠟梅是這個屬里被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產(chǎn)自中國的植物,并且是我國特有的一個種。
夏蠟梅的珍貴之處,還在于它是第三紀孑遺物種,和我國特產(chǎn)的銀杏、水杉等植物一樣,是現(xiàn)存的活化石。第四紀冰川發(fā)生時,山岳冰川和氣候波動使得許多物種從此消失了,而在古代同時期的絕大多數(shù)動植物都已絕滅時,它卻劫后余生保留了下來,可見其珍貴程度。
夏蠟梅屬目前有3個原種,即美國夏蠟梅、西美夏蠟梅和夏蠟梅。美國蠟梅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南部和美國西海岸,西美蠟梅主要分布在美國西海岸,都是夏季開花,與夏蠟梅親緣關(guān)系最近。
夏蠟梅在中國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夏蠟梅屬植物僅產(chǎn)于北美洲的格局。于是有學者提出夏蠟梅可能是“大陸板塊漂移說”的力證。還有學者提出假說,夏蠟梅屬植物可能起源于東亞(中國),東向遷移到美國西部形成西美蠟梅,再向美國東部形成美國蠟梅。作為典型的東亞北美間斷分布物種,夏蠟梅極有可能是“大陸板塊漂移說”的證據(jù)。因此,保護好夏蠟梅的物種基因,對多學科的學術(shù)研究都有深遠的意義。如此一來,夏蠟梅更當?shù)闷鹫湎∫辉~了。
夏蠟梅的側(cè)影
蠟梅的果托
參與發(fā)現(xiàn)夏蠟梅的杭州植物園十分重視珍稀瀕危植物引種保育工作,一直以來加強珍稀瀕危植物的擴繁育種,近些年在擴繁夏蠟梅這項工作上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前兩年還種了一些到靈隱路上。夏蠟梅難得一見,如果在杭州正好趕上花期,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