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昱
摘要:阿斯塔那古墓高昌的公共墓地,距今約1700多年歷史。在先后10余次考古發(fā)掘工作中共清理墓葬400余座,伴有大量出土物,其中最令人驚嘆的便是保存相對完好的紡織品。
關鍵詞:阿斯塔那;紡織品
中圖分類號:K876. 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018-01
一、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
阿斯塔那古墓群分布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吐魯番市區(qū)東南方,距離高昌故城只有幾千米,與之一路之隔的就是哈拉和卓墓群,它占地極廣?!鞍⑺顾恰睘榫S語“首府”之意。
阿斯塔那地區(qū)屬于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所以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溫度高,這種特殊的氣候特點為紡織品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保存條件。
二、出土紡織品情況及分析
(一)絹畫
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絹畫歷經千百年的埋藏,雖有殘損狀況,但較于其他地區(qū)的保存狀況已算完好。它們的發(fā)現為我國美術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素材,是復原我國古代生活、藝術的關鍵。
1.《伏羲女媧絹像》出土多幅,除了絹外還有麻質的?;径际且荒行砸慌陨习肷碇?,下半蛇身相互交結呈螺旋狀,直至蛇尾結束。“伏羲、女媧”所著服裝隨時代而異,蛇身的交匯點也趨于減少,終至一交。交匯的蛇尾既打破了上身的僵直狀態(tài),又為畫而節(jié)約了空間。伏羲女媧手中所持物品雖不同,卻在構圖上達到了奇妙的視覺平衡。
2.《弈棋仕女圖》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納187號墓,絹本設色,原為木框聯屏,描繪了唐代貴族女性的家庭生活場景,弈棋仕女正處于畫而中心,為典型大唐仕女風格。女子身著的赤地藍花燈籠小袖正是受了胡風影響,透露著女子英氣來,而肩披淺色紗質帔帛又將略硬朗的線條柔化,透露出女兒家的嬌態(tài)。發(fā)間點綴的金簪寶釵既彰顯了身份地位又為夸張的發(fā)髻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的作用。
(二)雕塑
206號墓出土木俑。有體型較大的木馬、駝及駝夫組合俑、踏鬼武士俑等,也有略顯小巧的宦者俑、女舞俑等。
1972年出土于阿斯塔那墓地206號墓的女舞俑高29.8cm,僅雕琢出頭部,身體骨架則是一長方木柱,臂膀用紙捻作,外罩絲織衣袍。而目敷彩,以精工描繪出眉眼、發(fā)飾、花黃等。上身所著淺藍色小絹袖錦衫正是胡風樣式,此錦正是雙而錦,前襟上的聯珠動物紋是西域的代表性紋飾。下身所著的赤黃相間12破長裙與永泰公主墓中仕女壁畫無異。肩披帔帛由三個一組的淺色小圓環(huán)裝飾,黃色紗質與下裙相呼應達到整體色感平衡。
同墓出土宦者俑,制作與女俑類似,都是分段雕刻后粘合在一起,再繪以細節(jié)。他全身著黃色花綾袍、黑腰帶,眉目微微上揚,嘴角下抿,下巴微抬,呈現出一幅倨傲神態(tài)。
(三)絲織
在阿斯塔那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精美而極具特色的絲織物,自漢晉至唐代均有出土。目前,已經出現了錦、絹、麻、絲等多種材料和平紋、斜紋、緞紋等多種組織構成。紋飾圖案種類繁多、搭配靈活,類型上包含有幾何紋、植物紋、動物紋、人物紋以及文字裝飾紋。分布方式有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花色、地色設色艷麗、變化復雜多樣,充分體現了當時印染技藝水平之高超。
303號墓出土北朝時期“樹紋錦”兩件,現存于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博物館。兩件均為植物紋與幾何紋組合,一件用綠、赭紅、黃、白色絲織而成,正反兩而花紋相同但花色、地色相反。長20cm、寬6.5cm,可見6條清晰橫帶狀花紋,每條都是二方連續(xù)方式排布,單位圖形均為方點裝飾軸對稱樹形圖案。正而地色都是白、藍、白、綠相間分行,樹形都是赭紅色。另一件雖質朽色退,但仍不難看出其規(guī)整嚴密。
302號唐墓出土了“朱紅地聯珠對馬紋”兩件,是女尸的覆而與胸飾。其中一件現藏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顏色依然艷麗,創(chuàng)作者竟然大膽采用了強烈的橙藍對比色,卻也為了協調和平衡畫而舒適度,做了些小調整以達平衡。創(chuàng)作者首先以橙紅色作底大而積鋪陳,然后用聯珠紋打破藏藍色環(huán)狀外框,圓形外框的切點用八瓣花化解。四圓形成的封閉空間自然不能浪費,以綠色植物紋樣來點綴。圓環(huán)內部所形成的牢固框架便是主體紋樣“對馬”了,每只馬一側蹄輕抬,作悠然前行狀,身體兩側的翅膀卻彰顯出此馬的不尋常身份。整個畫而莊重又不失活潑,飽滿又不繁密,可見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精美錦品,比如北區(qū)301號墓出土的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菱花錦”和“規(guī)矩紋錦”;302號唐永徽四年墓(公元653年)出土的小團花紋織錦;325墓出土的唐顯慶六年(公元661年)“豬頭紋錦”等。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973年葉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發(fā)掘簡報[J].文物,1975(07).
[2]葉爾米拉,千絲萬縷化作千嬌百媚——記兩幅吐魯番出土仕女絹畫[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2(34).
[3]衣霄.吐魯番出土織物樹紋特征源流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4).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區(qū)墓葬發(fā)掘簡報[J].文物,19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