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賓 史芳芳
校園安全,一個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但真正要建立一種切實可行的校園安全長效機制,還得從學校自身抓起,學校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已成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校園安全文化有四個層次。即:安全觀念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物質(zhì)文化。它們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一、筑牢“安全第一”的安全觀念文化
安全觀念文化主要是指全體師生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識、安全理念、安全價值標準。安全觀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態(tài)文化的基礎和原因。安全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當前,我們需要建立的安全觀念文化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安全也是辦學效益的觀念;安全是為了學生終生安全的觀念;安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觀念等等。
安全觀念文化,是校園安全文化的核心,再好的設施,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沒有全校師生的自覺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都將是空殼和擺設。安全觀念文化重在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自救、安全預防知識的普及,使安全意識變?yōu)槿熒淖杂X行動,成為各項工作中優(yōu)先考慮的要素,成為工作安排布署的必有內(nèi)容,為此,安全教育要做到八化:即安全教育制度化,安全教育內(nèi)容系列化,安全教育形式多樣化,安全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結合化,安全工作組織網(wǎng)絡化,自護自救演練化,技能培訓考核化,教育效果行為化。
二、養(yǎng)成“抓小抓實”的安全行為文化
安全行為文化指在安全觀念文化指導下,人們在生活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安全行為準則、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的表現(xiàn)。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普通的學生,都要養(yǎng)成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時時抓、事事抓的習慣,校園安全才可長治久安。要堅決摒棄臨陣磨槍的“作秀”行為,更不能把校園安全功利化、游戲化、臨時化,要把安全教育納入常態(tài)教育,打好學校安全的“持久戰(zhàn)”。
校園的安全教育行為,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要通過網(wǎng)絡、校園廣播(電視)、小報、宣傳櫥窗等為載體,以開展講座、主題班會、學生社團(隊)活動等為途徑,積極開展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緊急疏散和防傷害演練,采取師生喜聞樂見、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進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飲食衛(wèi)生安全、集體外出活動安全、實驗安全、食品衛(wèi)生安全、用電用火安全、 網(wǎng)絡安全、游泳安全、毒品危害、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教育,不斷提高師生的生命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三、制定“校本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管理是校園安全文化的重要部分,校園安全管理必須走上法制管理的軌道,同時還有真正落實行政手段、經(jīng)濟手段才能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
當然,管理文化應具有自己特色,符合學校的安全管理實際。我校每年開展“綜治安全月”、 “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等活動,舉行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和“交通安全”知識競賽和征文比賽,開展防火、防盜、防食品中毒、防意外傷害的安全知識教育。
四、保證“充足適宜”的安全物質(zhì)文化
安全物質(zhì)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層部分,它是形成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的條件。從安全物質(zhì)文化中往往能體現(xiàn)出學校領導的安全認識和態(tài)度,反映出學校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學 ,折射出安全行為文化的成效。管理者要不惜一切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充分發(fā)揮出各種設施的作用和功能,形成技防、人防相結合的安全保障體系,真正體現(xiàn)物質(zhì)文化的內(nèi)涵。
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新興的話題,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保證學生終生平安的主要手段,是確保學??茖W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