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邦會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教學效率高或較高的課堂。高效課堂的真諦,不是膚淺的演繹,也不是嘩眾取寵的嬉鬧,更不是對答如流的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而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深度對話,從而使課堂教學得以深度推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既取決于語文教師文化素養(yǎng)的深度沉淀、對文本的深度解讀,也取決于學生的深度預習。在此,筆者就從文化素養(yǎng)、文本解讀、學生預習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文化素養(yǎng)的深度沉淀
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就是教師能嫻熟地運用教學方法、技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文化積累和文化積淀,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顯示自己獨特的教學魅力。它絕對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知識水平,更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學歷水平。它由教師經(jīng)過較長時期的培育和積淀而成。具有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是教育事業(yè)賦予我們新時代教師的要求,也是我們上好語文課的資本。
有了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課堂教學才能駕輕就熟、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不至于照本宣科、捉襟見肘;教育學生才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深入淺出,不至于就事論事、簡單粗暴;與人交往才能豁達開朗、從善如流,做到詼諧幽默、妙語連珠、啟迪心智,不至于腹中空空、語言干癟。有了它,教師才能進行有深度的教學設計,從而既能立足于課文,圍繞課文思考問題,又能跳出課文,從更高的層次來審視問題;既能限定學生思維發(fā)散的方向,又不束縛學生思想的翅膀;既不造成學生的孤陋寡聞,又不讓學生淺嘗輒止;也才能真正與學生展開深度對話,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高效發(fā)展。
二、文本的深度解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一語道盡了廬山面目的神秘多姿,看似樸素的詩句卻蘊藏了極其深刻的哲理,這一哲理同樣適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文本解讀。廬山神秘多姿,從每個角度與側面看都不一樣,對一篇文本來說,也是“一千個讀者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本解讀已經(jīng)成為目前語文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但在當前語文教學中,文本解讀一直存在著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設計一堂課前,對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賴教參,教學目標的認定,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流程的設計甚至教參上現(xiàn)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師根本沒有靜下心來研讀文本、體驗文本、感悟文本、解讀文本。即使解讀也大都淺嘗輒止,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缺乏對文本的批判性解讀的能力。對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思路和對字、詞、句的理解不夠準確,看不出字、詞、句和每段蘊含的深意,發(fā)現(xiàn)不了作者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由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文本解讀存在欠缺,在課堂上就很難游刃有余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很難為學生的思維打開一個更加自由、廣袤的空間,所有美好的愿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這種欠缺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深度、厚度和廣度。當學生在閱讀中“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教師并不能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要學生有感受,教師首先要有感受;要學生有體驗,教師首先要有體驗;要學生動情,教師首先要動情。教師只有深入解讀文本內(nèi)涵,由片面到全面、由膚淺到深入,準確而靈慧地與文本對話,才能有品位地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學生的深度預習
預習是學習新課的第一步。只有預習充分,才能提高聽課的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切后教的知識都要根據(jù)先教的知識,即理解新知識需要舊知識作基礎”。預習可以使自己發(fā)現(xiàn)舊的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為聽課掃清障礙。不經(jīng)過預習的聽課,只能是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分不清難點和重點,失去了聽課的目的性和選擇性。而預習后再聽課,學生對于什么地方已學懂,什么地方還不會,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這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從而加強了聽課的目的性。這樣,在預習中弄不懂的地方,他們會聽得更專心。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上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心理狀態(tài),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礎.用教育學的理論說,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變被動為主動。這樣一來,自然就提高了聽課的效率。
學會預習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強調(diào)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在學習中,這種準備就是“預習”。預習,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導游圖,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是非常重要的。它對培養(yǎng)我們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幫助。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邦A習”這一環(huán)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就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