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博講解員是文博館的重要崗位,是文化的傳播者與服務的展現(xiàn)者。因此,本文就文博館講解員自身應具備的素質以及應當如何更好的提升自我素質展開討論,以便之后可以更好的開展文博工作,帶領觀眾更好的領略歷史文化。
關鍵詞:文博館;講解員;自我素養(yǎng)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人們開始逐漸重視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到文博館開闊視野。作為聽眾和文物之間溝通的橋梁與紐帶,講解員也就變得越發(fā)重要。這也對講解員自身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升自我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為大眾傳播文化。
1 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
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質是對每一個文博講解員最基本的要求,它不僅是對講解技巧的運用,更是對文博深層知識的掌握。文博館是收藏、展示文物的場所,也是普通觀眾了解歷史的平臺。在這里,參觀者可以最直接的了解歷史的發(fā)展進程,感受各種文化氣息。所以講解員要對所陳列的各種文物歷史、文化、所蘊含的時代價值等有一個深層次的認知。只有真正做到了解并懂得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歷史,才能更好的把文物介紹給觀眾。一些歷史類的博物館,單單靠陳列展品是無法起到教育作用的。例如春秋出土的鐵器,銹跡斑斑。如果沒有專業(yè)人士進行講解,在普通觀眾看來就是一些沒用的破舊鐵皮;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器,在觀眾眼中,不過是幾塊簡單的石頭。所以,講解員只有自己真正了解每一件陳列的文物,才能更好的將每一個知識加以整合,通過自身的講解藝術,將觀眾帶入進去。在為觀眾答疑解惑的同時,也讓文化深入人心,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傳遞文化價值的作用。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講解員,就要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收外部知識,并加以融合,將自己的思考、積累全部展現(xiàn)出來,與觀眾形成一種思想的碰撞。做到與時俱進,在不斷的變革中,將最新的發(fā)現(xiàn)、觀點傳達給觀眾,永遠保持一顆高度敏感的心。同時也應當定期參加一些系統(tǒng)的培訓,多同專家學者進行交流討論,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并將所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工作中。并且不斷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在不斷夯實專業(yè)基礎的同時,使講解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正確的服務禮儀
文博講解員看似是一項很簡單的工作,但是它對身體素質也有一定要求?,F(xiàn)在各種鑒寶、考古節(jié)目的熱播,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走進博物館,興起了一股“博物館熱”。據統(tǒng)計,全國共有2100多座博物館,每天要承接數(shù)十萬的參觀人群,但是專職講解隊伍才僅僅2萬人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講解員每天要站數(shù)小時之久去不停的為前來參觀的游客進行講解。但這也僅僅是平時的工作量,如果算上節(jié)假日等客流高峰時,講解員的工作時間還要再增加數(shù)倍。所以這就要求每一個講解員都要擁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去應對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面對每一批來客時都會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去為游客提供專業(yè)的講解,做出正向的引導。并且在面對參觀者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態(tài)和服務禮儀。當你給觀眾留下良好的形象時,觀眾才會愿意繼續(xù)聆聽下去,這也會達到更好的講解效果。
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就需要講解員多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光是體能方面,外貌、儀態(tài)、聲音等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在進行具體的講解時,表情一定要自然大方,語速要適中,口齒要清晰,聲音要響亮,讓每一個參觀者都能很清晰的聽到講解。而且在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shù)募尤胍恍┦謩?,這也會給講解效果起到更好的幫助作用。對于觀眾的提問,一定要及時解答,當提問人數(shù)較多時,可以適當?shù)陌矒釙簳r照顧不到的觀眾,切不可毫無回應。
3 擁有優(yōu)秀的語言功底
文博館內陳列的展品,每一件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果不是專業(yè)的人員,很難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并且每天前來參觀的游客素質參差不齊,這就需要講解員可以用最通俗易懂,又幽默風趣的語言,將這些深厚的文化內涵傳達給觀眾,又不會讓觀眾覺得枯燥乏味。所以文博講解員不僅是一項專業(yè)素質要求很高的工作,更是一項彰顯語言魅力的藝術。作為文化的傳播者,其語言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能否將文化遺產中深刻內涵有效的傳達給觀眾[1]。
因此,切忌一個講解版本應對所有觀眾。要因材施教,面對不同的觀眾,做出不同的講解形式。針對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年齡的人,要有不同的講解方法。例如面對孩子時,就要用最通俗易懂、且極具趣味性的語言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其可以更好的明白講解內容。面對老年人時,語速就要適當放慢,并以老年人所關注的點進行切入,更好的代入藏品文化......講解員要根據不同觀眾的不同需要,以不同視角進行講解,讓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都能感受到展品的文化內涵[2]。
4 擁有較強的心理承受力和應變力
作為一個講解員,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這就需要我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快速的應變能力。無論遇到什么突發(fā)情況,都要沉著冷靜。當面對同觀眾意見產生分歧時,切莫情緒化,要求同存異,友好的進行交流。不要讓情緒影響服務態(tài)度,任何時候都要不卑不亢,以最專業(yè)的態(tài)度去做好工作。
5 結論
總之,講解員不僅是一項需要專業(yè)技術的工作,也是一項語言魅力的藝術。其自身素質的提升,無論是對自身的發(fā)展,還是對社會的發(fā)展都意義重大。所以要做好傳播者和服務者的角色,讓觀眾銘記歷史,傳遞價值,為文博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尹婷.提升博物館講解員基本素質的途徑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1):154-155.
[2]黃子立.淺析博物館講解員因人施講的方法[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2):91-93.
作者簡介
寧靜(1986-),女,達翰爾族,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本科,助理館員(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文博講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