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宸銘,劉 宇,盛 瑛,徐佰達,靳天慧,劉葉紅,馬 濤,王 倩,徐紅波,宗剛軍,
血管鈣化 (vascular calcification, VC)是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病變、血管損傷、慢性腎病和衰老等普遍存在的共同病理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血管壁僵硬、順應(yīng)性降低,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事件、腦卒中和外周血管病發(fā)生的重要標(biāo)志病變[1]。 由于VC機制復(fù)雜,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
近年來,有研究[1-2]發(fā)現(xiàn),生長轉(zhuǎn)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作為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新成員,具有逆轉(zhuǎn)小鼠因高齡化導(dǎo)致的心、腦血管疾病,保護血管內(nèi)皮的作用。VC雖發(fā)生機制復(fù)雜,但其發(fā)生機制之一為血管內(nèi)皮損傷,由此猜測GDF11或可影響VC進程。該研究擬建立SD大鼠VC模型,探討GDF11對VC的作用,旨在尋找新的VC干預(yù)靶點,為治療VC提供新的可能。
1.1 動物30只6月齡雄性SD大鼠,400~500 g,購自南京市江寧區(qū)青龍山動物繁殖場。動物分籠飼養(yǎng),自由攝食和飲水,室溫控制在(24±2) ℃,濕度<60%,光照時間為8:00~20:00。實驗前禁食12 h,不禁水。
1.2 儀器與試劑大鼠固定板、注射器、動物灌胃器、動物解剖器材、離心機、水浴鍋、瓊脂凝膠電泳系統(tǒng)、分光光度儀、病理包埋機及切片、大鼠源r-GDF11(武漢EIAAB公司);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GDF11 ELISA試劑盒(武漢EIAAB公司);GDF11蛋白溶媒(武漢EIAAB公司;組分:NaH2PO4、NaCl、咪唑、10%甘油、pH 8.0);BMP4(100 μg)、成骨特異性轉(zhuǎn)錄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100 μg)、GDF11(100 μg)抗體(英國abcam公司);β-actin抗體(50 μl,上海absin公司);山羊抗小鼠HRP標(biāo)記二抗、羊抗兔HRP標(biāo)記二抗(1 ml,上海碧云天公司);蛋白marker(上海Thermofisher分公司);生理鹽水、花生油、尼古丁(上海碧云天公司);維生素D3(vitaminD3,VD3)(上海碧云天公司);無水乙醇、組織標(biāo)本包埋盒(武漢伊艾博公司)等。
1.3 方法
1.3.1實驗動物的分組及模型制備 30只6月齡SD大鼠隨機均分為5組。在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1周后進行實驗。鈣化組予以生理鹽水(1 ml/kg),溶媒組溶媒液(1 ml/kg),低濃度組(5% GDF11 1 ml/kg)、中濃度組(10% GDF11 1 ml/kg)、高濃度組(20% GDF11 1 ml/kg)進行腹腔注射,每日1次,持續(xù)7周[3]。實驗第7周末,配置尼古丁·花生油懸濁液10 mg/ml(1g尼古丁攪拌融入100 ml花生油),VD3·無水乙醇6×106U/ml,分別在實驗第7周末最后一天8:00、18:00將配置好的尼古丁·花生油懸濁液攪拌均勻,并按25ml/kg對大鼠灌胃;取冷藏的VD3·無水乙醇溶液,按0.5 ml/kg對大鼠肌注一次[4],繼續(xù)飼養(yǎng)7周。實驗第14周末,每組SD大鼠均予以10%水合氯醛·溶液2 ml/kg腹腔注射麻醉。心臟采血獲取大鼠血液。取血之后,備皮、剖開胸腔腹腔,分離升主動脈至腹主動脈分叉處的主動脈血管。
1.3.2血液ELISA檢測 每組提取的血液放入抗凝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離心后上清液,按實驗分組順序分別加入BMP4、GDF11 ELISA試劑盒中。具體操作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
1.3.3鈣化病理學(xué)檢測 取每組3根主動脈,在生理鹽水中去除附著的結(jié)締組織、周圍脂肪及管腔內(nèi)的殘余血液。用濾紙吸干后取主動脈弓部行橫切,弓部至胸主動脈縱切,將切好的組織放入病理組織包埋盒,常規(guī)脫水、包蠟。使用石蠟切片機將動脈蠟塊切成4 μm薄片,毛筆蘸至溫水中輕展,載玻片撈出,烘烤載玻片至石蠟溶解,依次放入二甲苯、二甲苯、無水乙醇、無水乙醇脫蠟,烘箱烘干后,在紫外燈照射下Von kossa試劑染色10 min,之后HE染色復(fù)染,具體操作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光學(xué)顯微鏡下觀察各組動脈鈣化程度。
1.3.4Western blot檢測 將每組剩下3根主動脈分別放入EP管中,在碎冰中使用眼科剪將組織剪成泥狀,低溫提取主動脈總蛋白,檢測BMP4(一抗1 ∶1 000),RUNX2(一抗1 ∶1 000),GDF11(一抗1 ∶2 000)及內(nèi)參蛋白β-actin(一抗1 ∶3 000)。于80 V恒壓電泳40 min左右待marker分開后,調(diào)至120 V恒壓電泳至上樣緩沖液脫落,350 mA恒流轉(zhuǎn)膜80 min,5% BSA封閉1 h,孵育一抗4 ℃過夜,TBST洗膜5 min’5次,二抗(1 ∶1 000)室溫孵育1 h,洗膜5 min’5次,滴加ECL曝光液進行顯影,采用Image J軟件分析條帶灰度,以目的蛋白與β-actin比值表示相應(yīng)蛋白表達水平。
1.3.5免疫組化檢測 1.3.3步驟中蠟塊相同切片、脫蠟、水化、抗原修復(fù)、阻斷、封閉、洗滌孵育過夜,復(fù)染、脫水、透明封片(抗體稀釋度分別為:BMP4 1 ∶250,RUNX2 1 ∶150,GDF11 1 ∶50,羊抗兔HRP標(biāo)記二抗1 ∶50,山羊抗小鼠HRP標(biāo)記二抗1 ∶50)。光學(xué)顯微鏡200倍下觀察目的蛋白BMP4、RUNX2、GDF11的免疫組化。
2.1 Von kossa-HE染色觀察5組主動脈VC程度通過Von Kossa切片可見,鈣化組及溶媒組動脈中膜處有大量黑褐色鈣鹽沉積,中膜彈力纖維斷裂,縱向鈣化延伸及整根動脈標(biāo)本;低、中、高濃度組中膜鈣鹽沉積,彈力纖維斷裂情況較鈣化組及溶媒組明顯減輕,鈣鹽沉積量按低、中、高濃度依次減少,彈力纖維斷裂程度依次減弱。見圖1。
2.2 5組大鼠血清中BMP4、GDF11含量測定鈣箭頭處:鈣化組及溶媒組鈣鹽大量沉積,彈性纖維斷裂;低濃度組鈣鹽沉積,彈性纖維完整;中濃度組及高濃度組鈣鹽幾乎無沉積,彈力纖維光滑完整。
圖1 5組大鼠主動脈切片 Von kossa-HE染色 ×20
化組與溶媒組之間的血清BMP4、GDF11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鈣化組與低、中、高濃度組,溶媒組與低、中、高濃度組及低、中、高濃度組各組間血清BMP4、GDF11含量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隨r-GDF11劑量增加,血清GDF11含量越低(見表1,因RUNX2為核蛋白,血清中無法測得,故不采用ELISA法測定)。
2.3 鈣化標(biāo)志蛋白的表達Western blot顯示,隨r-GDF11濃度增加,鈣化標(biāo)志蛋白表達降低,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圖2)。免疫組化法檢測5組大鼠主動脈BMP4、RUNX2的表達:BMP4、RUNX2在鈣化組及溶媒組表達最明顯,呈棕紅色,在r-GDF11 3組則表達較少,低、中、高濃度依次表達減少,見圖3。
2.4 GDF11的表達免疫組化法檢測5組大鼠主動脈GDF11的表達:在鈣化組及溶媒組,GDF11表達微弱,在r-GDF11 3組中表達較高,低、中、高濃度組表達依次升高,呈棕紅色。Western blot顯示,隨r-GDF11劑量的增加,血管中GDF11含量升高。
VC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血管損傷現(xiàn)象,在包含了6 814個社區(qū)的白種人、美國黑人、西班牙人、中國人等動脈硬化研究中[2],男性的發(fā)病率分別是70.4%、52.0%、56.6%、59.2%,女性的發(fā)病率分別是44.7%、37.0%、34.8%、41.9%,而在當(dāng)時沒有發(fā)生動脈鈣化的人里,后3年隨訪內(nèi)有18%的人相繼發(fā)生鈣化。盡管進行了大量的VC研究,目前仍沒有針對VC的有效干預(yù)靶點。
表1 ELISA法測5組血清GDF11、BMP4含量比較
與鈣化組比較:□P<0.05;與溶媒組比較:#P<0.05;與低濃度組比較:△P<0.05;與中濃度組比較:☆P<0.05
圖3 不同濃度r-GDF11的鈣化標(biāo)志蛋白及GDF11的免疫組化 ×200
隨著TGF-β超家族的不斷深入研究,已有實驗[3]證實GDF11具有減輕動脈內(nèi)膜的損傷,維持粥樣斑塊穩(wěn)定、抑制骨質(zhì)形成的作用。動脈鈣化與粥樣硬化在致病因素、發(fā)病機制、形成過程中具有諸多相似之處。Mei et al[3]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性注射r-GDF11或腺相關(guān)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上調(diào)GDF11的表達能夠抑制血管內(nèi)皮去分化,減少內(nèi)皮細胞的凋亡及炎癥反應(yīng),穩(wěn)定粥樣硬化的脂質(zhì)池以及維持彈力纖維的形態(tài);在Lu et al[5]的研究中顯示,r-GDF11可以在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內(nèi)通過活化Smad2/3來抑制骨的形成。本實驗在對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劑量的r-GDF11的基礎(chǔ)上,通過肌注VD3和尼古丁灌胃誘導(dǎo)SD大鼠鈣化顯示,r-GDF11組較鈣化組及溶媒組的動脈鈣鹽沉積減少,動脈中膜彈力纖維保持完整,鈣化標(biāo)志蛋白表達降低,r-GDF11組與鈣化組及溶媒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說明r-GDF11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的VC的程度,但其機制并沒有完全闡明。VC的形成是多因素參與的結(jié)果,包括細胞的凋亡與自噬、炎癥細胞的活化與遷移、平滑肌細胞向成骨細胞轉(zhuǎn)化等。有研究[6]發(fā)現(xiàn)通過抑制Caspase-3可以減輕細胞鈣化;Mei et al[3]已發(fā)現(xiàn)GDF11可以通過活化TGF-β/Smad2/3,AMPK/eNOS信號通路,抑制JNK和NF-κB信號通路來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梢酝茰yGDF11的作用機制之一可能是通過活化Smad2/3信號通路來抑制Caspase-3。
在研究[7]調(diào)查中顯示,中國人血清中GDF11的含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的血清GDF11含量要高于男性,且血清中GDF11的含量與骨質(zhì)密度呈負相關(guān)[8];在動物研究[9]中發(fā)現(xiàn),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GDF11的含量隨年齡的增大而升高;而Glass[10]的研究證實,血清GDF11的升高是評估人類疾病的風(fēng)險因素。本實驗通過ELISA檢測血清GDF11顯示,血清中GDF11的含量與鈣化程度有關(guān),鈣化組及溶媒組的血清GDF11含量較r-GDF11組明顯升高,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可以說明鈣化程度越嚴(yán)重,血清GDF11含量越高。然而本實驗通過外源性注射r-GDF11減輕血管鈣化,血清中GDF11含量卻隨r-GDF11劑量的增加而減少,推測注射的r-GDF11可能集中于血管損傷處活化相關(guān)通路,參與內(nèi)皮及中膜的修復(fù),導(dǎo)致血清中游離的GDF11含量下降。
GDF11目前在心血管領(lǐng)域中已有多個成果,但沒有與血管鈣化有所相關(guān)的動物或細胞實驗。而本實驗在動物上探究了外源性予以r-GDF11與動脈血管鈣化之間的關(guān)系,完善了GDF11在心血管領(lǐng)域的作用,為臨床的VC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而如想將GDF11作為干預(yù)或治療VC的手段,需要更進一步分子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