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200]
《紅樓夢》的俠義觀念主要體現(xiàn)在對有俠義精神的人物塑造上。除了作者指明具有俠氣的倪二與柳湘蓮,畸笏叟還補充有馮紫英和蔣玉菡。歸納這些人物形象的特征后,可發(fā)現(xiàn)作品中有俠氣的人物不止于此。如今人們忽視他們,是因為明清時代俠的內涵與如今不同。一些在明清時代被稱為俠的人,如今已不能被稱為俠。因為明清時期,稱人為俠著眼于倫理道德,俠具有生活化與世俗化的特點。
在《紅樓夢》里,作者明確指出具有俠義精神的有兩個人物:倪二與柳湘蓮。第二十四回標題中“醉金剛輕財尚義俠”,尚義俠的醉金剛即是倪二。第四十七回評價柳湘蓮“素性爽俠”?;僳胚@樣評價《紅樓夢》里的俠義描寫:“寫倪二、(紫)英、湘蓮、玉菡俠文皆各得傳真寫照之筆?!薄皞b文”指有關俠義的文字??上в嘘P馮紫英的情節(jié)太少,我們難以了解他的俠義行為。下文試圖通過分析倪二、柳湘蓮、蔣玉菡這三個形象,歸納作者的俠義觀。
第二十四回里,賈蕓想和舅舅卜世仁賒些冰片麝香送給鳳姐,以爭取監(jiān)種大觀園的花木工程。卜世仁冷漠、吝嗇,不愿幫助孤兒寡母,甚至譏諷侄兒無能。賈蕓走投無路之際,碰到街坊倪二。倪二察覺到賈蕓郁郁寡歡,便說:“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訴我,替你出氣……得罪了我醉金剛倪二的街坊,管叫它人離家散!”聽說卜世仁一段事后,倪二道:“我這里現(xiàn)有幾兩銀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買辦。這銀子我是不要利錢的,也不用寫文約?!蹦叨且粋€放高利貸、賭博的潑皮,卻能做出如此俠義之舉。他與賈蕓原沒有交情,但當聽說賈蕓被舅舅欺侮、處境困窘時,勃然大怒、慷慨解囊,而且執(zhí)意不寫文約、不要利息,可見其急人之急、仗義輕財。倪二與先秦時代的游俠有相似之處。司馬遷評價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可見曹雪芹認為,即使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世俗規(guī)范,只要能振人不贍、救人之急、仗義輕財,便可被稱為義俠。
再說另一位俠客柳湘蓮。第四十七回柳湘蓮出場,作者評價他:“素性爽俠,不拘細事,酷好耍槍舞劍,賭博吃酒?!笨磥砥湫幸彩恰安卉売谡x”,與倪二相似。爽俠之爽意為直率、痛快,應與豪爽、爽直之爽同義,爽俠是說他直率、豪爽而俠義。第四十七回賴尚榮當官后,賴大家的請賈府眾人及現(xiàn)任官長、世家子弟去花園吃酒。賈寶玉、柳湘蓮、薛蟠都出席了。透過賈寶玉和柳湘蓮的交談,我們得知柳湘蓮新筑了秦鐘的墳。前文沒有提及柳湘蓮和秦鐘的交情,他們二人可能通過寶玉認識,交往的時間不長。柳湘蓮知道寶玉不便出來,便打點了上墳的花銷。家里一貧如洗,也要打點朋友的身后事,可見他仗義輕財、有情有義。其后他苦打薛蟠是因人格尊嚴被辱。薛蟠有龍陽之好,以為柳湘蓮是優(yōu)伶一類的人,叫他小柳兒,舉止輕浮。柳湘蓮惱羞成怒,把薛蟠引到人跡稀少的地方痛打,直到薛蟠說:“好老爺……從今以后我敬你怕你了”才住手。這段情節(jié)說明柳湘蓮極為自尊自愛,重視人格尊嚴且敢于反抗侮辱自己的人。這段描寫中有一個細節(jié),“湘蓮走上來瞧瞧,知道他是個笨家,不慣捱打,只使了三分氣力”,這個關懷弱者的細節(jié)也體現(xiàn)了俠義情操。第六十六回薛蟠被強盜劫去貨物,柳湘蓮碰巧經(jīng)過,他趕散強盜、奪回貨物,救了薛蟠等人?!奥芬姴黄?,拔刀相助”是俠的典型特征。司馬遷在《游俠列傳》里評價游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边@句話可以用來評價柳湘蓮的俠舉。柳湘蓮在救人、趕強盜時,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他不僅救人之急,還不計前嫌,之前他與薛蟠有沖突,但危急關頭他不計個人恩怨,挺身而出。
蔣玉菡在二十八回出場,他是忠順親王府的優(yōu)伶,和寶玉一見如故,互贈了汗巾,這成為日后寶玉挨打的原因之一。前八十回對蔣玉菡的描寫只有這些,但我們可以通過脂批推斷一些后面的情節(jié)。脂硯齋于第二十八回批道:“蓋琪官雖系優(yōu)人,后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笨芍谫Z府破敗、寶玉落魄之時,蔣玉菡供奉、救助了他。賈府被抄家后,寶玉也成了負罪之人,世情惡衰歇,常人往往避之不及,但蔣玉菡有情有義、救人之急,頗具俠義精神。
由此,本文大致歸納曹雪芹的俠義觀:在他看來,俠義指趨人之急、仗義疏財、自尊自愛、有情有義、不計前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精神或行為。需要補充的是,作者筆下的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具有生活化與世俗化的特點,接近司馬遷所言的“布衣之俠”。
《紅樓夢》是一部為閨閣立傳的作品,塑造了大量動人的女性形象。作者的俠義觀念不只表現(xiàn)在男性人物上,上文歸納的俠義精神或行為,紅樓女兒也或多或少有所表現(xiàn)。
其一是自尊自愛、重視人格尊嚴,尤三姐即是一例。尤三姐怒斥賈珍、賈璉與柳湘蓮痛打薛蟠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關尤三姐的情節(jié),可與柳湘蓮的對照來看。二人都是先被別人“錯會了意”,而后通過反抗、教訓行為維護自己的尊嚴。柳湘蓮被薛蟠誤認為是“風月子弟”、優(yōu)伶一類;尤三姐被賈氏兄弟誤認為是取樂的粉頭,二人對此的反應都很激烈。第六十五回寫賈珍、賈璉想玩弄尤三姐,她怒言:“這會子花了幾個臭錢,你們哥兒倆拿著我們姐兒兩個權當粉頭來取樂兒……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把你兩個的牛黃狗寶掏了出來!”“自己高談闊論,任意揮霍灑落一陣,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樂?!敝笏3W脚?、作踐二人,于是兄弟倆心生悔意,再也不敢輕薄。尤三姐身份不夠高貴,不能算“正經(jīng)主子”。在當時的環(huán)境,美麗而無地位,就有淪為玩物的風險。她自尊自愛,重視人格尊嚴,敢于反抗侮辱自己的人。她知道姐姐尤二姐軟弱,便拼命保護姐姐,可見也是勇敢而仗義的。第六十六回寫柳湘蓮誤聽傳言,質疑尤三姐的節(jié)操,故欲索回定情信物鴛鴦劍,尤三姐還劍并自刎而死。究其自殺的原因,除了愛情無望,更重要的是名譽被毀而無計挽回。柳湘蓮稱她是“剛烈賢妻”,在明代,有把烈女稱為俠的傾向,這點下文會細述。尤三姐與柳湘蓮這一對在個性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尤三姐似也可被稱為“素性爽俠”。
其二是不計前嫌、救人之急。救助落魄寶玉的俠人,除了蔣玉菡,還有茜雪。茜雪的故事,前八十回中主要見于第八回和第十九回。第八回,乳母李嬤嬤屢次掃寶玉的興,還喝了他的楓露茶。于是,當丫鬟茜雪呈上普通的茶時,寶玉大發(fā)雷霆,甚至驚擾了賈母,他說:“攆了出去,大家干凈!”寶玉指的是攆走李嬤嬤,這不可能辦到。最終無辜的茜雪被攆走了,可能是因為寶玉遷怒于茜雪,也可能是因眾人想借替罪羊息事寧人。前八十中茜雪的故事止于此,但我們可以根據(jù)脂硯齋和畸笏叟的評點了解八十回后的情況。第二十回中有畸笏叟批語:“茜雪玉(獄)神廟方呈正文……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钡诙刂杏谢僳排Z:“《獄神廟》回有茜雪、紅玉一大回文字?!备鶕?jù)吳世昌、孫遜等先生的推論,茜雪和林紅玉前往獄神廟搭救寶玉出來。茜雪之前遭到寶玉的不公對待,無錯卻被怒斥、攆出,但她在寶玉落難時,竟然能不計前嫌、仗義援助,具有俠者風采。
其三是知恩圖報。這一點雖然未在倪二、柳湘蓮、蔣玉菡身上體現(xiàn),卻也是俠義精神的重要元素。陳平原在《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寫道:“知恩不酬或者有仇不報,都有悖于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薄皞b客為報恩而行俠,這基本是唐代小說家的發(fā)明?!贝薹钤礆w納的俠的八個特征中,也有“受恩勿忘”。雖然近現(xiàn)代武俠小說更強化對報仇的書寫,但報恩主題實際上也是源遠流長的?!都t樓夢》里報恩行俠的代表人物是劉姥姥,江中云在他的論文里提到劉姥姥具有俠義美德,他的理由是劉姥姥感念王熙鳳接濟之恩,在賈府被抄家后,救助了差點被狠舅奸兄出賣的巧姐。劉姥姥不顧個人安危、知恩圖報、救人之急,故具有俠義精神。
要之,《紅樓夢》里有俠氣的女性形象,其言行、精神與幾位男俠相近,大致符合作者的俠義觀。
俠最早出現(xiàn)于先秦時期,《韓非子·五蠹》里說:“俠以武犯禁?!薄胺附哒D,而群俠以私劍養(yǎng)。”韓非粗略勾勒出俠的特征,對俠持批評態(tài)度。司馬遷對俠的態(tài)度與韓非相反,他在《游俠列傳》里寫道:“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司馬遷主要介紹了卿相之俠、布衣之俠這兩種游俠,他尤其欣賞像朱家、劇孟、郭解這樣的布衣之俠,贊美他們趨人之急、仗義疏財、以德報怨的俠義精神。這些俠義精神,成為中國俠義文化的源頭。之后,班固在《漢書》中批評游俠:“以匹夫之細,竊生殺之權?!边@種評價代表了封建正統(tǒng)觀念。
漢代以后,史書上再難見到對俠的描寫,但是歷代文學作品中的俠卻大放異彩。陳平原在《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寫道:“而當表現(xiàn)俠客的任務由史家轉移到詩人、小說家、戲劇家肩上時,這種俠客形象的主觀色彩更是大大強化?!薄懊看骷叶家罁?jù)自己所處的歷史背景及生活感受,調整‘俠’的觀念?!标惼皆J為俠逐漸從一種具象群體轉化成一種精神,而且俠義觀念并非是單一、靜止的,它與時代背景及作者獨特的見解密切相關,此說大有見地。魯?shù)虏耪J為魏晉時俠向豪強化轉變,唐代豪俠形態(tài)各異,宋明時俠世俗化,清代俠官化。由于《紅樓夢》寫于清初,本文重點考察明清時期的俠義觀。
明人的俠義觀念與前代相比略為特殊,這一點前人已有研究。王冉冉在論文里提到:“在明代,稱人為俠時著眼于倫理道德是明人‘俠’觀念的本質特征?!边@里的倫理道德主要指儒家觀念,因此節(jié)婦烈女也可被稱為俠。除了著眼于倫理道德,明代的俠還有世俗化、生活化的特點,俠客形象符合市民的審美趣味。馮夢龍稱贊杜十娘是“千古女俠”,其實是深受當時的俠義觀念影響。清代文學作品中的俠官化,這一點前人亦已闡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清代俠義小說大多創(chuàng)作于清代中后期,而《紅樓夢》創(chuàng)作于清前期,曹雪芹的俠義觀應主要受明代影響。故曹雪芹塑造俠形象時著眼于倫理道德,像蔣玉菡這樣具有陰柔之美的人可被稱為俠,烈女尤三姐也被稱為俠。同時他筆下的俠有明顯的世俗化特征,潑皮、優(yōu)伶、婢女皆可為俠。曹雪芹繼承了傳統(tǒng)的俠義觀念,同時也深受明代獨特的俠義觀的影響。故他筆下的俠既像太史公所贊頌的游俠,又像明人所推崇的世俗之俠。
①②③〔清〕曹雪芹:《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99頁,第440頁,第586頁。
④⑤⑥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頁,第28頁,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