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姍姍
(膠州市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山東青島 266300)
犬細小病毒病是由犬細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科、鼬科動物的烈性傳染病[1],1983年首次證實我國存有犬細小病毒病流行[2]。犬細小病毒病發(fā)病率高,傳染性強,治愈后可重復感染,嚴重的威脅犬的健康[3]。為了降低此病發(fā)病率,提高治愈率,筆者對109 例犬細小病毒病疑似病例進行鑒別診斷,并對確診病例進行治療研究,旨在尋找有效防治犬細小病毒病的治療方案,為本病的治療和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試驗病例來自1—4 月煙臺某寵物醫(yī)院109 例犬細小病毒病疑似病例。病犬臨床癥狀輕重不同。
藥品和試劑見表1。
表1
顯微鏡,微量移液器,透明膠帶,錐形瓶,吸頭,試管,量筒,改良式血細胞計數(shù)板,血蓋片,沙利氏吸血管,計數(shù)器,沙利氏血紅蛋白計一套。
詢問病犬主人所飼養(yǎng)犬的年齡、免疫情況、飲食情況、發(fā)病經(jīng)過、是否接受治療及飼養(yǎng)環(huán)境狀況等。
犬細小病毒病患犬初步診斷時會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癥狀,可借助視診、觸診、聽診、嗅診進行初步診斷。視診:觀察病犬精神狀態(tài),病犬多神沉郁,眼球凹陷,嘔吐物中可見大量氣泡,排泄醬油樣番茄樣的血便,可視黏膜是否發(fā)紺等。觸診:牽拉病犬皮膚表現(xiàn)出彈性減弱。聽診:病犬多數(shù)表現(xiàn)心跳加速、心律不齊常伴有心雜音。嗅診:嗅聞病犬的氣味,有無犬細小病毒病特有的腥臭的刺鼻氣味。
2.3.1 血常規(guī)檢查使用2.5mL 注射器從后肢靜脈采取0.5mL血液(日齡較小的犬,后肢靜脈采血困難可采用頸靜脈采血),將采集的血液迅速轉移至試管內,放入檢測區(qū),設置動物品種,選擇START按鈕,樣品即被旋轉180°,靜候1min 出現(xiàn)結果,打印結果。
2.3.2 犬細小病毒快速檢測卡檢測法采少許糞便及肛門腺分泌物靜置1min,取上層液2~3 滴于試紙樣品孔中,5min 后觀察結果。
結果判定:陽性(+),當C 處T 處同時顯示紅色線條時,判為陽性;陰性(-),當C 處顯示紅色線條,T 處不顯色時,判為陰性。當C線不顯色時,無論T 線是否顯色,結果均判為無效。
2.4.1 治療方法將于1—4 月之間在煙臺某寵物醫(yī)院就診的57 例犬細小病毒確診病例分為4 組,每組13 只,對4 組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法。
第1 組用藥方案:
1)犬用五聯(lián)血清:2 mL/kg·bw,皮下注射。
2)愛茂爾:2~4mL/次,皮下注射。
3)頭孢曲松鈉0.2~0.5mg/kg·bw+地塞米松0.05mg/kg·bw+0.9%氯化鈉,靜注。
4)止血敏0.4mg/kg+輔酶A 100 IU+VC 0.5g+VB12 mL+VB62 mL+ATP 2 mL+5%葡萄糖,靜注。
第2 組用藥方案:
1)單抗:2mL/kg·bw,皮下注射。
2)愛茂爾:2~4mL/次,皮下注射。
3)頭孢曲松鈉0.2~0.5 mg/kg·bw+地塞米松0.05 mg/kg+0.9%氯化鈉,靜注。
4)止血敏0.4mg/kg+輔酶A 100 IU+VC 0.5g+ATP 2mL+VB12mL+VB62mL+5%葡萄糖,靜注。
第3 組用藥方案:
1)單抗:2mL/kg·bw,皮下或肌注。
2)犬用五聯(lián)血清:2mL/kg,皮下注射。
3)愛茂爾:2~4mL/次,皮下注射。
4)頭孢曲松鈉0.2~0.5mg/kg·bw+地塞米松0.05mg/kg+0.9%氯化鈉,靜注。
5)止血敏0.4mg/kg+輔酶A100IU+VC 0.5g+ATP 2 mL+VB12 mL+VB62 mL+5%葡萄糖,靜注。
第4 組用藥方案:
1)犬用五聯(lián)血清:1~2mL/kg·bw,皮下注射。
2)單抗:2mL/kg·bw,皮下或肌注。
3)愛茂爾:2~4mL/次,皮下注射。
4)頭孢曲松鈉0.2~0.5mg/kg·bw+地塞米松0.05mg/kg+0.9%氯化鈉,靜注。
5)止血敏0.4mg/kg+輔酶A100IU+VC0.5g+VB12mL+VB6 2mL+ATP 2mL+5%葡萄糖,靜注。
6)灌腸:云南白藥10~30mL/kg+適量補液鹽。
上述藥物1 次/d,連續(xù)使用2~5d。注意補充口服補液鹽,糾正酸堿平衡。
犬細小病毒病疑似病例多為斷奶后不久或3 月齡以內幼犬,臨床上大多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腹瀉,脫水。部分表現(xiàn)體溫升高,食欲廢絕。心跳明顯加快,有雜音,部分伴有心律不齊。眼窩下陷,眼角有灰白色黏稠分泌物,可視黏膜蒼白。便血,有腹瀉和嘔吐現(xiàn)象,腹瀉物為稀水樣,隨后呈番茄汁樣,有特殊的腥臭味,劇烈腹瀉呈噴射狀,腹瀉物為深紅色的血水。經(jīng)過初步診斷疑似病例中可能有59 例患有犬細小病毒病,確診還需輔助實驗室診斷進行。
3.2.1 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以一例CPV 病犬就診時及用單抗療法治愈后血常規(guī)結果為例。
從表2 中可以看出,LYM 減少,LY%降低;GRA 增多,GR%升高;MCH 增多,其它檢測指標均正常。表明病犬可能存在免疫缺陷,細菌感染,貧血。
3.2.2 犬細小病毒檢測卡診斷法結果在檢測板T、C 處各出現(xiàn)一條紅線(圖1),表明可以確診為得此病。對109 例病例使用抗原試紙檢測,陽性52 例,占48.15%;陰性57 例,占52.29%。
表2 就診時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
圖1 檢測結果
表3 不同治療方案治療犬細小病毒病的效果比較
通過試驗對比觀察(表3),第1 組病犬應用血清治療后在4 個組中治愈率最低,第3 組同時應用單抗和血清治療效果最好;第2組應用單抗治療,治愈率較高;第4 組病犬使用單抗、血清配合灌腸療法,治愈率偏低。
通過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第1 組用藥方案治療費用相對較低,易于使中低收入人群接受,飼管得當,體質良好的病犬可耐過;第2 組用藥方案價格較第1 組高,適合發(fā)病初期的病犬,可以有效控制該病的進一步發(fā)展;第3 組用藥方案同時使用單抗和血清,價格較高,臨床上應用此療法治愈率有效率均較高超過92.3%;第4 組方案適應于病情嚴重,便血明顯,脫水嚴重的犬。灌腸具有止血,清腸,補充體液,改善脫水癥狀,防止繼發(fā)感染的作用。但灌腸時操作不合理易導致腸道損傷,此方法不能反復使用,一般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d,反復使用易造成腸黏膜的損傷。
治愈本病的關鍵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本病早期病毒在血液中存活,運用血清或單抗可以直接對病毒起作用,病程發(fā)展到后期,病毒進入細胞,血清或單抗的作用減弱。發(fā)病初期血清和單抗同時大劑量應用,對本病的治療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發(fā)病后期主要以對癥和支持療法為主,而且血清和單抗的大劑量應用也可以大大縮短治病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