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斌魁
摘 要: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原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建設水平,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的控制,提高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實現混凝土施工的預期效果。論文主要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關鍵詞:建筑工程; 混凝土施工; 施工技術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中,我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應用更加廣泛,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為了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性,施工單位需要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1 溫度裂縫
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在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下,混凝土內部會擴張,使工程建筑表面出現裂縫,混凝土施工溫度裂縫大小有所不同。為了規(guī)避裂縫問題,技術人員在攪拌混凝土時,可以加入適量緩凝劑,減緩水泥的水化速度,減少水化熱,減少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另外,還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鋼筋和纖維,提高混凝土構建的抗變形能力,減少溫度裂縫;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可以使用液壓活塞式混凝土泵,降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澆筑溫度,緩解溫度裂縫問題。
1.2 沉陷裂縫
沉陷裂縫主要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均勻、土質松軟以及回填土不密實、浸水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的。并且,在模板剛度不滿足要求、模板支撐間距過大、底部松動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沉陷裂縫,尤其在冬季,土體中含有凍土層,支撐在凍土中的模板在凍土化凍后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問題。通常情況下,沉陷裂縫的主要形式是深進裂縫、貫穿性裂縫,裂縫的走向和沉陷關系比較密切,一般和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大的沉陷裂縫會出現錯位,裂縫寬度一般和沉降量呈正比關系。但是,裂縫寬度不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地基變形穩(wěn)定后,沉陷裂縫也會不斷穩(wěn)定。
1.3 干縮裂縫
干縮裂縫會影響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干縮裂縫多出現在混凝土養(yǎng)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約7d。造成干縮裂縫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fā)程度不同導致變形不同。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利用收縮量小的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合理控制水灰配比,預防干縮裂縫問題。
1.4 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主要是混凝土剛凝結時,受天氣,如大風和高溫的影響導致混凝土表層水分流失,混凝土體積收縮,造成建筑表面龜裂。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
2.1 配比技術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注重施工現場的要求和施工成本,確保施工的經濟性和合理性,確定性價比較高的配合比。施工現場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論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業(yè)之前,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混凝土各組成部分的用量,將其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集料用量誤差一般在±2%以內,水用量誤差在±1%以內,水泥和外加劑用量誤差在±1%以內。另外,技術人員需要測量集料的實際含水量,根據選定配合比,合理調節(jié)水的摻入量,確?;炷两M成部分用量比例滿足配合比要求,提高混凝土質量。
2.2 拌和技術
通常情況下,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后,要進行混凝土拌和作業(yè),技術人員要合理控制拌和時間,確?;炷涟韬偷木鶆蛐?。一般情況下,冬季混凝土拌和作業(yè)需要控制在3min以內,其他季節(jié)混凝土拌和時間約2min。
2.3 澆筑技術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普遍采用分層的施工方式對建筑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即在第一層澆筑全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二層的澆筑,如此反復直至澆筑完成,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減少施工縫。在此過程中,應保證分層處理的有序性和規(guī)范性,并且在澆筑施工過程中,盡量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方向逐步進行混凝土澆筑。
2.4 振搗技術
技術人員要合理控制振搗技術,確?;炷翑嚢璧木鶆蛐裕皶r排出混合料中的空氣,確保其密實性,避免出現局部混凝土缺失問題。施工單位需要適度振搗,不能出現過振、漏振問題,在振搗混凝土下沉變慢、無氣泡問題時,說明振搗到位。另外,技術人員需要根據混凝土的類型、施工實際情況,將振搗作業(yè)劃分成機具操作和人工操作2種形式,均勻地布設混凝土振搗插入點,實現上下層混凝土的融合,減少分層裂縫問題,一般振搗作業(yè)持續(xù)時間是20s,確保邊角部位振搗就位。
2.5預制樁施工技術
建筑市場環(huán)境的多元化是指建筑施工技術與材料設備水平的提升,在采用灌注法進行預制樁施工控制過程中,需將保證澆筑混凝土的連續(xù)性作為目標。具體來說,相關建設者先要把預制完成的混凝土樁打至地基,并固定。此過程,作為重要的施工處理環(huán)節(jié)就是沉樁,可通過靜力壓載、錘擊法以及振動壓載方式實現質量效果控制。此外,預制樁施工技術人員還要對構件的基本特性與地基結構環(huán)境進行綜合考量,以提高施工處理工作開展的適用性與可靠性。
2.6 養(yǎng)護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在12h以內進行養(yǎng)護,并定期做好表面灑水作業(yè),針對塑性低的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實行噴霧養(yǎng)護模式。一般情況下,養(yǎng)護作業(yè)持續(xù)時間在14d以上,養(yǎng)護過程中必須確?;炷帘砻娴臐駶櫺?。為了避免混凝土開裂問題,技術人員需要使用濕潤的草簾和麻片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覆蓋。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的優(yōu)化措施
3.1 加強施工現場質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施工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施工全過程的控制,針對各項不利影響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協調各施工要素的關系,為施工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持。另外,還需要加大施工過程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發(fā)現質量不合格的問題立即責令返工。除此之外,合理調配工作流程、合同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和施工人員,并加強施工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做好施工現場質量監(jiān)督管理工作。
3.2 做好安全隱患排除和安全指導工作
我國建筑行業(yè)人口流動性比較強,現場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加大安全隱患排除與現場安全指導工作的力度,向施工人員強調安全施工要求和操作流程,并加強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減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施工技術應用和管理,及時更新并優(yōu)化施工技術,以滿足工程項目建設要求。
3.3 有效處理混凝土裂縫問題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過程中,存在很多施工裂縫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為操作失誤、環(huán)境和溫度條件等,裂縫出現后,在不及時管控的情況下會更加嚴重。在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加強混凝土強度管理,避免出現裂縫問題,還可以引進先進技術進行預防,集中控制混凝土裂縫問題,提高混凝土內部的整體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做好混凝土澆筑工作,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準備工作到養(yǎng)護工作全過程的監(jiān)督和管理,需要從質量、安全、進度等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縫問題,施工技術人員需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樂許.淺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
[2]朱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養(yǎng)護關鍵技術[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8).
[3]蔡保龍.談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見問題的技術處理[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