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娟 魏代禮
摘 要: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為培養(yǎng)適應產業(yè)發(fā)展需求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文章從新能源汽車課程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問題、課程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探索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到新能源汽車的課程教學,從教學方法、課程考核方式、實踐教學、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達到使學生學以致用,進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目的。關鍵詞:新能源汽車;課程改革;教學模式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08-217-02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order to turn out innovativ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 curriculum,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necessity of curriculum reform,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of new energy vehicles,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from teaching methods,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students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modelCLC NO.:?G423.07 ?Document Code: B??Article ID: 1671-7988(2020)08-217-02
前言
由于石油短缺、環(huán)境污染、氣候變暖等環(huán)境問題的嚴峻挑戰(zhàn),人們越來越重視環(huán)境保護。為減少非再生資源的使用,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根據(jù)工信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124.2萬輛和120.6萬輛。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如何培養(yǎng)適應行業(yè)發(fā)展需要和企業(yè)急需專業(yè)人才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應對企業(yè)對新能源汽車人才的需求,山東華宇工學院分別在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開設《新能源汽車》課程。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新能源汽車的類型、結構、工作原理、發(fā)展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等基礎知識,還涵蓋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能量管理、整車安全、充換電等關鍵技術。為適應新能源汽車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針對課程及學生特點,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新能源汽車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自2012年國務院發(fā)布實施《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如雨后春筍,發(fā)展迅速。比亞迪、奇瑞、長安、北汽等國內各大汽車制造商紛紛推出多款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美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2019年在上海建廠,為中國市場生產的車型Model 3電動車已開始交付。我國新能源汽車成為引領世界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汽車的課程教育旨在滿足新能源汽車人才的需求,通過新能源汽車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方向,理解新能源汽車的工作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車的結構及其關鍵技術。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同時也為我們的教學提供更多的思路。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隨著技術的進步,必將有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融入進來。教材無法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更新,傳統(tǒng)講授式的課堂已不再適應現(xiàn)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發(fā)展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對新能源汽車課程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2 新能源汽車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是一門與現(xiàn)代先進技術、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課程。在以往新能源汽車課程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學習課本的知識來應付考試,不能深刻的體會到新能源汽車這門課中的樂趣。教師上課中以課堂講授為主,與學生的交流較少,教學方式不夠靈活。學生對課前預習的熱情并不高,課前雖然布置了一定的預習任務,但很多學生不會主動去完成,與老師的交流大多集中在課堂講授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由于新能源汽車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涉及的知識領域較廣,課堂講授完成之后需要學生進行反饋或者查找資料進行知識拓展,很多學生會忽視這一環(huán)節(jié),缺乏動力。
3?新能源汽車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3.1 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改革
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遵循現(xiàn)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針對新能源汽車涉及知識領域多、技術更新較快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將移動互聯(lián)應用到教學中,教師通過藍墨云班、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將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課件、教學視頻等資料上傳至平臺,同時通過平臺下達任務、設置習題,并通過后臺進行監(jiān)督,使學生能夠利用手機進行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的學習。把學生課余的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構成教、學、評價、交流、監(jiān)督一體化的互動學習平臺。
課堂教學時恰當?shù)剡\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積極開展翻轉課堂、互動討論式、任務驅動式、案例式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課后布置練習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老師向學生提供知識拓展資料或布置任務,設置討論區(qū),對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各自的觀點,實現(xiàn)老師和學生的實時互動和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2 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以往新能源汽車的課程考核分為平時表現(xiàn)和期末考試兩部分。平時表現(xiàn)主要包括作業(yè)、考勤、階段性測驗等,期末考試以筆試為主??己朔绞街幸詫W生為中心的理念體現(xiàn)不明顯。將現(xiàn)有的成績組成的比例進行調整,降低期末考試的成績比例,增加對學生的過程性和創(chuàng)新性考核,比如學生在線上平臺的學習、答題、問題討論情況等。在平時考核中增加小論文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上課內容讓學生自選題目,撰寫一篇關于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論文。這樣老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后續(xù)教學進行調整。
3.3 注重實踐教學改革
新能源汽車課程中純電動汽車的結構、不同工況下的工作模式、動力電池的結構及充放電等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只通過課堂教授不易理解。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相應的教學教具帶到教室,或者在實驗室開展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將抽象的知識進行直觀形象地展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3.4 強化課程評價
成立新能源汽車課程組。組織教研活動,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研究。積極開展聽評課、說課、集體備課等活動。召開學生座談會或者通過網(wǎng)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組織實施、效果等方面的改進建議。
4 結論
新能源汽車不僅包括傳統(tǒng)汽車的知識,還涉及電化學、商業(yè)模式等方面的知識,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過程中,必將會有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融入到新能源汽車的課程教學,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以致用,進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本文依托德州市電動汽車動力控制與調試重點實驗室資助。
參考文獻
[1] 林玲,胡順安.應用型本科高校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4):225-226.
[2] 劉慶豐.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9(18):30-31.
[3] 李國彬.新能源汽車概論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內燃機與配件,2019(07):238-240.
[4] 李勇.新能源汽車概論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03):89-90.
[5] 王好芳.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分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