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易醒
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媽媽終于同意我養(yǎng)寵物的提議。
我決定,這第一只薩摩,就叫它“松子”。
夢里,有一只叫做“松子”的薩摩,不停沖著我叫。我擺擺手說,不行的,媽媽說按照我的作息,養(yǎng)你會把你餓死的。它依舊沖著我叫,然后就在我猶豫的時候,有人帶走了它。
醒來已經(jīng)是上午10點多,媽媽發(fā)來消息,問我起了沒,我說剛剛醒。媽媽說“你還說想養(yǎng)薩摩呢,就你這作息,一天就把它餓死了?!钡鹊?,這話,竟然和夢里,相差無幾。
按照媽媽的指示,到廚房找到了我的早餐,一邊吃一邊有“汪汪”聲在腦海里回蕩。我這顆想要養(yǎng)寵物的心啊,躁動不已。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因為爸爸媽媽總是不在家一一我總不能對著電視說話一一所以我就扮演床邊布娃娃的“媽媽”。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養(yǎng)一只寵物,陪我說話、陪我玩耍,而我能夠照顧它,給它一個家。
小學(xué)二年級,自然課本上有一個“養(yǎng)雞蛋”的實踐活動,老師要求每位同學(xué)帶一枚新鮮的雞蛋,想辦法讓它“活”一個星期。這還不簡單嗎?雖說雞蛋易破,但我的防護(hù)措施很多。我用了整整一包紙巾,把我的雞蛋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然后放進(jìn)了桌肚里吃完的餅干盒子里。
都說好奇心害死貓,我的好奇心卻害死了我的雞蛋。我總是擔(dān)心它會破,時不時拿出來檢查,稍稍手抖了那么一下,它就“死掉”了。雖然當(dāng)實踐結(jié)束的時候,班級里并沒有人養(yǎng)“活”了雞蛋,但對于我而言,足夠我難過好多天。
治愈我那顆難過的心的,是一只因為受傷而掉隊的鴿子。在我家樓下的花壇里,它的“咕咕”聲讓我停下了腳步,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回家,為了喂它還打翻了媽媽的米袋子。媽媽說怕它在家里亂飛,便把它關(guān)在了陽臺里。
那段時間,我看著鴿子一天比一天精神,感覺自己也一天比一天有活力。直到有一天放學(xué)回家,陽臺的紗窗彈了上去,鴿子也不知所蹤。我又一次陷入了難過的情緒之中,一邊難過還一邊說著,鴿子不是忠誠的動物,它不知道感恩。
后來鄰居家養(yǎng)了一只黑色的小狗,每次看到我都圍著我走,經(jīng)過媽媽的允許,我每天做完功課都可以幫鄰居奶奶遛狗,于是它成了我的臨時寵物。雖然我喜歡它,并且每天都想方設(shè)法從家里拿食物喂它,但它終究不屬于我。鄰居奶奶搬家后,我就再沒有見過它。
媽媽說我不是那種適合養(yǎng)寵物的人,一來不能很好的照顧它們,二來它們只能陪伴我很短的一段時間,一旦失去了,我會很難過。我多想向媽媽證明,我已經(jīng)足夠大了,是可以照顧好寵物的,而且我有很多很多的愛,我可以讓它們生活得很好。雖然它們只能陪伴我一陣子,但我會給它們幸福的一輩子。
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媽媽終于同意我養(yǎng)寵物的提議。
我決定,這第一只薩摩,就叫它“松子”。
可是,媽媽,為什么是一只魚?它又聽不懂我說話,又不會跟我互動。
媽媽說,魚兒的記憶比較短暫,不會記仇。你養(yǎng)好了是功德,養(yǎng)不好,魚缸我還能養(yǎng)點兒海草。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