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旭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30Cr1Mo1V 鋼是被廣泛應用于亞臨界大型火力發(fā)電機組中的高中壓轉子材料,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承受較高的溫度及壓力,因此需要有良好的綜合性能。為研究該材料的使用性能,進行了該材料破壞性性能試驗。
選取30Cr1Mo1V 材質作為試驗材料,冶煉方式為真空碳脫氧,具體熔煉分析見表1,試驗材料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試驗用料規(guī)格為φ1300mm×1300mm。試驗材料與訂貨產品同爐冶煉、同爐鍛造、同種工藝性能熱處理。
圖1 試驗材料工藝流程
表1 30Cr1Mo1V 試驗用料熔煉分析(%)
試驗材料在12500t 壓機上完成鍛造,采用兩次鐓粗,兩次WHF 法拔長,確保鍛件探傷合格。鍛件冒口及底部有足夠的切除量,共占錠身比例約20%,如圖1 所示,僅使用鋼錠內部質量較好的部分。鍛造溫度范圍為850 ~1240℃,整個鍛造過程大變形階段均采用高溫鍛造,成形階段為控制晶粒度采用低于1200℃成形。每次鐓粗后高度與鐓粗后直徑比H/D ≈0.6,拔長后的長度與鐓粗后的高度比L/H ≈2.2,鍛比6。鍛造加熱過程中,在第一火壓圓后,第二火采用≥1230℃溫度保溫36 小時以上,進行高溫擴散,以均勻合金元素分布、消除枝晶偏析、均勻枝晶組織。
圖2 30Cr1Mo1V 試驗材料在鋼錠中的位置
試驗材料在鋼錠中的位置見圖2,鍛后與產品同爐熱處理。鍛后熱處理根據鋼錠熔煉分析計算出材料的Ac1及Ac3實際溫度,確定鍛后熱處理正火及回火溫度參數,全過程鍛件表面捆綁熱電偶,監(jiān)測爐溫與料溫的差別,確保組織均勻、晶粒細化、消除應力,曲線如圖3 所示。
根據產品熔煉分析及第一次粗加工后超探情況制定調質曲線,如圖4 所示。
性能熱處理后對試驗材料進行了解剖分析。選取試樣位置見圖5,選取試驗項目見表2。
圖3 30Cr1Mo1V 試驗材料鍛后熱處理曲線
圖4 30Cr1Mo1V 試驗材料調質熱處理曲線
圖5 30Cr1Mo1V 試驗材料試樣位置選取
對30Cr1Mo1V 試驗料按圖5 要求進行解剖后,按表2 項目要求進行分析,最終得到結果見表3、表4、表5、表6 和表7,金相組織照片,如圖6 所示。
表2 30Cr1Mo1V 試驗材料、試驗項目
表3 成品化學分析(%)
表4 常溫拉伸試驗結果
通過本次破壞試驗,我們可以得知,在控制好原材料成分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鍛造工藝及熱處理工藝,完全可以得到內部性能及組織良好的30Cr1Mo1V 材料制造的產品。
表5 常溫沖擊試驗結果
圖6 金相組織照片(左100×,右500×)
表6 FATT50 值及上平臺能量值試驗結果
表7 顯微組織
徐晃在《三國演義》中第一次出場,手執(zhí)大斧,飛驟驊騮,直取崔勇。兩馬相交,只一合,斬崔勇于馬下,其殺傷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