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燕,王晶晶,胡冬梅,陳麗麗,張秀雙
(昆山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精神科六病區(qū),江蘇昆山 21530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治療難度極大且復雜性的疾病,該病具有病程時間長和反復發(fā)作的特征,由于長時間病程的影響和治療效果的不理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 團體操是一種輔助康復方法,通過運動康復療法能增強患者肢體協(xié)調能力,還可舒筋活絡,調節(jié)氣血,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社交、溝通能力,降低抑郁情緒,提高治療依從率[2]。因此,該文以病例隨機對照展開,探討團體操聯(lián)合藥物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療效觀察及對血脂水平的影響研究,以2009 年1月—2019 年10 月為研究段,報道如下。
選擇住院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86 例作為對象,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43)。 對照組男 23 例,女 20 例,年齡 30~66 歲,平均年齡(47.25±3.53)歲;病程 10~20 年,平均病程(14.7±1.5)年。 觀察組男 22 例,女 21 例,年齡 31~70 歲,平均年齡(48.54±4.31)歲;病程 11~22 年,平均病程(13.6±1.5)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 符合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診斷標準。 (2)臨床表現(xiàn)為情感、思維、溝通、行為等方面障礙。 (3)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排除標準:(1)其他免疫性疾病而導致的存在分裂樣癥狀的患者。 (2)惡性腫瘤或病歷資料不全者。(3)酒精依賴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每次取利培酮2 mg,2 周后將藥量增加到6 mg/d,連續(xù)使用2 周,然后根據(jù)患者病情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藥物劑量,連續(xù)治療6 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團體操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團體操運動內容包括廣播體操、健美操、廣場舞、雙人配合操等,在音樂節(jié)湊下進行的運動量適中的團體運動項目。 (2)組織患者觀看團體操的視頻,讓患者感受到歡樂的氣氛,再由專業(yè)教師帶領患者學習和鍛煉,最后帶領患者參與集體鍛煉。 (3)每周鍛煉不少于5 次, 每次不少于1 h 時, 堅持鍛煉3 個月,女性月經期間可降低運動強度。 (4)定期組織團體活動,醫(yī)護人員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并讓康復效果良好的患者分享康復相關經驗,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及治療依從率。 (5)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緩解患者所面臨的壓力以及困難,并囑咐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陪伴,為患者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持,對患者完成6 個月康復鍛煉。
(1)康復效果。采用康復療效評定量表(IPROS)對兩組患者治療后6 個月康復效果進行評估, 量表包括:生活能力、社交情況、興趣和主動性4 個維度,分值越高,效果越佳。 (2)依從性。 患者能自愿按時服藥為完全依從;患者在醫(yī)護人員或者家屬的監(jiān)督下也不服藥為不依從[3]。 (3)血脂水平。 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 采用全自動奢華分析儀檢測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總膽固醇(T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
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行 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 t 檢驗,采用()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交情況、興趣和主動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比較[(),分]
表 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比較[(),分]
組別 生活能力 社交情況 興趣和主動性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8.42±0.32 10.02±1.27 6.366 0.005 7.34±0.26 11.12±1.75 4.685 0.038 7.84±0.29 12.22±1.67 5.343 0.025
觀察組干預后用藥依從率為90.70%,對照組用藥依從率為79.07%, 觀察組用藥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精神分裂癥是常見的精神類疾病之一,具有病程時間長和反復發(fā)作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行為功能和直覺思維等方面的障礙。 由于患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對患者的生活及家屬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困擾和經濟負擔,特別嚴重的患者會有自傷和自殺的表現(xiàn)[4]。 臨床上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藥物治療。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用藥依從率比較[n(%)]
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線藥物是利培酮,能拮抗5-HT2A 受體、多巴胺D2 受體發(fā)揮拮抗作用。 現(xiàn)代藥理就表明[5]:利培酮能與α1受體結合,亦可與H1受體、α2受體親和力較低, 但是藥物不與膽堿能受體相互結合。 運動康復療法可輔助治療精神分裂癥,由于精神分裂患者在生活上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可能也會受到社會的隔離和區(qū)別對待,從而缺少社會性和集體性, 造成患者自身交流障礙和責任心的缺乏。 團體操是在音樂的節(jié)湊下進行的有節(jié)律性的運動,團體操的運動量適中,能讓患者感受到團體歡樂的氣氛,消除孤獨感,運動中還可讓患者的注意力、感覺、意識集中起來,利于患者身體協(xié)調,也利于患者減少抑郁、焦慮情緒。 另外音樂可刺激患者的聽覺神經病病直接反饋給大腦,促進神經再生,利于患者恢復。該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患者 TG、TC、HDL-C、FPG 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團體操可增強患者體質,減低血脂水平,預防高血壓等相關疾病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團體操聯(lián)合藥物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療效顯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提高患者治療依從率,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廣應用。